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黨和國家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政策太英明瞭

袁隆平:黨和國家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政策太英明瞭

袁隆平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

  【百名院士的紅色情緣】

  “正是由於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在全國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的艱苦攻關、通力協作之下,取得領先世界近40年的驕人成績。”

  ——摘自《袁隆平自傳》

  傾盡畢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在為實現中國人的“禾下乘涼夢”而奮鬥。他生前曾説,雜交水稻誕生於中國,起源於湖南,湘西雪峯山下偏僻的安江農校是最初成長的搖籃,這項事業取得巨大成功,與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息息相關。

  1956年,黨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國務院組織制定全國科學發展規劃,剛到安江農校教書的袁隆平受到鼓舞,希望研究一種高產的新作物。剛開始他選的是紅薯、南瓜,但都失敗了。後來,袁隆平在學校試驗田偶然發現一株穗大粒多的“天然雜交稻”,由此轉向了雜交水稻的研究。

  1966年,袁隆平把試驗結果寫成文章《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科學通報》,當時國家科委九局局長趙石英看到論文後,立即致函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指出雜交水稻研究很有意義。在當時,這一紙公函不僅使袁隆平成了被保護的對象,湖南省科委還把“水稻雄性不育”正式列入省科研項目,撥了600元的科研經費;湖南省農業廳還同意將李必湖、尹華奇兩名學生留下給他當助手,繼續科學研究。

  雜交水稻試驗成功後,1984年,袁隆平在湖南成立了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他生前感慨道:“一直以來,雜交水稻和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發展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中心的發展遇到了好幾次很好的機遇,這裏邊能講出很多動人的故事,包含了黨和國家的殷切希望,對我們來説是最大的動力和促進。”

  袁隆平曾説:“這些年來,我深深體會到黨和國家對農業科技事業寄予的厚望,特別是對雜交水稻發展給予的巨大支持。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希望。”

  在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袁隆平代表全體獲獎人員發言,他説:“我認為,這個獎是獎給全國農業戰線的科研工作者的,因為雜交水稻是全國很多人協作攻關的成果。這次國家重獎科學家,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政策。這項政策太英明瞭,它像灌溉的閘門似的,一打開,廣大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就發揮出來了!”

  (本報記者 袁于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28 字。

轉載請註明: 袁隆平:黨和國家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政策太英明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