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類未來可能面對的三個災難,都可能導致人類滅亡,我們需要警惕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科技

1922-1934年間,考古學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他們在兩河流域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文明,大約在7000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的“蘇美爾文明”,這個文明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發達先進的文明和城市,但是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沒落直到消失。

人類文明的歷史對於我們來説或許十分漫長,但是對於地球的年齡來説,可能只是短短的一個瞬間,隨着人類科技的進步,文明的概念在逐漸融合,面對廣闊的宇宙,人類文明只能是一個整體。

但是人類文明可以永遠存在嗎?面對着地球環境氣候的變化,以及宇宙中無數天體的運動,人類是否安全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人類未來可能面對的三個災難,這些災難甚至可能會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我們需要小心謹慎的面對。

01

地球氣候變化

地球氣候的變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自從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大量的工業產物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也對全球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並且人類的擴張導致了大量的森林消失,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遭到了破壞,大量的動植物滅絕,野生動物只能躲藏到人跡罕至的區域,這給動物學家的工作地阿萊了不少的困難。

科學家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蓋亞假説”,這個理論中認為,現在的地球之所以適合生命的居住,並不是因為地球天生如此,而是在生命和環境相互影響下,形成了一個適合生命進化和生存的整體,也就是説環境在改變着生物的進化方向,而生物也在改變並影響着環境的變化,最終促使地球越來越適合生物的生存。

但是人類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衡,我們的科技發展促使着全球的整體環境快速變化,以至於温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地球的氣候偏向極端化,如果温室效應持續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終全球的環境發生變化,帶來不小的災難。

除了氣候的變化,大量生物的滅絕也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因為人類的活動導致大部分食物必須去適應城市的環境,人類和野生動物的衝突無法避免,因此只要是可能對人類造成威脅,活動區域和人類生活區域重疊的生物,基本都已經被捕殺一空。

一些科學家認為,第六次生物大面積已經開始,造成這次生物大面積出現的原因就是人類。大量生物滅絕最終會導致生態鏈崩壞,而人類最為食物鏈中最頂層的存在,會受到最大的衝擊,甚至人類文明可能因為生態系統的崩潰而毀滅,而地球會在百萬年後重新恢復生態。

02

來自太空的威脅

除了人類本身的發展,其實人類還需要面對一些來自宇宙中的威脅,比如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碰撞地球,就造成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大量的物種永久性地從地球上消失,包括所有非鳥類恐龍在內的巨型爬行類,也正是因為這顆隕石,讓我們的祖先哺乳類可以快速繁榮。

目前人類正在積極地利用航天望遠鏡觀察地球周圍的小行星,以及一些可能和地球軌道重合的天體,其實都被密切的觀察着,至少在數百年內,不可能發生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情。

但是太陽系是一個複雜的星系系統,任何一個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帶來一系列不可預測的連鎖反應,人類無法保證在未來的漫長時間中不會面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因此提升科技是人類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除了小行星之外,宇宙中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時,會向着一個方向釋放出“伽馬射線暴”,4.5億年前的地球就被伽馬射線暴擊中,導致了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因為宇宙中有大量的恆星,雖然都距離太陽系很遠,但是我們無法保證不會再有一次伽馬射線暴擊中地球。

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説伽馬射線暴要比小行星撞擊地球更加可怕,可以在瞬間摧毀人類文明和地球上大部分生物。

03

人工智能

隨着人類科學的發展,計算機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工智能”這個給概念隨之誕生,並且被寄予厚望,很多科學家認為,人工智能的誕生會促使人類文明的科技高速發展,同時也具備很大的風險。

人工智能會怎麼看待人類?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必然對各種高科技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一個對人類具有敵意的人工智能很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毀滅,霍金就曾經多次對人工智能發表看法,認為我們應該小心應對人工智能的發展。

這三個災難都是人類未來可能面對的,並且都有毀滅整個人類文明的可能性,只能説我們需要警惕,同時不能放鬆科技的發展,在這些災難面前才有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