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立剛:智能時代需重構信息安全

針對微信是否會分析用户聊天記錄的問題,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羣總裁張小龍近日稱,騰訊不會在雲端保存聊天記錄,如果員工窺探聊天記錄會被開除。但他也表示,在相關規定要求下,會留存近三天的聊天記錄備查。

張小龍這樣解釋是為了讓用户放心,但其實又產生了更多疑慮,這番保證背後實際隱含着,騰訊員工可以窺探到聊天記錄,這才有開除的處罰,如果根本無法看到,也就不存在開除的問題。

早先,互聯網的功能僅限於信息傳輸,網民可以以非實名瀏覽信息,一切信息傳輸都是明文的,用的是TXT文件,可以隨意進行抓取、辨識。而今天,互聯網已經從一個傳統的信息傳輸時代,走向生活服務時代,生活服務意味着人的各種隱私被網絡化,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僅是煩惱,甚至是人身安全受威脅和財產損失。

隨着5G的到來,人類正在進入一個智能化時代,此時網絡會和社會管理、工農業生產、交通、物流、健康管理、醫療等關聯起來,成為社會生產、社會管理、社會運行的一個組成部分。信息泄露影響的將不僅是聊天記錄那麼簡單,還將關係到個人財產安全、社會安全和國家安全。因此我認為,當前對5G建設的把握應增加

“重構安全”的概念,這一點對於智能互聯網不可或缺。

今天網絡底層存在兩大安全機制上的漏洞:一是網絡上各種信息沒有進行加密處理,所有的信息都明文傳輸、明文存儲,可以方便地進行抓取、讀取,這就造成了聊天記錄可以隨便被看,也能隨便進行讀取、過濾、分析。二是網絡上用户和設備沒有經過安全認證,缺乏認證和管理體系。一個用户上網,進行互動的設備和用户根本不知道這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設備是不是能登錄,是不是存在安全隱患。

傳統互聯網只做信息傳輸,可以不在乎這些,但是智能互聯網將關係到人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相關數據還是這樣“裸奔”,那麼智能互聯網不如不建,因為建了危害可能更大。

智能互聯網時代,一定要從底層架構上建立起安全機制。傳輸的信息應該進行加密處理,而不是讓信息隨便看,隨便截獲、過濾。應儘可能減少存儲、傳輸過程中的信息泄露,增加隨意獲取信息的成本。同時對於網絡上運行的設備、用户、機構要進行安全認證和提示,建立起分層分級的管理系統。保證互聯網公司的普通員工不能隨意看到用户信息,也可以進行追蹤,指認誰查詢了信息,有沒有權限。這樣的安全機制不能僅限於聊天記錄,而要被廣泛應用到人臉識別、健康數據、工業生產、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讓這些信息做到安全可用。

安全將是智能時代必須正視的大問題,建立起強大的安全機制,需要從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到用户各個方面形成共識、共建標準、形成機制,最後落實到產品和服務中去,不斷完善。不單在中國,全世界都應推廣這一機制。這是一項巨大而複雜的工程,要做好很難,但是非常有必要,只有在底層形成了強大的安全機制,互聯網才能不斷創新,健康發展。一個千瘡百孔、極度不安全的互聯網,將漸漸失去生命力,也會大大限制它的發展機會。(作者是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2 字。

轉載請註明: 項立剛:智能時代需重構信息安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