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長慶油田刷新中國石油工業歷史紀錄

我國建成年產6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

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長慶油田推進生產建設與自然生態協調發展,油氣開發區成為黃土高原一道亮麗風景線。(資料圖)

12月27日上午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數字化顯示屏上油氣生產當量曲線跨上6000萬噸高點,達到6000.08萬噸,其中生產原油2451.8萬噸、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刷新中國石油工業歷史紀錄。至此,中國石油工業新的里程碑誕生,標誌着我國建成了年產油氣當量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

長慶油田位於鄂爾多斯盆地,屬於典型的低滲、低壓、低丰度“三低”油氣田,其顯著特點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井不壓裂不出油,儲層不注水沒產能,經濟有效開發屬於世界性難題。從低滲透油田起步,到突破特低透、解放緻密氣,再到實現頁岩油規模有效開發,長慶油田歷經近50年的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終於形成了快速獲取油氣資源的原創性地質理論認識,掌握了高效開發“三低”油氣田的關鍵核心技術,創造了油氣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和低成本開發兩大奇蹟,成為我國新世紀以來增儲上產最快的油田。

近50年來,長慶油田技術人員堅守高原大漠,累計探明石油儲量59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4萬億立方米。上世紀90年代,安塞油田從發現到規模開發,前期技術攻關花了8年時間,開了我國特低滲油田經濟有效開發之先河;新世紀初,技術人員在毛烏素沙漠歷經6年實踐探索,使我國探明儲量最大的蘇里格氣田實現有效開發。長慶油田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形成特低滲、超低滲油田開發主體技術,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鑽井、體積壓裂關鍵核心技術,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在低滲透上建成中國最大油氣田。

面對“三低”油氣田“多井低產”現實,長慶油田把低成本開發作為可持續發展生命線,探索形成了安塞模式、靖安模式、華慶模式、靖邊模式等十大低成本開發模式,確保油氣田開發始終沿着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的方式轉變。藉助信息技術,集成創新900多項適用技術,嵌入油氣田建設、生產、管理關鍵環節,實現油氣開發全生產鏈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推動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進一步降低油氣開發成本。

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長慶油田擔負着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供氣任務,形成安全穩定的氣源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氣以來,長慶油田已累計生產天然氣4683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了5.62億噸標煤,減少碳排放15.29億噸,發揮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嚴存義 沈麗莉 曹立萍)

長慶油田的新時代傳奇

——寫在中國6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建成之際

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長慶油田持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油氣戰略安全。

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長慶油田促進油氣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

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長慶油田產能建設突飛猛進,油氣產量持續攀升,成為保障國家油氣供應安全排頭兵。

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長慶油田堅持綠色發展,建成清潔文明井場8000多個。資料圖

臨近歲末,特大喜訊傳來:長慶油田刷新中國石油工業歷史紀錄,建成我國首個年產6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

長慶油田歷時50載,攻破“三低”(低滲、低壓、低丰度)油氣田開發世界性難題,創造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歷史新高度。

特別是新世紀20年間,長慶油田從一個年產500萬噸規模的中型油田,發展到年產6000萬噸的世界級特大型油氣田,創造了油氣產量高速增長和低成本開發兩大奇蹟。

一個特大型油氣田的建成,對保障國家油氣戰略安全、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也為新時期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低滲透”上建成我國最大油氣田

長慶油田所在的鄂爾多斯盆地儲藏着世界上典型的“三低”油氣資源,地表數百米厚的黃土層阻隔了地震波的傳輸,使常規勘探在這裏找油找氣,無異於“大海撈針”。由於油氣儲層緻密,把油、氣從地下“拿出來”,異常困難,實現規模有效開發,更是難上加難。

這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東部石油會戰蓬勃發展,而長慶油田陷入低谷的原因。而真正讓長慶油田走出困境並後來居上的,則是源於長慶人數十年主攻盆地油氣勘探開發,形成的原創性地質理論認識和關鍵核心技術支撐。

由侏羅系油田向更深層三疊系找油戰略轉移中,長慶油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儲量超4億噸級的西峯油田,勘探就經歷過3次失敗;攻克5億噸儲量的姬塬油田,曾5次無功而返;10億噸級慶城頁岩油田的勘探,歷時近20年。

經過堅持不懈的技術攻關,長慶人在實踐中終於掌握了獲取油氣資源主動權。技術人員堅守高原大漠,50年專注於盆地地質演化、油氣生成、儲藏機理研究,形成了六大油、氣成藏理論,先後找到陝北、華慶等4個探明儲量超10億噸規模大油田,拿下蘇里格等3個探明儲量超萬億立方米的大氣田,不斷積累獲取資源能力的後發優勢,拓展了油氣開發的廣闊空間。

經過不懈努力,長慶油田依靠自主創新形成特低滲、超低滲油田,緻密氣田開發主體技術系列,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鑽井、體積壓裂關鍵核心技術,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成為新世紀以來我國油氣產量增長最快的油田。

近3年來,長慶油田建成的國家頁岩油開發示範區,正是依靠高強度壓裂形成的地層能量,把150餘口水平井生產的原油,直接輸送聯合站,開啓了我國規模有效開發頁岩油的序幕。

長慶油田單井日產油只有1.3噸,氣田井產氣僅為0.7萬立方米,分別是國內高產油氣田的1/10、1/100。長慶人斤兩不拒,積少成多,聚小成大,在“低滲透”上建成了中國最大油氣田,創造了連續6年每年新增500萬噸油氣產量的歷史紀錄,成為我國近10年油氣產量貢獻最大的油氣田。

資源優勢的積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讓長慶油田如今在6000萬噸的巨大體量上,仍具備可持續上產的潛力。

“三低”油氣田低成本之路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超低油價疊加影響,讓不少國際石油巨頭陷入經營困難。長慶油田在壓縮投資、降低成本超過100億元的情況下,今年不僅超額完成年初計劃生產目標,還貢獻利潤超150億元。

在危機中找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長慶油田之所以能取得好的經營成績,關鍵在於長期應對“三低”油氣田而形成的低成本優勢,在歷次國際低油價衝擊中始終能保持有效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相比北美地區海相頁岩油,我國陸相頁岩油的開發在技術和成本上更具挑戰性。長慶油田作為我國非常規油氣開發的引領者,創造了頁岩油開發新模式,統一採用水平井組開發,平均單井產量達到18噸;砍掉生產流程中的計量站、增壓站和注水站,顛覆了“三低”油田注水開發的歷史;百萬噸採油區只需300人,用工總量相當於過去的15%。

看似集約簡單的新模式,凝結了長慶油田10多年轉變發展方式的創新元素。長慶油田真正由“多井低產”邁入“少井高產”的時代。

21世紀之初,隨着鄂爾多斯盆地大規模特低滲、超低滲油氣儲量相繼被發現,面對這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為儘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產量,長慶人從“地上”“地下”兩個層面,啓動了油氣全生產鏈變革。“地上”從優化設計、建設入手,剔除無效流程、提升低效功能,從單項突破到系統優化,先後自主創新應用了54類2659台一體化集成設備,讓地面生產流程按最佳效益佈局。

“地下”以提高單井產量為核心,最大限度發揮油氣生產效能。蘇里格氣田開發初期,技術人員反覆實踐,創造性地在井下試驗成功節流裝置,把地面所有管匯變為中低壓集氣,單井地面投資降低150萬元。源頭技術創新,倒逼下游系統變革,在技術創新上不斷實現新突破,進一步促進油田規模有效開發。

長慶油田被譽為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典範。十多年致力於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1200多個站場實現無人值守,採用機器人巡檢,無人機巡線,驅動油氣生產方式、管理模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最大限度降低管理和運營成本。

長慶油田集納國內外900多項先進適用技術,集成創新建成我國首個數字化油氣田,把千里油氣區8萬口油氣井、3000座站庫、近10萬公里管線的生產、管理要素,“裝”進電腦裏,集中於鼠標控制,極大地釋放了生產力。2007年至2020年,人均年勞動生產率由80萬元提升到151萬元,油田從2000萬噸發展到6000萬噸,規模擴大了兩倍,用工總量仍保持在當時的7萬人。

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

長慶油田工作區域達25萬平方公里,北部是荒漠戈壁,南部是黃土高原,區內的10個水源保護區和6個自然保護區,縱橫交疊,黃河48條支流如毛細血管分佈其間。

生態環境脆弱的現實,驅使長慶油田加快融入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走清潔、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進入新世紀以來,長慶油田確立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油田建設目標,逐年加大生態環境存量治理和增量保護,所開發的安塞、西峯等4個油田先後被列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為後來油氣開發樹立了典範。

同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企業發展戰略中,堅持環境治理、植被恢復、清潔生產一體化推進,先後投入160多億元,因地制宜實施“三廢”處理,實現“採油不見油”“泥漿不落地”、壓裂液循環利用等,採出水100%淨化回注。對2000多口廢棄井徹底封堵;累計關停水源區50多萬噸原油產能,消除了潛在環境隱患。加速推進生產建設全過程生態保護,建成清潔文明井場8000多個。

長慶油田在實踐中探索林緣區、水源區、沙漠區等六種生態環境保護模式,形成了油氣開發與黃河流域自然生態保護新路徑。頁岩油、緻密氣開發應用水平井,能夠避開地面環境敏感區,把周圍四五公里範圍內地下的油氣開採出來。為給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一個安靜的棲息地,調整避讓100餘口氣井的部署,轄區內蓑羽鶴數量由開採之初的25只增長到現在的200多隻。

長慶油田不斷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把資源節約的理念變成油田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創造的大井叢水平井開發方式,使建設百萬噸規模石油產能較以往節約6000畝土地,近十年累計節約土地30餘萬畝。通過技術創新方式,把以往放空燃燒的油井伴生氣,回收變成輕烴,剩餘幹氣轉化為油田工業用電,驅動能源綠色循環利用,每年多創造數億元的效益。截至目前,長慶油田已累計形成年回收油井伴生氣10億立方米,轉化烴質油2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3500噸。

長慶油田踐行“再造綠水青山”承諾,僅在隴東油區就建成生態環保護區20個,碳匯林面積達80多萬畝。油氣開發區域每年新增綠植30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95%,讓千里油氣區變成高原大漠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嚴存義 通訊員 彭旭峯)

來源: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51 字。

轉載請註明: 剛剛公佈,長慶油田6000萬噸,刷新紀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