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異常氣候越來越多,像最近,氣温動不動上40度的城市越來越多,那這“罪魁禍首”到底是誰呢?
有人認為是中國。
德國萊比錫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發佈了一項研究成果——因為“有人”治理空氣污染太給力了,所以氣候正在加速變暖。
他們的理由是啥呢?
説是類似PM2.5這些顆粒,雖然造成的污染很嚴重,但是在某些極端情況下,這些小顆粒能將太陽光反射回太空,從而減緩氣候變暖的進程。而如果採用環保技術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反倒會因為空氣太過清潔、不能反射陽光,加重二氧化碳帶來的温室效應,進而讓全球氣温加速升高。
現在誰搞環保最積極、最徹底呢?
當然是那個遙遠東方的神秘大國了。
搞環保也不行,實在是太無語了。
有段時間,西方動不動就拿環保問題來找中國的麻煩,其實就是打算藉助環保議題限制發展中國家,那咱們就改善唄,代價很大,但咬咬牙也堅持下來了,但是你搞環保他們也不爽,比如在2019年,英國媒體就抨擊中國的植樹造林,説是太浪費水源、影響環境。
反正就是要甩鍋。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峯會,主要國家達成了減排計劃,這才十來年的時間,歐洲卻忽然改口,在環保領域開起了歷史倒車。
今年歐洲的煤炭進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至少增加了49%。隨着各地的火電廠逐漸開工,温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指標估計就要上天了。
現在不提早做好輿論準備,到時候該有多被動啊?
不過煤炭好買,可天然氣短缺的問題卻沒那麼好解決。
就在上個月,全球最大的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關停了在德國路德維希港的化工生產基地。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最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天然氣不夠用了。
自俄烏衝突以來,歐洲各國紛紛對俄羅斯採取了制裁措施,比如沒收富豪的遊艇和豪宅、禁播鋼琴曲和芭蕾舞,甚至還放話説要快速通過幾個國家加入北約的申請。
不過俄羅斯也沒含糊,轉頭就關掉了天然氣管道的閥門。
由於持續多年的環保政策,歐洲大部分家庭和工業部門對天然氣的依賴都達到了歷史極值,取暖靠它、發電靠它、搞化工也靠它。
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更是憑藉得天獨厚的儲備,逐步蠶食了歐洲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光是在2005年,俄羅斯就向歐洲出口了1561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假如這部分供應打了折扣,那後續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為了幫他們解燃眉之急,中石化和一堆中國企業甚至專門拉了很多批天然氣到歐洲“倒賣”,含淚賺了一百多億美元。
除此之外,各國自己也在想辦法節能。比如德國就提出了調低取暖温度、關閉桑拿、洗冷水澡的建議,法國則禁止商店在開門的時候吹空調,歐盟甚至決定在這個冬天削減15%的天然氣用量。
可面對着“斷供”帶來的巨大缺口,這實在是杯水車薪。
更糟糕的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上個月突然宣佈要對“北溪-1號”的渦輪機進行例行維修。這麼一來,原本已經降低了六成的供應量將會再次減半,也就是説要降低到正常時期的20%。
這不僅滿足不了大部分普通居民的日常開銷,更沒辦法支撐整個歐洲工業體系的正常運轉,從這個角度來説,化工廠的停產潮很可能會繼續蔓延。
更可怕的是,化工企業停產還將對處於下游的全行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就拿本次停產的巴斯夫為例,他們下游包括化肥、製藥、玻璃、鋼鐵、陶瓷、食品和紡織等各個行業,説是大多數工業生產的起點也不為過。
上游停產,下游就要跟着斷供、漲價,根據公開數據來看,目前德國的生產價格指數漲勢誇張,未來有很大概率會隨着停產潮的擴散繼續瘋漲。
更讓人意外的是,德國從今年五月起出現了31年來的首次貿易逆差。
作為一個典型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德國的外貿佔比十分誇張。整個2019年,德國進出口外貿總額佔GDP的比值高達70.8%,這不僅在歐洲名列前茅、哪怕放眼全球也十分誇張。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意味着工業部門的停滯和衰落。
因此有機構測算,假如未來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完全中斷,德國GDP將下降12.7%,這不僅會影響到德國的外貿出口,還會讓550多萬名產業鏈上的員工陷入困境。
連火車頭都要垮了,剩下的幾個國家能好到哪裏去呢?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歐洲都是人類文明的優等生。
得益於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德國撬動起了鉅額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投資,為製造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德國逐漸形成了以化工、汽車、電氣、機械為代表的優勢產業。
等到了後來,使用統一貨幣、共享統一市場的歐元區建立,進一步促進了德國的貿易擴張。
當然了,廉價的俄羅斯能源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誇張的時候,德國約54%的天然氣、40%的煤炭、32%的石油都要從俄羅斯進口。
換句話説,正是來自於俄羅斯的低成本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歐元區的旺盛需求,共同支撐起了另一座世界工廠的運營。
憑藉着工業部門帶來的高額利潤,歐洲得以發展起相對繁榮的第三產業、並維持高福利社會的正常運轉。這不僅體現在了技術工人的高工資上,也體現在了相對和諧的勞資關係中。
比如前段時間網上很火的清華碩士,千里迢迢漂洋過海、只是為了跑到德國當電工。按照他在採訪中的説法,德國工人只需要每天工作、就能過上媲美白領的中產生活。
不過自俄烏衝突以來,這樣的發展模式卻逐漸分崩離析。
外有戰爭危機、內有左右分化,既有能源依賴、又有債務槓桿,高通脹與經濟停滯一起出現、又要在給北約輸血的同時承受美元的收割,形勢實在是不容樂觀。
整個7月份,歐元區的CPI高達8.9%,英國的通脹指數更是連續突破9%,幾乎跟美國持平。隨着能源和供應鏈危機的進一步加劇,被高通脹裹挾的歐洲央行不得不跑步進入加息週期。
到了這個時候,更大的危險隨之而來。
以德國的“歷史盟友”為例,目前意大利GDP佔歐盟12%、但負債率卻高達150.8%。歐債危機中一個小小的希臘都能讓歐盟一蹶不振,那規模是當年十倍的大雷,又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呢?
本文源自大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