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直播人才培養“快車鍵”

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將至,各大平台電商銷售大戰已提前打響,各平台紛紛佈局“直播帶貨”。電商直播井噴的同時,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近日,人社部發布10個新增職業,其中“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正在駛入快車道。

2020年伊始,疫情催生的“宅經濟”讓直播帶貨徹底火了,一時間直播人才也成為“搶手貨”。疫情發生後,市民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讓電商直播一躍成為營銷模式的“爆款”。

眼下,直播成為電商中的新業態,尤其在某些實體經濟遭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直播帶貨模式逐漸映入眼簾。從官員到明星,從田間地頭到直播間,或為脱貧攻堅助力、或為帶活區域經濟、或為提高經濟效應……越來越多的人力圖在電商直播領域就業或創業。據瞭解,有的高職院校還專門組建了電商直播學院,還有一些學校嘗試在某些專業增加電商直播課程。部分企業更是紛紛抓住機遇,大力挖掘電商直播市場藍海。

然而,直播團隊核心角色——專業化、職業化的主播卻成為緊缺的人才資源。商業素養、新媒體素養、綜合素養等,還有鏡頭感、口語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及才藝能力等成為“帶貨主播”們的“必備素養”。為滿足對直播人才的需求,部分地區積極落實人才“港灣計劃”,提供精準人才服務,多形式多渠道地探索電商直播人才培訓模式,提升直播銷售專業素養,壯大電商直播人才隊伍,加大力度儲備產業發展急需的基礎性人才。

培養高素質直播人才催生新業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心劑”。培養高素質直播人才既是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也是產教融合的一次大膽嘗試,順應市場和社會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能夠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高校把握時代潮流,對接企業和社會,並把解決網紅行業“現階段缺乏大量的高素質、高質量的專業人才”作為研究方向,值得肯定。此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絡直播用户規模已超4.3億人,網絡直播是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產品,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直播帶貨不僅能夠直接促進本地產品銷售,還具有帶頭復工復產提振市場信心的象徵意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心劑”。

需要注意的是,直播帶貨的流量效應是短期的,長遠來看可持續的消費最終取決於產品和服務質量。因此,在注重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善於運用互聯網思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增強供給體系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確保特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此外,網絡主播,特別是有“口碑”的主播,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知名主播也常常出現貨不對板、誇大宣傳等“翻車”現象,以至於一些人認為電商直播專業就是“帶貨”甚至忽悠。所以,還需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實事求是推薦產品,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要摒棄急功近利思想,認真在內容創新、質量過硬、垂直髮展等方面下功夫,讓更多的、別具一格的好主播出現在直播間。

【來源:紅網_紅辣椒評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9 字。

轉載請註明: 按下直播人才培養“快車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