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個人信息保護關係着每一個人的權益,3月3日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的消息顯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3月7日晚間,新京報舉辦“2021兩會新京報經濟策之個人信息保護”論壇,邀請相關代表委員、與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APP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到底存在着哪些風險?如何看待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我國社會中的應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紹,通過對以往隱私保護話題分析發現,人臉識別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關注度可能佔到一半。從民眾的角度來講,可能有幾個原因。人臉信息具有唯一性,密碼易改、人臉難換,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人臉容易被收走,大家擔心路邊裝有攝像頭,人臉如果是密碼,就很不安全了。此外,對人臉的識別和追蹤,意味着對個人行為的全方位的監控,無形壓力會讓大家對人臉識別技術的反感程度提高。
“我們社會調研分析,70%以上受訪者非常反感人臉識別,但事實上,人臉識別產生惡性影響的例子卻不多,當然不多不代表以後沒有。大家關心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度問題,人臉開鎖,萬一被別人冒充怎麼辦?這種現象可能存在,當然人類識別技術也可以做到區分雙胞胎,但這需要兼顧到應用的靈敏度。如果人臉特別難刷,有可能讓你使用不了服務,用户體驗變得非常差。真正進行人臉應用時,需要讓便捷和安全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此外,目前人臉識別強制使用的現象非常突出,忽略了用户的知情權。”何延哲提到。
對於螞蟻呀嘿火爆,是否有支付安全的隱患?何延哲認為,安全支付公司應該早就相關情況進行測試,如果有此漏洞也會被補上。信息安全管理是動態平衡的狀態,出現一個新問題,馬上會採用應急措施預防修補,大家不用有太多的擔心。比如PS技術出現很多年,但是因為PS照片導致個人利益受損的情況其實不太多。
“螞蟻呀嘿只不過是一個動態PS的過程,這軟件大家都在用,事實上這種技術黑產可能已經早就嘗試過了,這個技術的門檻也不高,大家合理的看待就行。如果出現預警信息,大家可以關注,也會進行應急處理,應該不會對個人賬户安全產生太大的影響。”何延哲表示。
何延哲認為,人臉識別是近兩年比較火的新興技術,我們不應拒絕這種技術,但在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覺醒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能夠兼顧安全和隱私保護,對人臉識別的技術在合理場景下的逐步應用。人臉識別勢不可擋,但要讓這個技術在互聯網時代下長久、平穩的發展,希望有關部門給出明確的監管態度。如此一來,人臉識別可以走向一個真正的相對合理平衡發展的道路。
編輯 徐超 校對 陳荻雁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