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走上中宣部發布台,五位工人代表帶來了“神秘裝備”
“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五位工人代表走上了中宣部的發佈台。
4月2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圍繞“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這也是中宣部舉行的首場中外記者見面會。
在見面會上,五位工人代表都帶來自己的“神秘裝備”。
竺士傑:橋吊吊起“中國速度”
竺士傑是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北侖第三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橋吊班大班長,他帶來的是一台吊機模型。
“真實的吊機有49米高,49米相當於16層樓高。我是坐在白色的小房子裏控制集裝箱的吊裝,要在49米的高空彎腰低頭來控制吊具準頭,吊具上有4個錐形的鎖頭瞄準集裝箱的鎖孔,集裝箱的鎖孔四個角上分別有6×12釐米大的鎖孔,我一次要把它準確地對進去,要控制住吊具的晃動以及海風、海浪的影響。根據工況的不同,我們有時候需要通過8個鎖頭把2個並排的集裝箱同時吊裝起來。”竺士傑向在場記者介紹。
參加工作23年,在橋吊裝卸工藝上,他摸索出了一套“穩、準、快”的操作方法,並被命名為“竺士傑橋吊操作法”。現在吊起2個集裝箱大概只需要1分多鐘時間,這個“中國速度”世界領先。
“我是1980年出生,是在國家改革開放中成長的一代。我參加工作是2000年前後,也是我們國家加入世貿組織、港口大發展的時期。所以我的體驗是非常深的。100年前的港口工人,他們乾的都是重體力活兒,肩拉背扛,做得非常辛苦。現在我開的是巨型吊機,又是國產化的,一次抓起集裝箱重達60噸。跟100年前的工人比,他們一年的工作量可能新時代的工人幾分鐘就能完成了。新時代的碼頭工作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竺士傑説。
許啓金:高壓線上帶電工作39年
許啓金是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宿州供電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班班員、“啓金工作室”負責人。
1982年,他進入供電系統工作,成為一名電力線路檢修工,39年來當過班員、當過班長、當過兼職培訓師、也當過技能教練,日常工作就是在野外巡查電力線路、在鐵塔上檢修、在高壓線上帶電作業,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我最大的愛好是動手做些實用小工具,研製的成果獲得了7項國家專利。”見面會上,許啓金帶來了自己親手製作的一個小工具,名叫“拔銷器”,它的作用是把高壓線路的絕緣子片一片一片的組裝起來,“它小巧輕便、操作簡單、易於攜帶,在使用過程中,它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我的工友們都喜歡用。”
許啓金介紹説,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不到185萬千瓦,年發電量僅有43億千瓦時,分別排在世界上第21位和第25位。現在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年發電量、電網規模都居於世界首位。最高電壓等級,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負1100千伏,的特高壓技術世界領先,電網全球最安全,電能越來越清潔。
薛瑩:“強國防”才能實現“強軍夢”
薛瑩來自中國大型運輸機的家鄉——中航西飛,她是一名生產一線的技能工人,從1992年開始參與到國際航空製造合作項目垂直尾翼的裝配生產,為了讓經手安裝到飛機上的每一顆鉚釘都是質量最堅硬、外觀最漂亮,她和同事們一直致力於改進操作方法和工藝流程。
見面會上,薛瑩帶來了一件自行設計的小產品“凸透鉚釘拆釘器”。
“別看它不起眼,可是在工友們手裏是個寶,有了它可以保證產品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薛瑩説,“我是第二代航空人,有時也笑稱自己是‘航二代’,到今年我工作29年了,希望自己和父母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航空事業,為鑄就“大國重器”貢獻我的力量。”
今年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發展70週年,從70年前的白手起家,到如今航空裝備進入了“20時代”,薛瑩告訴在場記者,她認為“中國夢”就是“強國夢”,只有“強國防”才能實現“強軍夢”。
陳亮:產業工人的春天來了
陳亮是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組副班長,他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數控機牀生產各類零件,團隊可以把製作的精度控制在1微米,1微米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1/60。
他帶去發佈會的是一個噴油嘴。2014年,清華大學和微研公司開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同研製用於噴油嘴噴孔的加工裝備,由陳亮擔任核心機構的工藝負責人。噴油嘴的頭部有很多個小孔,孔的精度越好,噴油就越省油、越節能環保。
去年疫情爆發初期,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非常緊缺,國內的工業生產線很多都轉向了醫療物資的生產。陳亮和他的團隊在48小時之內就完成了高精度熔噴布模型的生產和製作,給疫情防護和口罩的生產搶得了很多時間。當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陳亮工作室”主要擔當熔噴模的核心部件。“噴絲板上的孔加工的形狀、精度越好,噴出來的熔噴佈防護性能就越好,能達到N95的過濾標準”。
近年來,陳亮深深地感受到,產業工人的“春天”來了,待遇上有提升,政治上有保障,社會上有地位。他作為技術工人也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就是社會對產業工人的認可和尊重。
“做技術工人也能大有所為,在平凡的崗位上能書寫精彩華章,一技在手,技行天下,走遍全國甚至全世界都不怕。”陳亮説。
康智:帶着“快遞車”走上發佈台
郵政快遞員康智是一位90後,也是五位工人代表中年齡最小的。2011年大學畢業後,他已累計投送郵件28萬件。“雙十一”期間,康智每天投遞郵件300多件,行駛里程三四十公里。
他帶到見面會上的是一輛中國郵政的快遞三輪車模型。“我每天都會按照自己規劃好的路線,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它永遠不會堵車,把我們的快遞迅速準確安全地送到客户手中。”康智説。
這幾年,康智感覺快遞行業的變化很大。以前收一個快遞可能需要等很多天,現在有了“半日遞”“次日達”“次日遞”這種高時效的業務來滿足不同客户羣體的需求。還有無人飛機、無人投遞車、快遞櫃,也很好地解決了“最後一公里”投遞末端的問題。同時,綠色發展理念也深入人心,一線快遞員節能環保的意識逐步提升,快遞行業新能源汽車也被普遍使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鑫
編輯/趙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