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互聯網圈有這麼一句話:百度的技術,阿里的運營,騰訊的產品。為什麼這麼講?這其中有什麼理論支持嗎?文章從阿里騰訊的案例出發,對康威定律進行了詳細分析説明,與大家分享。
互聯網有基因論–阿里有交易基因,所以來往、淘江湖會失敗;騰訊是即時通訊基因,所以拍拍等交易業務全部撲街。
稍微有些獨立思考能力的同學都會嗤之一笑,這算啥亂七八糟的理由?
等等,你別忙着否定,這還真有一定的道理。這就是“康威定律”,這是康威在1967年在論文裏提出來的,後來被軟件開發神書《人月神話》引用並總結成四條定律。
康威第一定律Conway’s law: Organizations which design systems are constrained to produce designs which are copi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 Melvin Conway(1967)
組織設計的產品/設計等價於這個組織的溝通結構。
用人話來説,就是你組織是啥德行,產品就是啥德行。從這個角度上來説,阿里做來往就撲街,做釘釘就成功,好像還蠻有道理的哦。
阿里的組織架構和溝通機制就非常職業化和政治化,你在釘釘上截圖,會帶上你自己的名字和手機號碼,這與阿里員工截屏會打水印是一樣一樣的。
阿里的產品架構都非常嚴謹,中規中矩,先頂層設計,後逐步細化。阿里善於學習、總結、提煉,所以阿里去SuperCell學習,回來就把中台吸納、提升為中台概念。
騰訊的組織架構和溝通機制就很有意思,小馬哥天天在內網跟一幫人探討產品,據説郵件都是秒回。所以QQ、微信都很成功,但是企業微信就被無數人吐槽。
騰訊的組織架構就比較散,以IEG事業羣為例,下面有4大工作室,天美、北極光、魔方和光子。像盛極一時的王者榮耀,就是在這種鬆散的組織架構中被組裝起來的其中一個案例。所以騰訊把SuperCell收購了之後,依然是獨立管理,繼續做遊戲。
有些公司的溝通機制是老闆一言堂,這種產品就很有意思了,天馬行空,隨意的很。產品形態沒有下限,甚至也沒有上限,那真是,紅旗招展,彩旗飄飄。程序員們也不是面向對象開發,而是面向老闆開發。
對了,你可以拿康威定律套一下你自己的公司,看看這個定律在你公司是不是也一樣生效。
康威第二定律There is never enough time to do something right, but there is always enough time to do it over。
時間再多一件事情也不可能做的完美,但總有時間做完一件事情。
軟件開發領域,永遠不可能完美,所以建議我們先把事情做完。你看這是不是就是敏捷的思想?
- 文檔可以不完美,拍張照片都行;
- 上線的功能可以不完美,能跑通就行;
- 代碼可以不完美,有bug也沒關係,咱持續迭代就行。
先把事情做了,再去逐步逼近完美。所以敏捷管理主張持續交付,快速迭代,及時反饋,立刻驗證,持續優化。
康威第三定律There is a homomorphism from the linear graph of a system to the linear graph of its design organization.
線型系統和線型組織架構間有潛在的異質同態特性。
異質同態指的是系統和組織雖然是兩個東西,但是有相同的結構。所以系統是啥樣,組織也就得變成那個樣子。這個比較好理解,做過技術管理的人在設計組織架構的時候都會參照系統的架構來設置。
比如咱公司如果是單體架構,那就一個開發組就行了;但是如果是前後端分離,那麼必然就會拆分為前端組和後端組,分別進行管理。這就是所謂的異質同態。如果系統和組織的結構不匹配,那麼將會是災難。你想象一下系統是前後端分離,但是壓根就沒拆分前後端的崗位是啥情況?
康威第四定律The structures of large systems tend to disintegrate during development, qualitatively more so than with small systems。
大的系統組織總是比小系統更傾向於分解。
這句話非常有意思,系統架構的核心字訣就是“拆”和“合”。
從單體架構開始,分層架構、微服務架構、網絡服務架構,都是在拆,拆的越來越小。
作者:大數據架構師,國藥國華大數據總監,擅長BI、數倉、數據中台產品規劃領域,公眾號:大數據架構師
本文由 @大數據架構師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