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期的遊戲界,顯然沒有什麼新聞要比“微軟全資收購動視暴雪”更令人意外和震撼。直到官方正式公佈這則消息之前,要是有誰提出這樣的想法,多半隻會被視作笑談。
但也有一篇陳年舊帖被翻了出來,時值20年前微軟宣佈進軍主機行業,玩家們熱衷於討論Xbox能否獲得成功,便有人發帖説新興的Xbox要想鞏固自身在歐美的地位,就必須將暴雪收入囊中。
發帖者的措辭和內容都充滿了時代感
這樣的話題如果是出現在當今的互聯網上,無疑會被視作“釣魚”“引戰”。但當時的回帖者們卻都在一本正經地討論着暴雪遊戲的發展以及它們與Xbox相融的可能性,暢想着這一切將給遊戲界帶來怎樣的變化。
20年前的夢如今是圓上了,但顯然不是以當年帖子裏大家所期望的形式。
暴雪不再是大家心目中“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的工作室,曾經其樂融融的玩家羣體也越發分裂,網絡環境中充斥着爭論與罵戰。只有誕生出這則帖子的S1論壇依然健在,才讓這些往事能夠有如“時光膠囊”一般被挖掘出來。
也是就在不久前,這個論壇剛剛度過了它的20歲生日。
1
去年聖誕節的前幾天,Mufasa和狗叔一起想出了慶祝S1論壇20週年的點子——把論壇無緣無故關停三天,在他們看來,這很符合如今S1的“扭曲”氣質。
當然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他們也沒有人力物力去搞更高成本的慶祝方式。
S1全名Stage1st,這個創立於2001年的論壇是國內ACG愛好者最早的網絡聚集地之一。幾經波折,Mufasa以外的創立者早已遠離論壇事務,而作為站長的狗叔則是網站目前唯一的實際管理者,兩人都是國內遊戲公司的員工,見縫插針地利用業餘時間運營着這個網站。
換句話説,S1是他們工作之餘的“摸魚”產物,而在他們看來,這個論壇對於它的用户們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上班時 “摸魚”——S1每天有近萬新帖產生,而流量高峯通常是在工作日的白天,尤其是週一上午,超過一半是來自電腦端。
“停機三天”的慶生活動頗有些 “總是亮着的燈泡突然不亮了,讓大家感受下平凡的日常其實是接連不斷的奇蹟”的意思。可事實上,S1捉襟見肘的服務器面對日均10萬的訪問量本就經常宕機,以至於論壇打不開的情況被用户們稱為“大姨媽”。
就在原定“停機活動”的前一夜,論壇網頁已然無法打開。被詢問起“活動是不是提前了”的時候,狗叔回答説:“沒有,現在是真的在維護。”
2
這個活動在形式上很像一場網絡惡作劇——運營20年的論壇無緣無故關停,用户們四處詢問緣由,並意識到S1可能就此消失,陷入傷感與哀悼,此時當事人卻一腳踢開棺材板喊到:“哈哈,我耍你們的!”
換作是別家搞這種消遣用户的活動,差不多也該真準備關門大吉了。但Mufasa唯一擔心的是用户們要是提前知道了實情會去催他們快把論壇打開。
“他們很能催的。”Mufasa説道。
Mufasa事先擬了一封致用户信,信裏寫道這個活動目的就是“讓大家提前感受一下S1消失且沒有任何音訊是怎麼樣的感受。”
在這封信的後半段,S1也感謝了多年來支持論壇的人們
事實也確實如此——“關門壇慶”正趕上知乎關閉評論功能,恰好狗叔也曾多次因為S1的輿論問題被請去“喝茶”,於是用户們理所當然地把論壇關停視作“避風頭”之舉,沒當一回事;再加上那幾天“偷税”“離婚”等大瓜頻出,一個非知名論壇的存活與否更是幾乎沒能在互聯網激起半點水花。
就像那封信所預言的一樣,S1的消失無聲無息。
為期三天的關停之後,Mufasa他們在平安夜發佈了那篇致用户信,將真相和盤托出。但論壇的復活在站內並沒能引起多大的反響,反倒是官方微博把這封信轉發到微博之後吸引了不少轉發和點贊。
四捨五入,也算是有上萬人給S1慶生了
3
作為一個有二十年曆史的論壇,S1算得上“祖上闊過”。
這裏走出過不少網絡紅人:馬伯庸曾經是這裏的動漫版版主,使徒子、孫渣、周愚(謎之聲)也都是這裏的深度用户……2011年時論壇裏還有人發帖説自己和朋友做了個App,初衷是提供一個讓動漫宅與同類聚集的平台,而這個軟件的名字叫作“陌陌”——就是後來那個廣為人知卻偏偏和“動漫宅”扯不上什麼關係的陌陌。
這個例子可能也證明了“死宅”確實不適合社交APP
但這些前塵往事和當下的S1都可説是毫無關係。
現如今的S1連字數過千、言之有物的帖子都少見,能被設置為精華帖的更是鳳毛麟角——這被視作論壇內容“水化”的標誌,也是用户們從五年前乃至十年前就開始抱怨的事。
儘管如此,許多用户還是覺得S1“卧虎藏龍”,只是這些人都“潛水”不發帖了而已,直到這樣的神話也被打破。
因為名字中有個“1st”,用户羣體在動漫遊戲方面也頗具閲歷,所以S1曾經有着“華語第一動漫論壇”的名號,有關於ACG的冷門疑問來這裏發帖通常能找到答案。然而2014年時,有人發帖詢問一張截圖裏的角色出處,整個S1動漫板的用户們卻花了一天一夜也沒能答上來。
這則帖子後來被稱為S1動漫區的“恥辱柱”
更諷刺的是當有人把問題搬到另一個動漫論壇KOMICA之後,第一樓的回覆便給出了正確答案,再隨後NGA論壇也很快有人答了上來,S1用户們的表現只能説是相形見絀。
S1從此便淪為了“華語第三動漫論壇”,用户們常以此來自嘲。而這個詞也折射了當下S1的尷尬處境——論流量遠不如NGA虎撲等大眾論壇熱鬧,在ACG領域也體現不出多少專業性。
4
2016年,國內“二次元產業”方興未艾,獲得大量資金的B站也對外投資了一批與ACG相關的小企業,S1論壇是其中之一。
當時B站投資的對象大多是些新興的二次元相關小企業,有着十餘年曆史的S1之所以會被選中,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陳睿本人也上S1,認為B站應當支持這些碩果僅存的ACG論壇。他還同意了Mufasa 的要求,允諾B站不會干涉S1運營方向。
但在S1用户眼中, B站的這筆投資可謂來者不善。
S1用户中有不少國內最早接觸到彈幕網站的網民,他們熟悉Niconico,看着AcFun和Bilibili起步,AcFun的前站長賽門是論壇“英雄聯盟”版塊的版主之一,也有很多普通用户曾支持過這兩家網站最初的建設。
但也正是因此,S1用户們對於後來的B站並不友好,後者的商業化擴張被視為一種背叛。S1的用户們熟悉B站發展過程中每一段不太光彩的歷史,B站吸引來的新一代動漫愛好者在他們眼裏無知而聒噪。
兩股風潮在論壇裏相互交織:一些人不厭其煩地把B站相關消息搬來論壇,圍觀嘲笑;另一些人則認為這些帖子純屬污染版面,他們會陰陽怪氣地回覆説:“S1不是B站的後花園,不要把垃圾倒到這裏來。”
後者顯然沒料到S1有一天會被B站注資,真的變成了“後花園”。
消息起初在論壇激起不小反響,許多人覺得這會是一場“報復性投資”——很快就會有B站派來的版主從天而降,給社區輿論設置更多條條框框,或是對論壇進行商業化改造,最後留下一地雞毛,撂攤子離場……就像過往許多愛好者論壇在接受商業投資後所遭遇的那樣。
但這些事最終沒有發生,普通用户幾乎感覺不到B站投資前後的S1有什麼不同。後來論壇裏甚至還有一個專門收集B站負面內容的帖子,留言多達上萬條,只要B站有什麼風吹草動,這個帖子便會被頂到首頁,大家興沖沖地跑進這個樓裏各抒己見。這可能是全網集收集B站黑料最全的地方,卻幾乎沒有受到什麼管控。
B站的投資給S1帶來的唯一變化,大概就只有扶正了“B站後花園”的名號。
5
但事實上,B站的這次投資很可能是S1 “趕風口”挖掘自身價值的最後一次機會,
該輪投資共計300萬元,除了部分留作論壇網站架構改造以外,大部分用來孵化一個名為“白鵝紀”的新媒體項目。
“白鵝紀”組建起了一個完整的編輯部,由動漫區的版主thezxz擔任主編,圍繞着“新番掃雷”“動漫評論”“ACG大事記”等主題撰寫圖文,發表在知乎、公眾號等內容平台。此外也會精選一些論壇裏的有趣帖子,向外傳播“S1的聲音”。
對於那些曾經購買過《動感新勢力》《二次元狂熱》等動漫雜誌的讀者,他們很容易在“白鵝紀”發表的那些圖文中追尋到紙媒時代的影子。白鵝紀文章的寫作風格更偏向於傳統媒體,在內容上也試圖對動漫文化進行更具深度的討論。
當時的動漫雜談UP主大多以“噴爛片”來吸引關注,但白鵝紀更注重於討論“什麼樣的是好動漫,好在哪裏”
換句話講,白鵝紀的撰稿者們試圖在互聯網時代傳承老一代動漫迷的審美取向與價值體系。
但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在運營近兩年、發表超過一千篇文章後,白鵝紀悄無聲息停止了更新。
此時白鵝紀的運營重心其實已經轉向了B站,單條視頻點擊數在5萬左右,距離成功商業化僅一步之遙。但300萬元天使輪已然消耗殆盡,B站也無意在這個項目上追加投資。無以為繼的編輯部就此解散,成員各奔東西,甚至沒能留下一句告別。
就連白鵝紀的B站賬號也由後來的S1官方Vtuber繼承
從白鵝紀成立到消失,S1用户普遍表現得事不關己,論壇裏關於白鵝紀討論最多的帖子,也就是有人發現項目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停擺。
白鵝紀的失敗有很多外部原因可循,例如編輯部模式的運營成本過高、早期將知乎作為主陣地但是平台本身發展不佳、動漫方向自媒體商業化渠道狹窄等等……但還有一個結論終究無法繞開,那就是“動漫婆羅門”們曾經喜好的那套內容如今不吃香了。
6
2017年的時候,用户“藍蓮安”在S1發了一則名為《動漫婆羅門消亡史》的帖子,這篇文章化用了印度的種姓制度,勾勒出一個“希望通過自己的宅文化學識博得其他網友尊重”的資深動漫愛好者形象。
文章中“動漫婆羅門”看不上年輕一代“二次元”,對於現狀卻又百般無力
這篇文章裏諷刺的“動漫婆羅門”,原型顯然正是以此刻活躍於S1的用户們。
但樓裏的回帖者們非但沒被激怒,反倒是樂在其中。這一方面是因為文中“動漫婆羅門”的行為與心理活動過於刻奇搞笑,以至於沒什麼人真會對號入座覺得自己被冒犯;另一方面,儘管“動漫婆羅門”這個稱號充滿了譏諷意味,卻還是隱約帶有“鄙視鏈上層”的含義,以至於帖子裏的內容逐漸轉向了討論“究竟什麼層次的愛好者才算得上真正的動漫婆羅門”。
換句話講,論壇裏許多人確實不覺得“把動漫愛好者分作三六九等”本身有什麼問題,令他們不滿的是原本處於鄙視鏈下層的人們憑着人多勢眾逐漸取得了更多的話語權,正如S1與B站之間的地位轉換。
“二次元婆羅門”這個梗後來傳播甚廣,但幾乎脱離了S1的原貼,這個詞的諷刺意味也隨之淡化,變得在褒貶之間搖擺不定,它有時被拿來攻擊那些在談論二次元文化時顯露出優越感的老宅們,有時卻又被用來真心實意讚美那些深耕於ACG領域的發燒友。
不管怎樣, 這個詞算得上如今S1少有的“文化輸出”,對內更是精準描繪了當下論壇用户的整體畫像——大家一方面熱愛ACG文化,希望有更多人能深入瞭解,同時卻又因為大眾對於ACG的認知與自己不符而產生排斥與厭惡。
這大概就是S1用户所謂的“扭曲”之處,而這種“扭曲”也不止限於論壇的動漫版塊,更深扎於論壇各處。
“婆羅門”也成為了S1最高的用户級別稱號之一
作為資深的ACG愛好者,大部分S1用户已經認清了身為“消費者”的自己與“創作者”之間存在着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許多人早就失去了發表長篇大論的慾望。但與此同時,他們又看不慣別人誇誇其談,覺得不外乎是些大驚小怪的陳詞濫調,喜歡潑冷水説風涼話。從明星大腕到網紅Up主,其他社交網絡上受追捧的人們在S1通常都會變成嘲笑對象。
曾經有B站Up主來到S1,在和自己相關的帖子裏與人爭辯,痛斥S1的用户只是 “一羣自己不創作還看不得別人創作的老害,只會給人潑冷水甚至髒水”,這樣的評價最終被總結為 “糞海狂蛆”。
這個詞顯然算是人身攻擊,然而在S1的用户們的眼裏,如今的自己上論壇甚至上網時正是懷抱着這樣的心態。一些用户開始以“糞海狂蛆”自詡,還有人以此為主題製作了一個“麻將臉”表情包,大家用得不亦樂乎。
和“糞海狂蛆”同款的還有“屎海沉鈎”
7
這樣的風氣顯然不利於網站商業化,甚至還影響到了論壇接廣告。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原神》在遊戲玩家之間頗具爭議,在S1自然也不例外。遊戲剛開服的那段時間,《原神》相關的話題在S1幾乎洗版,支持的、反對的、釣魚的、看熱鬧的打成一團,使得遊戲版塊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相關話題最終被規定只許在一個專貼裏討論。
《原神》的討論專樓也被用户們稱為“鎖妖塔”
結果沒過幾天,狗叔在S1的一個粉絲羣裏大發雷霆,説就是因為論壇用户對《原神》的態度表現得過於負面,害得S1痛失米哈遊的廣告投放。而這也不是S1頭一次因為用户調性過於消極而錯失接廣告的機會了。
S1也確實因此被關了一天
絕大部分用户對此當然是不以為然,甚至還幸災樂禍。但凡事都有特例。
有一名S1用户曾因“發黃圖”而被禁言,此刻恰好從小黑屋裏被放了出來。失去過S1的他顯然更懂得珍惜,在看到狗叔的發言後,他便開始尋思能為論壇做些什麼,以避免倒閉的命運。
此時正值《原神》舉辦KFC聯動活動,玩家到店購買指定套餐並對説出 “異世相遇,盡享美味” 的口令便可以獲得相應紀念品。這場活動不僅在國內頗為火爆,在歐美地區同樣引起廣泛熱議。
那名用户苦思冥想,覺得 “外國人通過《原神》瞭解到中國的疫情防控”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便着手整理翻譯了相關信息,搬回S1發帖,試圖扭轉《原神》在S1的聲望。這些內容更成功吸引了更多媒體的轉發,一時間成為全網級別的熱議話題。
這個帖子在站內也得到了不少支持
在這位用户的一手策劃之下,S1順利成為了《原神》正面輿情的發源地。事成之後他興奮地給狗叔發了私信,講述自己為論壇所做的努力,希望能以此幫S1拉到米哈遊的贊助。
哭笑不得的Mufasa將此事轉達給了米哈遊的總裁劉偉。一個月後,《原神》順利登上了S1的版頭廣告位。
8
儘管S1自身接廣告費勁,可論壇卻時不時就會遭到廣告洗版,各個版面經常被茫茫的廣告貼淹沒,只能找到寥寥無幾的正常發帖。
這類廣告往往一出現就是上千貼,發佈這些帖子的人則被稱為“廣告哥”
這些觀感極差的刷屏廣告當然不是發給論壇裏的用户們看的。儘管S1的活躍用户不算太多,但因為歷史悠久、積攢的內容豐富,網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權重卻不低,論壇裏帖子的標題和內容時常能出現在搜索結果的前排,於是便被一些黑色產業盯上,用作SEO推廣的工具。
論壇裏的用户對此當然是苦不堪言,狗叔也用了各種技術方法來應對這個問題,甚至給論壇設置了付費門檻——註冊一個S1新賬號需要花5塊錢購買邀請碼,直到現在依舊如此。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當夜深人靜狗叔和其他版主下線之後,熱門版塊還是常常淪為“廣告哥”的表演舞台。
一些廣告哥甚至還學會了用論壇裏的熱門話題來優化廣告文本
忍無可忍的用户們有時會在這些廣告貼裏痛罵發帖者,但大家心裏也明白這些大多是機器人程序,噴了也不過浪費口水。直到某天深夜,一個賬號在發完了洗版的廣告之後,突然單發了一個帖子,標題為“很晚了,都去睡覺吧”。
茫茫廣告中,這個短短的標題格外醒目
“晚安帖”曾經是各大論壇常見的帖子類型,是眾多網友聯繫感情的方式。如今的S1充斥着爭論和釣魚內容,這類帖子當然早就難覓蹤跡,更是誰也想不到久違的晚安帖會來自於廣告賬號。
這帖子意外喚起了大家對於早年論壇里人情味的懷念,許多人來到樓裏互道晚安。
之後這位廣告哥還註冊了一個新賬號,為刷屏的事向壇友們道歉,甚至分享了一些可以讓S1免於被廣告刷屏的技巧;而此刻的壇友們則紛紛表示“誰還不是為了生活”,大方地接納了他,甚至投桃報李,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廣告版面”供他刷屏洗版,尋求共存。
廣告哥和壇友們彼此都收穫了久違的温情,堪稱“感動S1”年度事件
可惜一個覺醒的廣告哥不能代表所有廣告哥,後來的論壇還是時不時會遭遇廣告入侵。但幸好,會被搜索結果吸引來S1的新人也不止是有廣告哥。
2013年時論壇裏曾經有一個關於世嘉老街機《時尚魔女》的討論,這個帖子原本只有十來個回覆,很快沉了底。
這款2004年發行的世嘉街機也曾在國內運營
但5年之後,這則帖子突然被一名新用户頂了上來。他自述是一名《時尚魔女》街機的忠實玩家,然而這款街機在國內近乎銷聲匿跡,他翻遍全網找到 S1的這則帖子裏有人提到自己在家門口超市見到了這台機器。這成了他的最後一根稻草,為此專門註冊了賬號來回帖詢問。
他的故事同樣在論壇裏引來了熱烈的回應,大家都由衷地祝願他能圓夢。儘管沒能從當年的回帖者那裏找到街機的下落,但這位玩家還是幸運地在二手市場購買到了一台退役的《時尚魔女》,美中不足則是《時尚魔女》每遊玩一次都會消耗芯片使用次數,而他買回的這台只餘下500次可玩——對於一名發燒友而言,這個次數顯然太有限了。
然而在購機過程中沒能幫上忙的S1壇友們這一次終於羣策羣力幫上了忙。有幾位瞭解街機破解的網友通過各種渠道蒐集信息,幾乎手把手地指導了這位發帖者如何改造框體、打破芯片的使用限制。在S1用户的幫助下,這台《時尚魔女》終於可以無限次遊玩,為故事帶來了真正的圓滿結局。
這場風波讓論壇裏的許多人回想起了曾經對於遊戲和動漫的熱情,而這也正是S1起步的原點。
9
S1論壇起初只是另一個網絡社區NEWTYPE瀕臨關站時用户們自發組建的備用網站,可謂名副其實的“後花園”。而NEWTYPE則和曾經的《電子遊戲與電腦遊戲》還有《夢幻總動員》兩本雜誌淵源頗深,因此這裏聚集的主要就是遊戲與動漫愛好者。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則帖子裏一樣,翻閲S1剛成立不久時用户們發佈的內容,不難發現這裏的人們曾經也樸素和善。
他們會連篇累牘寫上幾萬字只為了與人討論某部遊戲究竟算不算“神作”;會激動地在論壇裏分享自己發現的“寶藏博主”,回帖不會是清一色地質疑他水軍;偶爾有人分享自己的情感故事,留言也大多是安慰鼓勵,而不是首先警惕樓主在“RPG”編故事。
之所以會變成後來那樣,不外乎是這批用户經歷了中文互聯網這十幾年的發展,對於網絡越發失去了信任。光是在這個論壇裏就發生過多次“利用壇友愛心騙取借款”“受歡迎女用户實為男性”“編故事騙人只為釣魚尋樂”等事件。
顯然,如今的大家不會再天真地相信“喜歡XX動漫/遊戲的不會是壞人”。
而隨着用户羣體整體年齡的上升,現實生活帶來的觀念衝突在S1也愈演愈烈,用户彼此交流的態度變得越發尖酸刻薄。
“冷無缺”是一個出自於寶可夢對戰的詞彙,指的是那些“冷漠、無理想、缺乏信仰”的玩家,而S1的用户們常常用這個詞來形容如今的自己。
但二十年的沉澱還是給論壇留下了一些獨屬於S1的東西。
去年11月底,論壇外野出現了一個求助帖,樓主稱自己的父親因重症身處ICU,短時間內難以籌措醫藥費,期望獲得壇友的幫助。
這則求助帖得到了積極的響應,眾多壇友慷慨解囊。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位樓主的身份——這名用户註冊於2002年,多年來活躍於S1論壇,曾經是《異度裝甲》漢化組的成員之一。
比起這位樓主的現實身份,這個賬號本身在S1更能代表他本人
這很可能是一個只會發生在S1的故事。
一個當年為了討論動漫遊戲而來到論壇的年輕人,多年之後在現實中遭遇了難關,他能想到的求助對象裏依然有這個論壇裏的人們,他試探着提起曾經為愛好所做的貢獻,希望能喚起既熟悉又陌生的網友們一些共情。
這些貢獻在他自己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但在這個論壇裏,確實還有着曾玩過他所翻譯的遊戲的人們,許多人和他一樣已經遠離了曾經的愛好,但這個帖子既讓他們回想起當年的時光,也能對樓主當下的遭遇感同身受。
除了大額的捐助者,還有許多人慷慨解囊,以至於樓主的賬户一時收款異常
儘管沒能收穫大團圓的結局,但這件事多少還是證明了活躍於S1的用户們其實並不像他們平時表現的那樣“冷無缺”。樓裏的壇友可能剛剛還在別的帖子裏爭得面紅耳赤,下一刻卻又能聚在一起為壇友的父親祈願。
作為一個古早的網絡論壇,S1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現實中“街坊鄰居”的社區生態,,大夥平時總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兒在爭吵,偶爾卻也能守望相助,形成了特有的氛圍。
這或許是因為相對小眾的S1論壇成為了一個介於“熟人社交”與“陌生網友”的中間地帶。
相較於其他形式的社交網站,S1上所有人的帖子都會被一視同仁地展現在同一個頁面上,這裏的用户沒有“大V”和“粉絲”之分,交流環境更加平等;而比起聊天羣等封閉社羣,論壇又較為開放,不同用户間的交流更頻繁。
這或許正是用户們説的論壇“黏性”所在——許多人日復一日地登陸這個網站,有什麼話題總還是想在這裏和人討論。
在Mufasa看來,創立於20年前的S1就已經有了些“元宇宙”的雛形:這裏的用户們重視自身在這個論壇裏的形象,在乎這裏的人際關係。他們表面上無所謂這個網站的死活,實際上有着深層次的歸屬感。
在S1論壇上,你甚至還能看見2007年註冊的戲服(指從ID到頭像以及説話方式都依照某個ACG角色設定)賬號歷經15年依然兢兢業業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結語
S1的用户們從很早就開始呈現當下流行的“樂子人”心態——熱衷於評判網絡上的各類事務,卻又表現得事不關己,甚至不憚於“拱火釣魚”,只為了讓事情變得更熱鬧。就在幾年前,這種行為還會被視作異類,也使得S1的用户們被貼上了“扭曲”“巨魔”“糞海狂蛆”等標籤……
可是放在當下的互聯網中,S1用户們的所作所為卻又不再顯得有多出格。
從充滿熱情的“中二少年”轉變為一個“樂子人”,大部分S1用户是經歷了十餘年時間,在諸多幻想被現實抹平稜角之後,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可對於當下的新一代網民,這樣的過程卻被加速到了只要幾年甚至幾個月。
而這一切或許只是因為網絡世界越來越接近於現實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