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拆解產品能讓產品經理保持“產品感”和“產品思維”。本文作者對QQ紅包產品模塊進行了拆解,對具體操作流程、可複用的點都一一展開了梳理分析,並總結了幾點實用拆解方法,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QQ在工作中變成了我“傳輸文件”和“截圖識字”的工具了。這兩天,在QQ上調研了下幾個問題,給別人發紅包作為感謝時,猛的發現,QQ紅包也太好玩了吧……
回頭翻了下QQ歷史版本(iOS版)迭代記錄:
- 【版本V5.4(2015-02-02),上線紅包模塊】
- 【版本V6.1.0(2015-12-11),上線口令紅包】
- 【版本V6.6.8(2017-01-14),空間上線問答紅包】
- 【版本V7.3.5(2018-01-20),視頻通話新增表情紅包】
- 【版本V8.1.0(2018-07-26),新增成語接龍紅包玩法】
- 【版本V8.1.3(2018-08-30),新增畫圖紅包】……
(PS:拆解產品套路之運營體系——梳理產品的歷史版本迭代記錄,可以發現產品的迭代軌跡是怎麼樣?模塊的重心發生的變化,建議產品經理拆解產品/模塊按照這種模式。)
QQ紅包作為一個已上線6年的基礎功能,定位實時在發生變化,用户數據在紅包功能上線後並沒有收到多大的關注。但是新玩法(成語接龍和畫圖紅包)的推出,迅速在年輕受眾用户之間刷屏。從模仿微信紅包到場景多樣化,每次迭代都會經歷多次打磨和思考,John拋磚引玉的幫大家來分析下:
無論是微信紅包還是QQ紅包,上線初都承擔着搶佔移動支付份額的重任,隨着移動支付滲透率的日趨飽和,紅包逐漸變成了社交生態中的社交組成部分。
相比於微信紅包和支付寶紅包來説,QQ紅包的用户羣體更年輕化,90後整體佔比接近80%。如下圖所示:
所以再回頭看看QQ紅包的迭代記錄,可以大膽的猜測:無論從用户羣還是紅包新增的玩法上,一直遵循的路徑是更社交化和娛樂化。
(PS:拆解產品套路之用户畫像和行業——用户和產品特性決定了模塊後續的發展方向。這也是在拆解過程中需要關注產品的用户畫像的原因。)
目前QQ紅包主要可以發這六種紅包:
(PS:拆解產品套路之模塊功能清單——需要把模塊的功能類型梳理出來,注意,儘量的完善下功能類型的説明。)
作為“瘋狂拆解人”,John把這幾種紅包體驗了下:(普通紅包就不再説了哈)
發紅包的流程為:在指定人/羣設置紅包金額+設置題目→塞錢發出去。比如下圖為接龍紅包的發紅包流程GIF:
拆紅包流程為:打開紅包→輸入答案→系統判定→對(得到紅包)/錯(繼續答題)。比如下圖為接龍紅包的拆紅包流程GIF:
由此,彙總下接龍紅包發和拆的核心流程:
然後通過紅包功能的多場景可以有效的整合。比如紅包的模型可以梳理為:基礎紅包+互動性=紅包模型。(這裏的互動性可以理解為:節日、搞笑、回答、競猜……)
(PS:拆解產品套路之核心流程和特色交互:我們在拆解模塊/特色的功能點,一般可以通過這兩個點去拆解:核心的功能流程——梳理功能輸入和流出向,從開始到結束的形成路徑;
特色的交互——相比來説,用户量大的產品一定有很多交互細節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接龍紅包中,用户點擊領取紅包,小浮層出現並展示下一個接龍成語的拼音,給予用户一個快速提示。)
至此,最後可以形成流程模型:
如果你看到這兒,相信你對QQ紅包已經拆解的很清楚了。剩下的就是處理邏輯和邊界情況了。
(PS:這兒是產品經理最後在產品中自我沉澱的。通過拆解某個產品/模塊,背後的原因我們去究其根,探其底。也就達到目的了。)
針對於產品的一點思考:
(1)QQ紅包的功能和界面展示都是非常簡單的。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呢?——其實細緻的去分析以上的紅包界面,都是遵循【基礎紅包框架+設定紅包類型】,所以我們在做產品時,一定要先去梳理清楚框架,梳理框架的同時,未來關於該模塊的迭代(2~3個版本)規劃應該一併計劃。還要和技術溝通清楚,因為後續涉及到改框架就麻煩了……
(2)QQ紅包場景來源於用户畫像的探究,我越來越佩服騰訊的“10/100/1000法則”——每個月做10個用户訪談,閲讀100條用户發佈內容,收集1000個用户反饋。針對於B端產品呢?——每月做10個客户訪談,閲讀100條客户新聞,收集1000個客户反饋。在此基礎上做有效整理,2個月後,你會發現用户需求已經堆積如山。肯定你會説了,沒有這麼多用户怎麼辦?搭建核心用户羣/客户羣,和運營一起做好引導和維護,你會發現需求反饋如流水……(尤其是B端產品,因為和客户的利益相關)
(3)所有的功能都是為核心流程做服務的。John一般會把基礎模塊梳理出來,這些基礎模塊做核心程度排序,新迭代的功能歸屬於哪些模塊,能否為核心模塊服務?承擔的角色是什麼?這樣方便做OKR根據重要優先級即插即用,做好版本規劃。比如QQ紅包模塊承擔的是社交活躍度的關聯,此時並非核心模塊,而聊天動態類型的紅包就恰好承擔了這一角色。
這裏John總結一下快速拆解產品/模塊的核心點:
1)產品功能清單——把要拆解的產品/模塊對應的功能和分類用Xmind梳理出來,如果有多個產品對比,可以做一個功能對比圖,方便更清晰的展示:(如下圖)
2)運營體系清單——看產品關於該功能的歷史迭代記錄是怎樣的?可以有效的梳理該功能的產品和運營方案是怎麼配合的?歷史迭代記錄就像該功能的成長史,從出生到成長經歷了什麼?
3)功能/模塊的核心流程和特色交互——拆解產品來説,需要梳理的事核心功能的流程以及其他模塊是如何為該流程服務的;拆解功能點和模塊,梳理的是該功能的輸入和流出流程。用流程圖輸出,特色的交互可以錄製視頻。方便後續理解。
4)拆解後的總結和思考——畢竟拆解後,是給自己看的。把當前的細節全部整理清楚以及加上自己的思考後,當有天需要用到該模塊,你會發現事情就變得很輕鬆了。
因為在拆解的過程中,你真的能做到和該功能的產品經理對話,能為你在做自己的產品提供很多靈感。
以上就是John的拆解,希望能幫到您。
作者:John,產品狗一枚,微信公眾號:產品狗聚集地。
本文由 @John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