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沒落往往從“差評機制”失靈開始

近日,關於“馬蜂窩高價12人小團遊變36人自助行”的視頻在網上引起關注。行程結束後遊客們多次聯繫消費者協會、馬蜂窩平台投訴,最終旅行社表示可補償團費的30%,並要求遊客不得在平台上發佈負面評論。

從報道來看,旅行社為了逃避網絡差評,除了口頭要求之外,還採取了非常“精明”的手段,他們把消費者跟團的旅遊產品下架了,這樣差評自然也就無處可發。而馬蜂窩平台對此的回應是,要求消費者不發差評屬違規,查實之後可以對商家進行處罰;但是下架產品,則是商家的自主行為,平台不能干涉。

看起來,平台的説法也有自身的無奈,可是按照這樣的説法,像短期旅遊這樣的產品,商家如果出現問題可以隨時下架,然後再上類似產品,不就等於架空了差評機制?作為平台,除了追究商家對消費者的不合理要求之外,對類似用下架產品逃避消費者差評的做法,是不是應該視為惡劣情形而“罪”加一等?

網絡消費時代,大家不敢或者不能對商家進行差評,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無論是點外賣還是網購,在產品出現問題想給差評的時候,消費者的顧慮越來越多。一旦給出差評,有些消費者面臨的可能是商家無休無止的騷擾,而平台也很少對此進行有效干預。很多怕麻煩不較真的消費者,只能選擇放棄評價的權利。這也導致現在很多平台的商家評分失去公信力,大家心知肚明:評分都是僱人刷出來的。

商家為了生意有自利自保的本能,這大家也能理解,關鍵還在於平台有沒有努力捍衞這樣的遊戲規則,讓“差評機制”真正良性運轉起來。當然這背後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可能導致機制失靈的不光是不良商家,也有些惡意消費者。比如前幾年有些“職業差評師”,會用給差評來威脅勒索商家。平台只有不怕麻煩,投入專門的人力財力,去搭建更合理的制度,承擔起一些個案的仲裁責任,讓惡意商家和消費者在平台難以“生存”,才會形成更好的生態。

其實現在多數平台都是要求消費者實名制,所以“職業差評師”越來越沒有存活空間,之前也有差評師被告上法院的案例,要承擔嚴重後果。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説,考慮到現在給“差評”的壓力,多數人都會很慎重。

所以當下行業的治理重心,應該偏向於整治商家各種抵制差評、買水軍刷好評的套路。對於查實有弄虛作假或者無理要求消費者的行為,應該施以更嚴厲的懲罰。只有讓“差評機制”良性運轉,才有利於商家、消費者以及平台的共贏。任何一個互聯網平台的沒落,都是從上面的評價失真、失去消費者的信任開始的。

(澎湃特約評論員 守一)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6 字。

轉載請註明: 行業的沒落往往從“差評機制”失靈開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