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4日電 12日,由中建電力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正式投產。
據瞭解,該製造基地位於山東萊蕪,主要包括智能汽車生產廠房、8個生產車間、2棟研發樓和1棟接待中心。
據瞭解,承建該基地建設任務是中建電力,其是中國核系統外唯一一傢俱有核電站核島鋼襯裏施工資質的土建施工單位。從1987年參與建設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開始,經過三十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發揚善於鑽研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解決了多項核電建設領域的關鍵技術。
截止目前,累計參與9座核電站的建設,參與的在建在運商用核電機組超過國內總量的一半,佔據了中國核電土建施工領域的半壁江山。
“在該項目的建設中,我們充分發揮核電建設的經驗和優勢,以嚴苛的質量安全標準打造‘智’造基地。”中建電力萊蕪豪馳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經理張濤介紹到,“項目黨支部持續強化黨建引領,設立“建證”攻堅黨員活動陣地,成立黨員攻堅隊,在項目建設中充分發揮黨員作用,築牢紅色基石,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助力‘兩重一新’新基建建設。”
據瞭解,和普通生產車間廠房不一樣的是,項目建設的車間廠房內需要安裝智能設備和智能運行,因此對設備基礎預埋件精準度的要求可謂是“分毫不差”,對平行度的要求達到了0.05mm/m,誤差比頭髮還細,甚至比核電項目建設中的要求還高。項目建設一共有32000多個預埋件,總重量超過260噸,為此項目反覆測量、嚴格檢查,在預埋件安裝定位中1毫也不放過,完成了智能化帶給施工建設的新挑戰,為智能設備築好了基礎。
項目團隊積極克服疫情的影響,全員攻堅克難,在年初疫情嚴重的時候通過加強排查人員行程、測温消殺、封閉管理等措施,在2月底順利復工,成為山東省首批覆工的6個重點工程項目之一,復工復產的優秀做法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欄目。
復工之後,積極承擔央企責任,發揮組織資源優勢,成立攻堅先鋒隊,項目不斷優化施工工序,加強科技創新,倒排工期計劃,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計劃12個月的工程任務,提前一個月完成施工任務,縮短了三分之一的工期,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投產。
在安全管理方面,中建電力把核電項目中核安全文化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應用到項目建設中,保證項目安全有序推進。在鋼結構網架兜網滿封設置,屋面安全生命線四周滿布,確保無死角;鋼結構上人通道採用定製化梯籠,車間底板施工採用雲梯車,具有移動靈活、升降平穩、操作方便等特點。其剪叉式結構,使平台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較高的承載能力,而寬大的作業枱面又可同時容納多人作業,使高空作業效率更高,安全更有保障。
項目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尤其是在環保施工方面採取了大量技術創新。採用新型可降解環保噴劑代替傳統揚塵網覆蓋,高效生態抑塵劑具有很強的抑塵、防塵作用,而且使用壽命週期更長,可達6個月。鋼結構廠房外牆採用保温裝飾一體板代替玻璃絲棉保温板及外牆鋁單板的傳統做法,只需要在現場組裝,減少了現場施工工序,縮短了施工工期,較少了傳統方法現場施工的揚塵,而且節能保温效果好,裝飾效果持久。
在廠房內部的隔斷牆施工方面,使用ALC輕質隔牆板代替加氣混凝土砌塊牆體,在工廠完成預製,現場只需拼接加固,無需現場施工拉結筋和構造柱,也不需要現場砌築作業,減少了80%的建築垃圾,且整體觀感質量好。
該製造基地正式具備投產條件,此次下線的首款專用於快遞運輸的新能源物流車“橙仕01”,是國內第一款專為解決城市物流“最後一公里”而全新研發設計。該製造基地最大亮點就是採用智能可變車身技術,是整車結構按照全新的方式進行了細化分解,並實現了完全標準化、模塊化、接口通用化,以類似“搭積木”的方式進行任意組合設計,極大地優化了整車設計、開發和製造流程。
該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的建成投產,將對節能環保起到巨大效益。以一輛純電動汽車替代一輛燃油汽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2.4公斤為例,豪馳年產的5萬輛(雙班10萬輛)智能純電動物流車替代燃油車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量為6萬噸,具有非常好的節能效益和環保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