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真的是害人行業嗎?
“我上我也行”。
這種錯覺發生最多的人,卻往往是那些“人菜癮大”的熊孩子。
其實這不難理解,現在的小朋友,幾乎人手一台手機,每家都有電腦。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他們都是熱血少年。
難道,你看到中國的 Dota2 戰隊,披荊斬棘,在 Ti 世界賽拿到冠軍,你不激動麼?
還有在 S8 中,iG 勢如破竹,在決賽中 3:0 拿到中國第一個 S 系列賽的世界冠軍,你能忍住不叫好?
加上現在如火如荼的直播行業,就更加讓熊孩子產生一個錯覺——我要做職業選手,我要做主播。
你別説,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
就連乒乓球界的女王鄧亞萍,也有同樣的困惑。
鄧亞萍的兒子也是比較喜歡電競,她試圖去理解,但可惜還是整不太明白。
這時候她去請教退役選手 PDD,有什麼好法子。
嫖老師也是鬼點子多,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一般人肯定就是説勞逸結合,或者直接沒收手機電腦之類的。
但 PDD 決定讓他感受一哈社會的險惡,給他來一波職業圈子的的“毒打”。
嫖老師這招用“實力打臉”實在是強,堪稱教科書式的電競勸退。
但你別説,這種用實力打臉的方法,往往比用教鞭更有效。
So,甚至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電競勸退」服務。
恰好,機哥在刷視頻的時候,就看到這類的新聞。
這種電競勸退的方法,就跟嫖老師安排班子的性質一樣。
機哥稍微看了下這個新聞,這些電競機構,本來是培訓選手,然後送到各大戰隊中的青訓隊練習。
新聞中機構老師説的毒打,不僅僅是與自己水平更高的選手 battle,還服從機構的生活管理。
先不談遊戲水平如何,那些在温室中打遊戲的花朵,恐怕 80% 都很難接受這種管理。
因為大部分的熊孩子都以為電競行業,也就是每天打遊戲,偶爾打比賽,沒有父母嘮叨,重點還有工資拿,想想都笑出了聲。
只是現實挺殘酷,超強的訓練程度不説,還可能被各路大神打到心態爆炸。
不過嚯,機哥倒是對這個“電競勸退”的機構感興趣,想更深入瞭解他是怎麼操作的。
作為多年網上衝浪的老網民,不出 10 分鐘,已經找到這家機構。
稍微瞄了一下,目前熱門的遊戲,像《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都有對應的培訓課程。
重點是,機哥貌似找到了所謂的「電競勸退」課程。
但是嚯,網站上並沒有具體的課程,都是一些比較籠統的話語。
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態度,機哥直接就加了機構老師的微信。
想不到還找到了新聞報道中的“本尊”候老師,這波很給力。
廢話不多説,直接進主題。
究竟是否有這種「電競勸退」的課程,還是説,這只是網上的炒作?
有,是真的有。
不過這個電競勸退,其實並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突發奇想。
基於模擬俱樂部的訓練,讓小朋友去體驗一下做電競選手的感覺。
當然咯,遊戲水平先不説,就訓練強度來説,足夠讓這些小屁孩喝一壺的。
每個戰隊的作息或許有些出入,但整體還是差不多的。你能接受麼?
嗯哼,每個月休息一天,比 996 還要 996!
但是嚯,這相比以前的職業電競環境,簡直是天堂。
根據 OB 戰隊中的眾人回憶,以前有一位 dota 選手,他們都叫他“狼頭”。
白天派傳單,晚上打職業,住的是 10 平米的平房,吃飯全靠蹭別人,全身就一套西裝,重點是已經 2 個月沒洗澡...
大概就是瀟灑哥的西裝版本,你們感受一下。
嗯哼,回到正題。
隨着機哥的深入瞭解,發現機構老師的三觀還是很 OK 的。
的確,在他擅長的領域,用實力打臉,相比棍棒下出孝子,更加科學。
重點是,這種電競勸退的服務,能讓他更清楚認識自己,而且過程更温柔。
你們還記得磁爆步兵楊永信麼?
機哥決定給八弟也報一個班,讓他試試被職業選手毒打的感覺。
畢竟這貨,“人菜癮大”就算了,居然還敢在我面前各種叫囂,哼!
是時候給他來點狠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