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行動,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1958年美國科學家傑克·基爾比發明第一塊集成電路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如同獲得神助般飛速發展,並日趨繁榮。而美國作為半導體產業的開創者,迄今為止還是穩坐全球行業大佬的寶尊,無論是芯片設計、製造設備,甚至標準的制定方面,美國都擁有較大的話語權。

不過在AI造芯風起雲湧的時代,我國芯片研發如火如荼地開展,且在部分技術領域中迅速搶佔制高點。在此緊迫的形勢下,美國芯片巨頭出手了。

突然行動,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據英媒最新報道,美東時間7月13日晚,美國半導體制造商亞德諾(ADI)宣佈將以2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美信(Maxim),這是今年美國最大一筆併購交易,也是ADI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旨在提升ADI在汽車和5G芯片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待美國和其他地區的監管審核後,這筆交易預計在明年夏天完成。

據瞭解,ADI給出的收購價較美信當前171億美元的市值高出約22%,這兩家美國公司合併之後的估值將超6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57億元),年營收將達82億美元,工程師團隊超萬人,年研發投入約15億美元。換而言之,為了扭轉美國5G技術領域的頹勢,美國芯片企業選擇抱團策略後,一家實力更加雄厚的美國芯片巨頭就此誕生。

事實上,為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保持領先地位,這個夏天美國已連續採取兩次新行動,提出AFA和CHIPS兩項新法案。屆時,若是這兩項法案順利獲批,美國將拿出共計3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8億元)來補貼美國芯片產業。回過頭來看,美國及美企這一系列行動都隱隱透着擔憂的氣息。

突然行動,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畢竟,傳統半導體大國的施壓,倒逼我國加快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加速了國產替代的進程。在這種趨勢下,中國出現了一些明星企業,我國半導體產業也在多個方面有所突破,包括中芯國際14nm芯片開啓商業化之路、中微5nm國產刻蝕機獲得台積電認可、長江存儲推出128層閃存、華為已接到多個國家的5G訂單……

美國5G掉隊簡史:從基站之王到跌落神壇

耐人尋味的是,近期美國對我國科技龍頭公司華為的“圍堵追截”行為,也間接反映出美國面對中國的5G優勢是極其緊張和有心無力。前文已經提及,美國可是集成電路的發源地,為什麼到了5G時代,卻變得如此被動?一句話概括即是,美國缺乏5G網絡基礎設備。

要談起箇中緣由,則要把時間線拉回到上世紀末。1983年美國通過反壟斷法,把當時最大的電信公司AT&T肢解,再於1996年推動電信法,開放了電信市場。因此當時繁榮的美國電信業市場捧紅了摩托羅拉,令其成為全球1G時代首屈一指的電信公司。更重要的是,摩托羅拉不僅會造手機,還是全球最重要的網絡基礎設備生產商之一,曾被譽為“基站之王”。

突然行動,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但從1995年開始,諾基亞藉着2G手機聲勢快速擴張,逐漸蠶食全球大部分的市場份額。1995~1997年,摩托羅拉收入收入增長放緩至5%,利潤更是下跌了33%。好在美國還有朗訊,2G時代,摩托羅拉在美國的網絡基礎設備業務份額,基本被朗訊所接收。然而,曾經是全球最大網絡基礎設備公司的朗訊,和摩托羅拉一樣無法適應急劇的通信技術轉變,2006年只能以超低價格被法國阿爾卡特收購。

按理説,美國的科技產業本來就十分強大,即便摩托羅拉或朗訊倒下了,重新建立網絡基礎設備業務,甚至彎道超車也絕非不可能。但關鍵在於,3G時代迷失在專利費中的高通等美企紛紛放棄製造業務專攻技術;而4G時代裏的谷歌或蘋果等新興巨頭也從來不考慮接手。只因美國企業只想吃肉,不想啃骨頭,根本不在乎網絡基礎設備這種低利潤的業務。

突然行動,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隨着數字經濟佔各國GDP的比重逐漸加大,如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這意味着未來世界最大的資源不再是自然資源,而是數據資源,5G技術恰好就是將數據紅利最大化的“殺手鐧”。但5G網絡不僅僅指的是移動通信網絡,更是通過物聯網方式,覆蓋整個國家及我們生活的任何一面,其部署離不開網絡基礎設備。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經部署了35萬個可操作基站,幾乎是美國的10倍,且華為已經向海外運送了1萬個基站。有聲音指出,中國在5G領域的發展,將重現美國在4G領域的輝煌。

在此情形下,這也不難理解美國為何對於爭奪5G領先地位的焦慮感和緊迫感如此強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5 字。

轉載請註明: 突然行動,美國芯片巨頭抱團身價4757億“新龍頭”誕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