(天下網商記者 郭小山)一個超級APP,一鍵買賣200國。
河南許昌90後姑娘劉強(英文名Queenie),原本要去美國紐約的假髮門店工作。一場疫情打亂了行程不説,她所在的河南奧源發業線下銷售也陷入冰點。怎麼渡過難關?Queenie在速賣通上用英語做直播,兩場下來就賣出去2000多美元的假髮產品。
“幸虧有速賣通,公司的線上銷售額同比上漲超過40%,彌補了線下損失。要不公司500多號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了。”奧源發業總經理申大壘感慨地説。
兩位假髮商家口中的“速賣通”是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零售電商平台。這個很多中國人並不熟悉的電商平台,卻成了很多老外的生活日常,其全球買家數已達1.5億。十年來,速賣通也幫助無數中國商家實現了高速成長,幫助無數國貨品牌實現了“一鍵”賣200國。
6月8日,在速賣通十週年峯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速賣通總經理王明強透露,到2025年阿里巴巴將服務5億海外用户,其中3億來自速賣通。這意味着,未來5年速賣通將再增1.5億用户,每年的增量就相當於半個英國人口,阿里全球化排頭兵的地位進一步夯實。
如果説2003年的“非典”無意中促進了中國電商的迅速崛起,那麼,2008年影響全球的金融風暴,也讓傳統外貿為之一變。此前的跨境貿易,主要通過大商家的大宗貿易採購,之後各級批發商再層層分銷。
金融風暴讓這些大宗國際訂單消失了。一些喜歡中國商品的外國買家,直接到跨境批發電商平台阿里巴巴國際站詢問搞大宗批發的商家:“我不是商家,買不了那麼多,能否只賣一兩件給我?”
這些海外買家的訴求,給阿里小二和動輒“千件起批”的商家提出了新問題。
與此同時,更多消費品也在期待以更快速度到達海外消費者手中。尤其是電子數碼產品迭代快速,如果再以大宗貿易形式、以月為單位發往國外,很可能,集裝箱還在大海上顛簸,就已經落後了一個產品時代。
和1688與淘寶天貓的差異相比,跨境B2B和B2C的差異更大,意味着一系列物流、清關、支付和交互方式的再造。這對當時的阿里來説,是很難啃下的硬骨頭。但面對需求,哪怕是硬骨頭,也得啃。
2010年春天,一個面向海外終端消費者、矢志於打造海外版淘寶的新平台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低調上線了。
速賣通剛上線,就有一批種子商家入駐。完整經歷速賣通十年的阿里小二李翔回憶,當時速賣通上的商品大都是沒有品牌的“白牌”貨。與最初的設想有差距的是,終端消費者佔比並不高,買家以海外小額批發商為主。
依靠超高性價比的白牌商品,不到兩年時間,速賣通海外註冊用户達到500萬,其中,淘寶代購基礎雄厚的俄羅斯用户佔比明顯。
2013年3月,速賣通在俄羅斯站舉行了第一次大促。俄羅斯用户的熱情超過預期,大促當天訂單量達到17萬單,遠超平時的3萬單。
當時,承擔俄羅斯訂單寄件業務的是中國郵政,中國郵政想盡辦法調運各地飛機支援,總算把所有快遞運到莫斯科機場——是的,根據當時政策,哪怕訂單來自距離莫斯科萬里之遙卻緊鄰中國的海參崴,快遞也得先運到莫斯科再分撥。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直接讓莫斯科海關崩潰,所有包裹完成清關再送到用户手中耗時將達3個月。
這顯然超過了消費者的心理承受極限。上萬用户的密集投訴震驚了俄羅斯郵政。兩個月後,因為該起事件,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下令撤掉了“俄郵”掌門人。
這次爆倉事件讓速賣通和“俄郵”一起重新梳理物流體系。“俄郵”的快遞分發中心由一個增加到5個,並把俄羅斯境內物流信息的API接口開放給速賣通,方便用户實時查詢包裹信息。中國國內也加快提升了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包括搭建多條中俄包機專線,跨境物流時效整體提升至10-15天可達。
到2014年的雙十一大促,俄羅斯訂單增加到300萬單,但物流體系已可從容應對。
到2017年5月,速賣通在俄羅斯的忠實粉絲超過2000萬,成為這個人口過億的單一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電商平台。
2018年5月,速賣通聯合菜鳥投入超過5億盧布在莫斯科地區開設了全新的配送倉庫,莫斯科地區的消費者最快當天就可以收到包裹。其他偏遠地區,也能在7-10天內收貨。
速賣通的第一個5年,收穫了5000萬海外買家。現在,速賣通買家數已超過1.5億。
海量用户造就出規模經濟和集約效應。
物流速度也從當初的20余天,發展到部分國家的次日達。2019年速賣通雙11還沒結束,滿載包裹的貨車就從莫斯科、馬德里、巴黎等地的本地倉出發送貨,讓當地消費者體驗到了“小時級”的物流速度。
快遞提速降費,支付鏈路再造,速賣通真正成為了商家快速賣貨的綠色通道。中國製造的出海進程,從未如此高效快捷。
對商家而言,這是與傳統貿易方式的一場痛苦訣別,也是與新消費革命的一次全面擁抱。
北京雅寶路商家ICEbear對此感受深刻。提起雅寶路,不少人可能仍會想起這個曾被稱為老外購物天堂的地方。ICEbear就是在這條街上實現了騰飛。
從2009年開始,ICEbear短短三年做到年銷售額近兩億元。但到了2013年,俄羅斯陷入能源危機,嚴重依賴“戰鬥民族”市場的ICEbear營收從兩億驟降到7000萬,加上市場的改造搬遷,好日子戛然而止。2014年10月,ICEbear轉戰速賣通尋求跨境電商轉型。
2015年雙11,ICEbear創造了5000件單量、30萬美元的單日銷售紀錄。
速賣通成為幫助ICEbear挺過危機並順利上岸的諾亞方舟。現在,ICEbear已是速賣通服裝類目頭部商家。
在阿里的生態體系裏,淘寶天貓佔據了國內電商的大半壁江山,成長於此的品牌們很自然想通過阿里的全球化平台,將產品銷往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發跡於深圳的3C周邊品牌綠聯,就是一個在天貓走紅之後,借速賣通出海做大規模的典型案例。
2010年之前,綠聯創始人張清森一直做OEM、ODM,利潤微薄。後來,他創立“綠聯”,開啓品牌化運作。短短三年,綠聯在天貓上獲得了巨大成功,隨即在2013年加入速賣通。他砍掉了老客户們全部的代工訂單。“如果你們還想做採購,就採購綠聯,不給你們做貼牌了。我只有一個東西,叫綠聯。”
現在,綠聯在海外的零售規模已超過國內。
速賣通總經理王明強説,中國品牌如果自己去海外做品牌,門檻高,需要線下門店,還需要租用辦公室,對中小企業來説,靠自身力量在國外打品牌難度是非常大的。但只要在速賣通開店,便可一鍵賣全球,一鍵觸達海外用户,成為中國商家做品牌、運營品牌最直接便捷的通道。
依託全世界最完善的商品供應鏈體系,速賣通讓中國的商品賣到了北極圈,賣到了偏遠的非洲村鎮。速賣通用户羣體中,既有政府官員,也有以色列的白領和美國的物理學家。全球超過1.5億追求品質、性價比和設計感的買家們,他們身份各異,成長於千差萬別的文化背景中,在速賣通上以各種機緣相遇相識。
用速賣通總經理王明強的話説,有的電商平台,商家和消費者是割裂的,消費者是平台的用户,不是商家的用户,商家被剝脱了運營消費者的權利。
“我們的初心,和他們不一樣。在速賣通,我們無比重視商家品牌,無比珍視商家與消費者的溝通。當我們在西班牙包下多個車站的地鐵廣告時,我們一定會帶着品牌一起,讓每一個速賣通海報上,都配上同樣醒目的商品品牌標識。”
速賣通的初心,就是讓品牌成為溝通不同地區買賣雙方的巴別塔。在這個理念支配下,速賣通不斷將淘系先進的營銷方式同步移植到速賣通,從當初的即時通訊工具,到現在大熱的直播。
現在,速賣通推出一個國際版“十萬網紅培養計劃”,在未來一年內,速賣通將幫助十萬海內外內容創作者和網紅開闢新收入來源,儘快走出疫情危機。當然,速賣通推出該計劃,也是在幫助商家以人格化的網紅直播模式,讓品牌更深入地走進消費者。
當中國商品走向世界時,速賣通還在下着一盤更大的棋。2019年初,速賣通啓動“全球賣家”項目,開始向全球更多國家的商家提供服務,首批在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和土耳其四個國家進行試點。
地處歐亞大陸交界的土耳其,長期為歐洲大品牌做代工。電商的崛起,讓不少土耳其創業者渴望擺脱代工地位,打造自己的品牌,賣出對應價值的價格。“全球賣家”剛一啓動,一家名為Trendyol的本土品牌就率先入住。開張不久,短短24小時就吸引到58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下單。
土耳其當地的母嬰品牌巨頭ebebek上線速賣通後,僅用四個月就將商品賣到137個國家和地區。
以後,歐洲人的購物車裏,不僅僅是飄洋過海而來的中國手機,甚至還會有他們身邊工廠的商品。
中國的速賣通,越來越成為全世界的速賣通。
速賣通給這些原本只是本土品牌的商家,打開了一道通往全球市場的魔幻大門。
疫情以來,國際貿易風雲變幻,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裏,速賣通卻實現了確定性的市場增長,全球中小商家重燃對未來的希望。
數據顯示,疫情以來,速賣通成交數據同比超過40%。英國金融債券媒體Learn Bonds發佈的報告也稱,全球手機購物用户激增,速賣通在今年3月APP下載量達到650萬次,超過美國互聯網巨頭亞馬遜。
速賣通十週年峯會的媒體採訪中,有記者問,疫情結束後,速賣通的成交會下降嗎?
對此,王明強樂觀表示,儘管速賣通已經是俄羅斯、以色列等國第一大電商平台,還在巴西、法國、西班牙等人口大國佔據優勢,但這些國家的電商滲透率,有些不足5%。越低的滲透率,意味着更高的市場潛力。就像當年“非典”培養了第一批淘寶用户,疫情教育出的海外買家,也會沉澱為速賣通的忠實用户。
速賣通的1.5億活躍用户在指尖滑動之間,改變的不只是自己的消費習慣,更在悄然重塑國際貿易格局。未來,還會有更多海外剁手黨趕來,投入到這一歷史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