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偶然翻看知乎時,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在這個數據為王,流量至上的年代,沒有任何時候能比現在更容易操縱一個人的神經了。”的確,無論承認與否,信息氾濫都已成為當下最為顯著的特徵。所以身處聚光燈下的某位明星也好、某家公司也罷,一旦學會熟練掌握製造“話題”,便能迅速得到外界的關注。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這場快速變革,汽車行業同樣未能倖免。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悄然發現相較於傳統車企,新勢力造車在資源相對匱乏、市場佔有率較低的背景下,往往更能獲得巨大聲量,“自我營銷”則成為了出圈的關鍵。

例如,李斌曾經接受採訪時所説,保時捷的工廠不如蔚來;李想在用户日上,連爆粗口為增程式技術路線喊話。回頭來看,均讓自家企業獲得了成倍熱度。而本屆廣州車展期間,一場屬於何小鵬與馬斯克的“隔空互懟”,轟轟烈烈上演。

最終,換來的依然是持續不斷的關注度,以及雙方位於美股均創下的歷史新高股價與總市值。可謂本質上的“雙贏”。

事出有因

“看來昨天我們發佈的包含激光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 pigu 發聲。我想説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着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幾天之前,何小鵬位於個人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言外之意則是直接喊話馬斯克,這場“戰爭”誰輸誰贏尚無定論,請不要過於自信。起因則是由於車展期間,小鵬汽車正式宣佈,將在下一代車型上率先使用激光雷達。之後,此消息被國外網友發表至社交平台,迅速引發馬斯克的關注。

隨即,其發佈強硬觀點稱:“它們有特斯拉相關軟件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評論下方,他又補充道:“要明確的一點是,上述只是鵬汽車一家的問題,中國的其他公司沒有這麼幹。”而在另一條評論下面,其還表示:“小鵬汽車還偷了蘋果的代碼。”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言語間能夠深刻感受到,馬斯克篤定地認為小鵬就是那位“剽竊者”。從而也有了本段開頭,何小鵬那段十分氣憤的“硬剛”。

早有過節

如果只是平白無故地因為激光雷達即將裝車量產,引發兩位車企創始人之間的激烈喊話,屬實太過牽強。反之,特斯拉與小鵬汽車間的“過節”,其實從很早之前便已開始,本質還是由於一位員工與二者極為相似的技術路徑。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回顧整個事件,2019年1月3日,時任特斯拉Autopilot研發工程師的曹光植突然提交辭呈、離職回國,隨後跳槽至小鵬汽車任職感知主管。兩月之後,特斯拉對曹光植提起訴訟,罪名為竊取商業機密。

根據特斯拉的官方説法,曹光植去年就將其關於Autopilot系統源代碼的完整副本,上傳至個人iCloud賬户,總計超過30萬個AP系統相關的文件和目錄,隨後刪除了工作電腦上的12萬個文件,並斷開iCloud賬户,清除所有瀏覽器歷史記錄。

同時,曹光志還“勸説”Autopilot系統團隊中另一人,在同年2月份加入小鵬汽車。特斯拉認為,“曹光植沒有合法權利使用AP系統地相關技術,這是特斯拉耗費五年多和數億美元投資研發以及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3月22日凌晨,小鵬汽車發佈公告,正在對該事件進行內部調查,完全尊重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和機密信息,並表示,“無論特斯拉所講是否屬實,小鵬汽車絕沒有也從未試圖讓曹先生竊取特斯拉的商業秘密或機密信息。”

而在庭審環節,曹光植承認自己曾在2018年將部分特斯拉信息用iCloud做了備份,但他表示在離開特斯拉之前已經認真地將涉密數據從個人設備中刪除,並否認了曾“勸説”任何AP團隊的員工。

曹光植的律師團隊則稱:“其離開特斯拉後留下的任何源代碼或者機密信息,僅僅是因為疏忽導致,前者並沒有訪問或使用任何AP系統源代碼,也沒有將其提供給小鵬汽車。”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只是上述説法,並未獲得特斯拉的絕對認可,但是礙於沒有絕對“泄密”證據,無法取得勝訴。進入2020年以後,特斯拉於今年1月要求法庭對小鵬汽車美國自動駕駛部門XMotors施壓,強迫其披露2018年11月以來所有與自動駕駛及輔助駕駛相關的源代碼。同時,特斯拉還提出了近30條要求調查的項目。

針對此事,小鵬汽車第一時間發佈嚴正聲明稱:“過去一年裏小鵬汽車不隱瞞任何東西,一直努力協助該案調查,而特斯拉所極力表現出來的一切嘗試,都顯示出對一個年輕競爭對手明顯的霸凌行為,而不是就事論事地試圖解決曹博士的法律案件,令人遺憾。”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而在我看來,特斯拉與小鵬間的過節,站在感性角度前者某些時候的所作所為,像極了當下不可一世的“美帝”形象,總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與咄咄逼人的氣勢,奈何手中沒有確鑿證據,無法置它人於死地。而站在理性角度,目前仍沒有法院確定性的結論,作為旁觀者只能靜觀其變。

不過需要時刻熟知,“偷竊”在各行各業都絕不允許。未來,可以預見兩家技術路線極為相似的車企,在主銷車型已經位於國內針鋒相對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輿論層面,還是終端市場層面,一場殘酷的“貼身肉搏”已然無法避免。而目前,在銷量上特斯拉仍佔據暫時的領先優勢,但是在整車軟件、輔助駕駛系統的本土化落地上,小鵬正在逐漸追平差距。

有無必要

既然已經花費如此多的篇幅,去闡述何小鵬與馬斯克這場“互懟”的起因與經過,那麼結尾還是想要探討一下激光雷達對於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的意義。眾所周知,作為看衰者,馬斯克已經第N次在公開場合diss了激光雷達。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早在2015年,就曾説過激光雷達毫無意義,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説沒有必要。而在一年多後,特斯拉發佈了Autopilot 2.0 套件,並宣佈所有在產的特斯拉車型都將具備完全自動駕駛的硬件基礎。新的硬件套裝包括 8 個攝像頭、12 個超聲波傳感器和一個增強版毫米波雷達,其中並未見到激光雷達的身影。

到了去年,馬斯克再度表示:“激光雷達就像人身上長了一堆闌尾,闌尾本身的存在基本是無意義的,如果長了一堆的話,那就太可笑了。任何依賴激光雷達的公司都可能無疾而終。”

至於他如此憎惡的原因,或許由於激光雷達的高成本以及可替代性,與其一直以來所秉承的造車理念有所違背。而將二者分開來看,激光雷達目前的成本對於追求極致成本管控,將前沿技術迅速商業化落地的特斯拉而言,未免過於高昂。Model 3位於全球的熱銷已經證明,足夠便宜才是目前終端消費者所需要的。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可替代性則體現在,從理論上來講,目前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最好方案就是視覺處理+激光雷達。前者方案中的圖像傳感器能以高幀率、高分辨率獲取周圍複雜的環境信息,且價格便宜,但成像質量受到環境亮度影響較大。

後者通過發射脈衝激光並探測目標的散射光特性獲取目標的深度信息,具有精度高、範圍大、抗干擾能力強。但是其獲得的最終數據大多是無序的,難以直接利用。所以目前行業中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將二者獲得的數據以及優缺點進行融合。

只不過美好理想的背後,往往是骨感的現實,兩種方案成功互補的難度依然較大。基於此背景,當下自動駕駛領域分為了立場鮮明的兩派——視覺派和激光雷達派,顯然馬斯克堅定不移地“站隊”前一派。而特斯拉目前通過愈發強大的算法研究,正在逐漸克服視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的“短板”。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最終,致力於讓視覺方案的處理能力,達到激光雷達的可見性。屆時,後者也將徹底被替代。而當下僅依靠視覺方案,特斯拉FSD仍是輔助駕駛終端體驗最好的系統。

反觀小鵬,試問目前中國新勢力頭部三強中,發展路徑誰才是最像特斯拉的存在?答案顯而易見。P7與Model 3的直接對標,也再次印證了這一觀點。本屆廣州車展,小鵬汽車官方宣佈了重磅XPilot 更新計劃。

具體來看,未來其將採用包括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激光雷達、高精度定位、高精地圖、高性能計算平台的方案,總計32個自動駕駛傳感器,打造史上最強的硬件冗餘設計。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如此升級帶來的提升主要分為四點。第一,控制域高度集成:XPU自動駕駛智能控制單元實現4合1,將行車和泊車的智能控制集成,打破之前4個域之間的交互壁壘,使決策和執行更加高效,同時通過精簡控制器、線束數量,減少系統重量,在新增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用户的購入成本。

第二,算力量級提升:高性能計算平台將實現從幾十萬億次/秒到幾百萬億次/秒的算力增強,整體算力10倍級提升,並且還預留了算力提升空間,支持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落地。

第三,高精度定位提升:RTK終端從4G升級為5G,高精地圖除優化高速道路外,補充城市道路,採用“IMU+GNSS+ RTK(5G)+高精地圖(高速&城市)”的新定位方案,實現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毫秒級低延遲,以及高達97.5%以上的覆蓋率,並具備超強魯棒性,覆蓋包括高樓、地下停車場等遮擋場景。

第四,感知融合能力提升:首次在量產車上搭載激光雷達,將大幅提升識別橫縱向位置精度、空間分辨率的能力,且其感知能力不受環境光影響。通過視覺+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車規級激光雷達的感知高度融合,大幅提升了目標檢測性能、測量分辨性能以及光線不足等條件下的性能。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而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何小鵬也對外透露,關於激光雷達上車這一過程,自去年上半年就已着手,而小鵬汽車仍以視覺方案為核心感知手段,激光雷達的作用是保證整車的安全冗餘。簡單來説,對於小鵬下一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該部件作用是協助視覺系統,感知某些時刻它看不到的地方,而這也意味着其在硬件層面,擁有了更高的“天花板”,為之後的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做好提前準備。

同時,據瞭解該車型將會是一款位於A+ 級的緊湊型轎車,定位要低於小鵬P7,預計售價也將維持在20萬元左右。而這也從側面印證,目前僅在奔馳S級、奧迪A8上裝載且售價較高激光雷達的成本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所以無論從功能與可行性上考慮,此舉都有着較高的行業推動意義。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總之,可以預見特斯拉與小鵬汽車之間的競爭還會繼續,在此過程中馬斯克與何小鵬的隔空互懟,或許也將再次出現。但就像今年小鵬汽車正式邁入“紐交所”時,何小鵬所説:“過去6年,我們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我們一直堅信,智能汽車是未來。今天,小鵬汽車進入新的台階。邁過這個台階,我們會有更多的糧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支持,來迎接智能汽車時代真正的到來。”

此刻必須承認,屬於更多開拓者的時代已然來臨。特斯拉固然依舊強大,亦如小鵬汽車般的新品牌也在變得愈發自信。最終,所有人迎來的則是一個技術快速迭代、變化翻天覆地的全新汽車市場。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12 字。

轉載請註明: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激光雷達引發的“互懟” | C次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