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你趕緊做試車視頻吧,現在的AI機器人可以寫稿了,而且絕對比你寫的好。”

此話是一位朋友,一臉正經(xián qì)地對大師的勸説,傳統媒體人啊,不棄筆從視(頻),以後飯碗就被AI機器人搶了。

嗯,這話有一定道理,畢竟傳統的新聞都有套路,只要有足夠多的大數據和聰明的深度學習機制,AI(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學習能力和效率超過人類是分分鐘的事。

不過AI的入侵不僅僅在媒體領域,就拿AI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汽車來説,如果L4、L5的AI自動駕駛能普及到10萬級別轎車,那麼駕駛員也可被取代,也是我們經常説的真正實現自動駕駛了。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不過現在看來有些遙遠,目前自動駕駛做得最牛的特斯拉,其Autopilot偶發抽風引起追尾,撞路人的新聞時有所聞,傲嬌的特斯拉為此在自家的“自動駕駛”前加上“輔助”兩字,以提醒躍躍欲試的車主。

而國內一眾已量產的L2-L2.5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多數還侷限在主動泊車或駕駛輔助系統上,而且還有“老司機不屑用,新手不敢用”的尷尬。準確來説誰能回答車主“為什麼我要加錢配這些我不想用且不可靠的東西”?這大概叫科技迭代吧,就像4G轉入5G,傳統汽車也會被智能汽車淘汰,試問現在你去哪裏買功能手機呢?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擁抱AI的方式

既然智能汽車不可逆,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怎樣擁抱了。以傳統汽車封閉的程度,遠比手機行業固化,但自從出現了Waymo和特斯拉兩個攪局者後,全球智能汽車的步子邁得更大了。

一般來説,這行業的玩家有幾個模式在玩,以Waymo和特斯拉為代表的激進且封閉模式,從L2直接到L4,路上有龐大的車隊或客户羣,每天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路況信息和駕駛行為數據,不斷對後台的自動駕駛系統進行訓練和迭代。

不過這種玩法傳統車企們是不屑的,他們更喜歡和相當水平的人一起聯盟。福特和大眾聯盟、寶馬和戴姆勒-奔馳聯盟,通用的子公司Cruise也吸引了本田、軟銀一起玩。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而第三種玩法,也就是國內互聯網公司,切入智能汽車行業最快速、鋪開面最廣的模式—開放平台,用錢燒出朋友圈。

BAT+H用錢燒出朋友圈

在已經進入汽車和大出行領域的BAT+H四強裏,大多數把系統開源給所有車企使用,讓所有人共享系統,每一家車企為系統提供的數據,讓系統的生態建得更完善和強大,這樣系統又能反哺給參與者,讓他們在各自領域上變得更有競爭力。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以上數據根據公開資料綜合整理,目前在汽車行業滲透最深的是百度和阿里巴巴,最後是騰訊,華為則在底層架構和車聯網通訊上有技術優勢。

我們拿近期動作最多的百度來做例子,如果説阿里、騰訊和華為進入智能汽車領域,是出於護城河的考慮,那麼百度是為了急需找下一個贏利點,所以他是最有動力擴大他的汽車朋友圈的。據不完全統計,與阿里合作的傳統汽車公司有14家,騰訊8家,百度20家。

而且在百度的汽車朋友圈裏,既有寶馬、戴姆勒、沃爾沃等傳統豪門,也有像威馬、理想汽車這種新勢力,而且百度參與了蔚來、威馬早期的風投。在戰術上早早就定了AI(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是兩大方向。早在2017年,單是自動駕駛領域,百度就推出Apollo基金“雙百計劃”,稱將在三年內投入100億資金,完成超過100家項目的投資,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專項基金。

現在看來,百度在車企的佈局確實領先,但最主要是靠砸錢回來的;背後的原因,與其錯失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很有關係。近兩年,無論是被全民痛批的百度醫療競價排名,還是市值跌破400億,掉隊BAT,被京東、美團後來居上。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曾在PC風光無限的百度,現在失去了高速成長的動力,而在搜索領域上的優勢將消失殆盡,這樣促使百度尋找新的風口,並把賭注壓在了AI上,而汽車出行、智慧交通等領域是AI實現的主要場景之一,當然倍感重視。

而問題是,百度在汽車行業盈利了嗎?至少在給予眾望的AI領域,還遠遠未能盈利。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在早前百度AI開發者大會,李彥宏用了相當長的篇幅,介紹百度AI在汽車領域的成果,並把李書福通過AI“請”到現場。這樣的動作,被外界視為李彥宏把汽車領域作為百度AI很重要的盈利點,就算不是“ALL IN AI”,也在這暫時未能盈利的領域越扎越深。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最現實的問題:2千元能變什麼戲法?

有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L3級自動駕駛分是智能汽車的水嶺,企業在技術、資金投入更多,更有護城河,而且只有聚焦在某一個細分領域且擁有了足夠多的領先地位,才有可能在燒錢大戰中,繼續獲得資金的輸血。

在這點上百度的Apollo或者AI方案都是很先進的,也很符合專家所説的“技術護城河”。但眾所周知一項新技術出爐,尚未大規模普及前的成本都是很昂貴的。而有統計表明,目前一輛十多萬的合資轎車,生產廠家真正投入到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的軟硬件成本,只有2000元。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目前在2000元的範圍內,BAT+H的佈局更多是車載底層的軟件,如果要涉及更多傳感器才能完成的項目,例如有限度的自動駕駛、複雜的自動泊車方案,就只停留在演示的層面,或安裝在豪車、高配車上,這裏固然有法律法規的制約,但更多是出於技術和成本的博弈。

在早前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展示了自主泊車解決方案,據現場的一段視頻展示,從百度大廈到百度科技園的路程裏,自動駕駛汽車能夠被用户實現手機遠程召喚車輛、車輛自動從地庫行駛到大樓前、並在目的地自動排隊停車入庫。

而根據百度的調研,目前中國有2.7億輛車,停車位缺口高達6000萬,與此同時44%的車位利用率很低,尋找停車位佔據了司機30%的駕駛時間,而百度的方案就可解決此痛點,目前該自主泊車功能已經向部分百度員工開放,而且已經和威馬、長城、歐拉、大眾、現代、力帆、廣汽、捷豹路虎、gofun出行、盼達出行、小二租車、停簡單等企業達成合作。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沒錯,新方案的技術含金量很高,而且小範圍達到L3級的自動駕駛,道路感知的工作交由汽車完成,車主不用再關注路況,實現雙眼的解放;同時市場需求很大,但在沒普及之前要把成本降下來,恐怕不是一個百度和他的朋友們能做到了,所以被潑水的李彥宏一語雙關説:“大家看到在AI前進的道路上,還是會有各種各樣想不到困難出現。”

如果AI在單車上的成本不能降下來,那嘗試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據李彥宏介紹,百度在保定市的智能紅綠燈規模化部署,讓當地居民在早晚高峯的交通延誤時間,減少了20-30%。但目前這項目是否盈利,盈利多少李彥宏暫未透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0 字。

轉載請註明: AI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為什麼行不通來看看最現實的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