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江湖老劉,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近日,美團因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被立案調查的消息衝上了熱搜,這也是繼阿里巴巴182億罰款後,第二個被反壟斷調查的互聯網巨頭。一個月內連砍兩刀,國家對於互聯網平台的反壟斷調查的決心和力度前所未有的堅定。下一個會是誰?業內不少人士把目光投向了被傳即將上市,和美團同為TMD一員的滴滴。
剩者未成 “王”,卻成反壟斷的目標
當年,網約車大戰的慘烈程度不亞於團購和外賣。靠着大規模的燒錢補貼,在出行大戰1.0中,滴滴成為了勝者。2015年,滴滴合併快的,2016年8月,又併購了Uber中國,搶佔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目前,以網約車為核心業務的滴滴佔據市場份額90%以上,從份額上形成了壟斷,一直以來,滴滴都被困於壟斷的魔咒中。
在反壟斷大年,滴滴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早在滴滴收購Uber中國後,新華社就在微信做了一個調查,結果八成網友認為滴滴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壟斷。
隨後,風暴接踵而至。2020年12月17日,中國出租汽車產業聯盟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以及國家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發送反壟斷調查建議函,要求重啓對於四年前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合併案的調查程序。2021年3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宣佈對10起互聯網領域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進行行政處罰,滴滴赫然在列。
而近日,滴滴涉嫌提供服務車輛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被青島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罰款人民幣叁萬元整。今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提及了一項重要工作——強化交通運輸領域的反壟斷。反的是誰,早已不言而喻。
壟斷陰影還未散去,滴滴“店大欺客”的弊端已經顯現,在主營業務上問題頻發。一邊吸血司機,一邊加價乘客,隨着司機的不斷流失,乘客的體驗也越來越差。而安全問題也飽受詬病。從順風車安全事件開始,滴滴的估值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縮水超過40億美元。而隨着主機廠和互聯網平台的加入,網約車戰場上,硝煙卻再次燃起,出行大戰進入了拼服務和體驗的2.0時代,未來更多考驗的是誰真正給參與者創造了價值,忘了初心的滴滴正在被流量至上反噬。
錢袋吃緊急搞錢,矇眼狂奔勝算渺茫
誰能想到,作為資本的寵兒,滴滴也有錢袋吃緊的時候。目前有傳聞稱,滴滴將在IPO前籌集15億美元的循環貸款。
滴滴沒錢了嗎?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滴滴融資已知金額累計超過200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滴滴已累計虧損超500億美元。究其虧損的原因,不僅是為了用補貼防守主營業務的競品,更與瘋狂佈局新業務有關。
2020年,是滴滴核心業務受到巨大沖擊的一年,也是燒錢最猛的一年。一邊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網約車訂單量直線下滑,而另一邊,滴滴卻在瘋狂佈局新業務。3月,滴滴上線跑腿業務;6月,滴滴貨運在成都和杭州試運營,同月,橙心優選上線,滴滴手握百億資金入場社區團購,並表示投入“不設上限”。但遺憾的是,目前看來,滴滴的這些新業務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一直不温不火。
程維曾表示,滴滴是一家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公司,它出生於血海狼窩,一路屍山血海闖了過來。如今,滴滴也頻繁在其它業務上尋找安全感。目前滴滴佈局的新領域都處於正在燒錢的階段,並且需要長期投入,但無論是哪一個賽道都巨頭環伺,矇眼狂奔的滴滴顯難有勝算。
加碼能源殺入造車,新故事難讓滴滴加油
隨着燒錢遊戲的持續,一邊是需要資金輸血,一邊是資本需要回報,此刻的滴滴,來到了謀求上市的關鍵節點。出行服務已經出現天花板的滴滴,不得不用新的商業故事,來彌補丟掉的估值。最近更是對準了更大的風口。
4月9日,滴滴出行旗下小桔加油正式更名“滴滴加油”,加碼發力能源業務。能源行業是“互聯網+”的最後一個賽道,是擁有萬億級別市場,在碳中和背景下,“互聯網+能源”領域迎來爆發契機。實際上,滴滴加油是汽車服務三大業務之一,雖然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運營,但一直都未能進入賽道頭部。事實上,能源產業和打車有很大不同,需要更精細化的運營和更高的行業壁壘,這是一個需要深耕的領域,前有垂直頭部玩家的卡位,後有巨頭的入場,滴滴需要擯棄燒錢換流量的打法。
然而,着急的滴滴還是用了老套路,意圖用燒錢補貼再造一個“滴滴”。宣佈改名後,滴滴加油加大了補貼力度,最高可以達到接近半價。這些優惠所帶來的“羊毛”,怕又是滴滴燒錢換規模和市場份額的花樣。
就在加碼能源的同時,滴滴又傳出了將開始啓動造車項目的消息。但前有已經上市的蔚來、小鵬、理想新勢力三巨頭,後有百度、阿里、小米等老牌互聯網公司的大舉入場,滴滴造車面臨更嚴酷的競爭和更高的門檻。
從最初的出行業務,到近期的加油、造車,滴滴“花式燒錢”的背後,是增長疲軟的壓力。在腹背受敵中,陪跑9年的滴滴,在反壟斷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下,能否講好新的商業故事,撐起1000億美金的估值,顯然還是個未知數。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