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科姚秀軍:做機器人不是“互聯網玩法” 要深扎行業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做機器人真的不是互聯網的玩法,其實跟現在的電動汽車非常像,需要上游很強的資本投入。另外,它的產業鏈非常長。那麼,在機器人整個發展過程中,它需要一個時間的積累。”近日,在IDCC 2020期間,京東數科智能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嚴格來説,機器人不是用互聯網偏流量或者靠精準營銷去做,它更多是在場景裏面,是對實際需求的理解。

京東數科姚秀軍:做機器人不是“互聯網玩法” 要深扎行業

“目前,機器人主要是面向B端,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它的決策鏈和轉化週期會非常長,所以説它的商業變現路徑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我們沉得住氣,跟合作伙伴在行業裏面紮下去。”他還透露,京東數科今年整個機器人的市場銷售情況有一個非常大的增長。“姚秀軍認為,在一到三年內,機器人會保持持續快速發展,五年以內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爆發期。”

他還分享了該行業的一些挑戰,“第一,如何有效地壓低上層供應鏈的成本。現在大規模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像激光雷達、驅動器結合性零部件以及主板,整體來看下降非常快,而且還會持續這種趨勢。第二,從大範圍來講,如果把無人駕駛汽車看成一個大的機器人,我們看到無人駕駛汽車也在逐步的推廣,但很難大規模推廣應用,受限於技術本身的成熟度等問題。”

“我認為,AI是一個分水嶺。在AI以前,是自動化機器人時代,之後就是AI機器人時代。”提到機器人與AI機器人的區別,姚秀軍解釋稱:“”在AI和機器人大規模結合以前,主要的問題還是以自動化為主,解決一些重複性勞動強度的問題,典型的就是工業流水線上的機械臂,它不講究如何更好地去把整個數據打通,即更好的人機交互。但是,AI技術來了之後,或者説大規模應用之後,真正把機器人帶到了智能化機器人時代。現在,真正起決策的並不是説常規自動化的簡單流程,而是需要把大量的外部數據整合起來,以及機器人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從而作出統一的協作。”

據介紹,對於AI機器人的規劃佈局,京東數科提出“三腦三體”的概念,其中,雲腦即雲計算,在雲端強大的算力下,幫助AI機器人有效解決複雜場景的各種問題;機腦即邊緣計算處理能力,能夠解決具體場景裏面的個性化問題;人腦即人類的腦力,人類參與進來與機器人進行交互,加速機器人的智能進化。另外,“三腦”還需要一個物理實體去跟外界真正地進行交互,在此基礎上,就會產生機械體(智能體)、數字體、以及人體。

姚秀軍進一步解釋道:“三腦三體體系之間並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間的融合性和數據交互會越來越強。而且隨着整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會慢慢形成機器人的網絡體系,讓機器人的效率大幅提升,同時也有效提升機器人之間的協作能力。”

“從我們自身來説,京東數科更想去沉下心來,把底層能力構建起來,這也是真正能在機器人產業形成影響力的基礎所在。”他還透露,目前京東數科的戰略是“一地雙中心”,即以北京為根據地;雙中心,一個是全球的研發中心,一個是全球的業務中心。“在整個技術上,以北京為主,它會成立大量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是結合了目前機器人最底層的技術,比如應用控制能力、人機交互能力,還有新材料與傳感器的能力等都有像人工智能實驗室、運動力學實驗室,還有是新材料傳感器實驗室以及生命科學實驗室。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再去做場景化產品,在場景化產品之上,再輸出給我們的合作伙伴。”

在姚秀軍看來,全球範圍內,中國的智能機器人是比較領先的。“除了底層架構和供應鏈,我們在整個產品打磨上也是比較領先的,國外機器人設計理念比較單一,他們更強調一些通用的功能,很少會去做一個通用平台開放給其他合作伙伴來做一個補充,所以國外的機器人產品更多是在滿足單一場景裏的某一部分需求,適應性會弱一些。”

最後,他補充道:“像中國傳統互聯網企業自身的優勢本身就在AI這個領域,所以它更多是在搭平台或建生態,最後把能力開放出來,讓大家共同去做,而這個角色在機器人產業裏面的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更多的需要帶動整個產業往前衝一衝,是一種身先士卒的作用,用自身的品牌優勢、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快速的帶動整個產業往前發展,助推整個產業快速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另一方面,傳統的機器人企業是落地型的,然後再和互聯網企業一起結合起來進行協同。所以,在前期的時候,中國智能機器人行業這種協同效能也會非常明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3 字。

轉載請註明: 京東數科姚秀軍:做機器人不是“互聯網玩法” 要深扎行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