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強化實名制監管,另一方面,平台應盡到主體責任,承擔淨化網絡生態的義務。某種程度上説,平台就是“如來佛的手掌”,不法分子能不能翻花樣、能翻出多大花樣,平台是可測可控的,正所謂“技術能解決的事兒都不叫事兒”。
據11月28日《瞭望》新聞週刊報道,在各大短視頻平台,不僅有假明星號誘惑中老年女性打賞的鬧劇,還有一些“高仿號”冒充政府部門、商業機構、專家名人,在網絡平台上收割流量、變現套現。這些高仿賬號的背後,是一條造號、養號、賣號的灰色產業鏈。
“高仿號”被熱議,源自不久前“假靳東騙大媽結婚”的消息,該賬號將明星靳東的影像聲音合成處理,誘騙中老年婦女粉絲打賞。而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高仿號”還有假冒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現象,已形成成熟且有技術加持的灰色產業鏈,令人不寒而慄。
比如,去年底,廣東省公安廳發佈提示,有人冒充交管部門公眾號,指導車主辦理業務詐騙資金;有人冒充某大型銀行官方賬號,套取客户賬號密碼。更有甚者,不少地方的招生考試院等機構官方公眾號也被高仿,微信方面回應已清除3000餘個“高仿號”。
如果説,仿冒明星賬號是為了圈粉、收割流量,或者帶貨、打廣告,那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官方賬號被“碰瓷”,其後果更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儘管不法分子苦心孤詣製作這張“畫皮”的最終後果尚未充分呈現,但它很可能會給被仿冒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的安全性及權威性帶來傷害,也會給辦事百姓造成種種權益上的損害。
從以前的山寨網站、釣魚網站、影子網站,到如今短視頻等平台上的“高仿號”,走的都是詐騙套現的路子。眼下,我國已開啓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序幕,互聯網平台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真實、活躍的用户數據支撐着互聯網生態的穩健運行。從這個角度看,“高仿號”藉助技術手段批量運營涉嫌違法違規的賬號,為惡意營銷、流量造假、刷單炒信等行為提供了沃土,危害着互聯網正常運行。
“高仿號”的活躍,一是因為成本低而效率高,以往復制官方網站或賬號的技術手段如今變得更成熟,且幾乎“零成本”,爬蟲工具抓取內容、批量複製粘貼、智能合成影像,一氣呵成。二是因為相關平台的算法模式讓此類賬號如影隨形,用户點擊一次後便會不停地在推薦頁面看到同類賬號和信息,而這刺激了整個產業的興奮度。三是因為個別平台有自己的“小算盤”,在自媒體時代,平台看重“日活數據”,“高仿號”吸粉能力強,一定程度上促進平台日活量,因而一些平台對“高仿號”的態度難免曖昧。
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防患未然,一方面,要強化實名制監管,根據《互聯網用户賬號名稱管理規定》的“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有關部門應把互聯網用户賬號實名註冊的相關要求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平台應盡到主體責任,承擔淨化網絡生態的義務。某種程度上説,平台就是“如來佛的手掌”,不法分子能不能翻花樣、能翻出多大花樣,平台是可測可控的,正所謂“技術能解決的事兒都不叫事兒”。比如,哪些註冊主體和手機號、身份證號頻繁註冊、操作異常,全都有跡可循;通過合理升級智能算法推送程序,可以杜絕“高仿號”視頻被推送至程序首頁的情況發生;效仿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官方認證機制,為官方賬號加“V”或特殊標識以示區別,等等。
同時,也必須細化法律規定。買賣短視頻賬號是一種虛擬財產的交易行為,但目前我國還無專門法律來規範此類虛擬財產的流轉,需加強對網絡賬號利用中所涉及權利義務關係的基礎性規制。
遏制“高仿號”野蠻生長是促進網絡平台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與其亡羊補牢時“打地鼠”般左突右擊、顧此失彼,不如防患未然,在“高仿號”早期階段,合力迎頭痛擊。希望相應監管能多一些前瞻性,相關企業的摸索進程能夠再快一點、代價再少一些。本報評論員 吳迪
來源:工人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