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工業互聯網找準方向擁抱“烏卡時代”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科技

  新華社青島9月28日電(記者張旭東 張武嶽)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日前青島舉行的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上,選擇了“VUCA(烏卡)”這個管理學上的表述來描述當前時代。他表示,物聯網時代的典型特徵就是VUCA,即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狀態。

  作為總產值佔全球製造業約三分之一的“中國製造”,正加速擁抱工業互聯網,邁向“中國智造”。但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烏卡時代,“中國智造”又如何找準方向,直面挑戰?未來的“中國智造”會是什麼樣的圖景?

  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

  每天有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1300多列動車組在全國各地運行,每列動車組設有數千個數據測點,運行過程中傳感器每10秒就向企業數據中心發送一次數據。

  中車四方信息系統運營主管工程師王川説,中車四方利用動車組運行實時數據,融合列車製造數據、維修數據、自然環境數據等,應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開發出動車組關鍵部件故障預測模型,能對故障進行預測、預警,提供維護建議。

  中車四方是青島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工業互聯網技術賦能傳統制造業的典型案例之一。

  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業和用户鏈接融合,可以實現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推動製造服務體系智能化,能催生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共享製造等工業經濟新業態。

  青島松立集團將互聯網與工業生產製造和靜態交通管理平台建設應用深度融合,研發出的慧停車平台,通過前端識別設備與平台、手機App的數據交互,不僅能讓車主在線查詢車位、預約車位,而且能實現停車費無感支付。截至目前,慧停車已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管理停車位10萬多個。

  山東東華水泥有限公司依託工業互聯網上線了“水泥工業大腦”,生產線運行的穩定性得到較大提高,質量穩定性提高28.48%。2019年,這家企業節約標煤1.86萬噸,節電663萬度,減排二氧化碳8715噸。

  “‘水泥工業大腦’是以大數據為核心,將雲計算、互聯網融入傳統生產,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一系列算法模型,激活數據的沉澱價值,讓數據成為生產要素,實現熟料生產自主決策、自動駕駛。”山東東華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路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歐企業家峯會青島論壇上説,中國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正在提速,企業化數字轉型的意願和速度明顯上升。“我們對近萬家科技型的中小微企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顯示數字化程度越高的企業受疫情衝擊的影響越小。”

  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快車道,具備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過70個,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平均連接設備數量達到80萬套,35萬家工業企業“上雲”。

  產業要素加速集聚

  早在2017年,中央就提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隨後,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和意見,工業互聯網迎來黃金髮展時期。

  今年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深化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鼓勵各地結合優勢產業,加強工業互聯網在裝備、機械、汽車、能源、電子、冶金、石化、礦業等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突出差異化發展,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隋靜介紹,我國將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工程;支持企業面向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求,在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探索推廣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供給質量和效益,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新的增長點。

  本次大會的承辦地山東青島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構建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技術鏈“四鏈合一”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在人才方面,青島科技大學成立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山東科技大學牽頭成立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產學研合作聯盟,為青島補齊人才鏈、做強技術鏈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我們每季度發佈200個工業賦能場景和50個未來城市場景,鼓勵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全市3000家企業的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項目,讓產業要素加快集聚,工業互聯網加快起勢。”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説。

  在本次大會上,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深圳市工業互聯網行業協會、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共同發佈《上海·深圳·青島生態共建聯合宣言》,三地將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工業互聯網生態。

  共建共享產業生態

  與會專家表示,工業互聯網不僅僅是提升工業生產效率、生產質量的工具,而是新的工業組織形式、有生命的產業生態,能與人智能互動。因此,工業互聯網不再生產冷冰冰的產品,而是生產包含人情感的場景,人的個性化需求在一個個場景中得到滿足。“物聯網目前催生出的,就是工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本質就是體驗經濟。”張瑞敏説。

  正如《場景革命》中所言:“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自己浸潤的情感。”

  海爾孵化出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卡奧斯就是典型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疫情期間,卡奧斯平台上的用户交互顯示,很多用户對口罩提出了兩個方面的需求:一是買得及時;二是用得放心,即用户希望口罩除了可以防飛沫,還可以具備殺毒和隔離功能。

  傳統口罩生產流程中有至少14天的環氧消殺週期。怎麼縮短這14天,同時又能讓口罩具備消毒和隔離功能?圍繞用户需求,卡奧斯聯合海洋科技企業明藥堂、熔噴布原料廠普華,僅用20天就研發出甲殼素自消毒口罩,完全替代了環氧消殺過程,做到口罩自消毒和即產即用。

  與會專家認為,在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中,企業不僅要積極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更要着手企業自身組織架構的變革,讓企業內部變成沒有“圍牆”的小生態系統,才能融入工業互聯網的大生態系統,並圍繞用户需求自組織、自驅動、自增值、自進化。企業不能再用傳統科層制組織,高層“命令”自上而下傳遞執行。

  正如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的提出者詹姆斯·穆爾所言,21世紀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一定是商業生態和商業生態的競爭,所以每一個商業生態系統都有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誕生、擴張、領導、自我更新。如果沒有自我更新,則會滅亡,這是共同演化的過程。

  專家表示,企業要實現自我更新,就是要自我創造,發揮人的價值最大化,這是共同進化的條件和驅動力。“工業互聯網時代,企業實現價值理性要注重人的價值、人的存在,這是企業的‘道’。”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説。

  專家指出,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將以用户需求,也就是人的需求為出發點,為用户提供日益個性化、定製化的場景需求解決方案。企業內部不再需要發號“施令”,員工根據用户需求自組織、自驅動、自增值、自進化,各種生態資源圍繞用户需求的迭代共同創造、共同進化,從而演變為一個更為豐富的生態系統,生態資源越來越多,就會孕育出新的“物種”。

  在這個過程中,用户、企業合作伙伴、企業員工與社會在其生態圈內交互共創,最大化地釋放和凝聚各方潛能,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一種兼容幷蓄、生生不息的新商業生命體,其中最根本的都是圍繞尊重並支持人的價值最大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