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平台與出租車的融合難題:司機線上化之困與融合路線之爭

12月30日,北京。2020年的“餘額”只剩下兩天,寒潮繼續掃蕩着大地。因為冷,李乾(化名)下班後放棄了坐公交的打算,他開始呼叫網約車,由於是高峯期,他的前面有近20個訂單,不想多等的他於是改約出租車,幾分鐘後有車接單了,又等了一會車來了。

在網約車的競爭格局基本確定當下,出租車線上化為用户提供了一個新的出行選擇。而在這背後,是出行行業將業務重點之一轉向了傳統出租車。

12月22日,T3出行發佈新戰略,其中在傳統出租車業務方面推出了T3新享出租,意在匹配線上需求和線下出租車。在T3之前,嘀嗒、滴滴、首汽約車,以及曹操出行等平台,也擠進出租車融合的賽道。

出租車線上化,迎合了一部分人的打車需求。“夜間出行,我還是會打出租車,相對比較安全。”楊女士介紹,“不過,線下叫出租車體驗不太好,也不能對服務作出評價,如果落下東西也很難聯繫司機。”

在網約出行被普遍接受後,出租車的數字化水平關係着乘客的出行體驗,也關係着出租車司機的收入。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出租車的線上化率不足10%,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可以理解為“出租車上線的潛力巨大”,這可能是出行行業的下一個藍海。

今年以來,出行平台紛紛加碼出租車融合,意在爭奪這個領域的流量。不過,要吃下這個蛋糕,除了熱情,還有兩個問題需要思考,即線上化之困和線上化路線選擇。

出行平台與出租車的融合難題:司機線上化之困與融合路線之爭

出行平台加碼出租車業務

其實,出行的互聯網化改造是始於出租車的。

2012年,程維剛創立滴滴時,就是從出租車業務入手的。當時的滴滴推出線上預約出租車服務,用互聯網的手段來幫助乘客和出租車司機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不過,滴滴是“種豆得瓜”,從出租車線上化起家,後來專車、快車、順風車的發展勢頭完全蓋過了出租車,以至於有接入滴滴的出租車司機認為被“冷遇”了。

“當年滴滴是靠出租車起家的,壯大了之後就發展起來了快車等業務,出租車並不是它的主要業務。”北京的出租車司機馬師傅表示,“滴滴平台就給一些流量,好在並沒有向我們抽成,這就不錯了。”

如今,出行平台與出租車的融合進入一個新階段。

今年9月,滴滴把出租車業務升級為“快的新出租”,並獨立運營。目前快的新出租已經在超366個城市提供服務。除此之外,包括本文開頭提到的T3出行在內的多家出行平台也紛紛加入出租車融合大軍。

高德打車在11月26日宣佈,啓動“好的出租”計劃,計劃一年內完成100萬輛出租車巡網融合改造,幫助300家出租車企業數字化升級。

嘀嗒出行日前在招股書中透露,出租車融合項目在與西安合作之後,將複製推廣至瀋陽、徐州、南京。曹操出行也在推廣“巡遊+網約”兩車融合發展模式。

“出租車與網約車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出租車是天然合規的”,“我們某種程度上種下一個種子,等待開花結果的過程。”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這樣看待出行平台與出租車的融合。

對於用户來説,出租車與網約車都不能完全取代對方,二者融合或許能彌補用户心裏的缺憾。

“在北京夜間出行,我還是會打出租車,相對比較安全,但硬件上,網約車的車內空間相對較為舒適。”經常出差的楊女士説,“網約車的服務態度要比出租車好一點,當然不同城市的出租車司機也不一樣。打出租車如果遇到問題,投訴很難,繞路、宰客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落個東西可能就找不到了。”

在全國出租車租賃汽車行業改革創新融合發展研討會上,深圳鋭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出租車產品線總監劉加美表示,出租車行業從傳統電話叫車到APP派單,從對抗互聯網到巡遊網約融合發展,如今出租車市場已經走到了劇變前夜。

“現在一天收入的30%-40%來自線上訂單,來自滴滴的訂單多一點,畢竟用這個軟件的人多。”薛師傅在北京開出租車有20多個年頭了,他接入了滴滴、高德、嘀嗒等平台。

出租車新藍海與線上化之困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中國四輪出行市場的交易總額為7119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到11005億元。作為其中最大的細分市場,2019年出租車佔據68.6%的出行市場份額,預期2025年將以53.9%的份額繼續佔領市場。

市場很大,問題也不少,除了網約車新業態的衝擊之外,有些是其自身的問題。“當前出租車行業在巡遊效率、司機收入、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仍然面臨很大挑戰。”滴滴快的新出租方面曾這樣指出。

深圳市出租汽車行業黨委副書記俞力此前表示,由於行業不景氣、政策不明朗,出租車企業和司機進退兩難,焦慮不滿情緒蔓延,行業穩定面臨嚴峻挑戰,行業發展面臨十字路口。

這並不只是深圳出租車行業面臨的問題,也是全國出租車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租車行業改革大幕開啓。

交通運輸部近年來多次強調出租車融合問題。2019年12月,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促進新老業態融合發展,推進巡遊車“+互聯網”服務。與此同時,各地也加快了出租車融合的步伐。

杭州市出租車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許增期日前介紹,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開放了數據,杭州的出租車實現了數字化、網約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出租車企業的管理效率提高了,城市擁堵問題緩解了,司機的收入也增加了。

不可否認,中國出租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還處於初期階段,一小部分的出租車訂單來自線上或通過數字工具得以實現。根據去年交通部的數據,全國平均每天出租車服務1.1億人次,按照平均每車1.8人計算,每天產生的訂單在4500萬至5000萬單左右,出租車線上化率不足10%,線下揚招依然是乘客主要的打車方式。

平台的經營數據也可以説明一二。嘀嗒出行早在2017年10月就推出的出租車預約服務,2019年8月,嘀嗒出行的出租車業務開始變現。近期其招股書顯示,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智慧出租車服務產生的營收分別為?630萬元及1560萬元(均為人民幣),分別佔同期總營收的1.1%及5.0%。?

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日前在談到佈局出租車業務時表示,高德做服務員,有耐心與行業一起成長。(出租車線上化)整體的商業化非常可期。

實際上,目前滴滴、嘀嗒、高德在部分城市開始收取平台服務費。以嘀嗒出租車為例,服務費用包括基礎服務費和信息服務費兩部分,0到4公里的訂單免收信息服務費,只有0.3至0.6元的基礎服務費;信息服務費根據里程區間的分段計費,每4公里一個區間,36公里封頂。

在北京地區,嘀嗒出租車的基礎服務費為0.6元,信息服務費隨着里程區間變化,從0.6元最高可增至5.4元,即最高可以收取6元的服務費,其他城市收費更低。滴滴在其他城市的收費水平與嘀嗒相當。

儘管平台在“不遺餘力”地推進與出租車融合,也有不少司機嚐到了甜頭,但還是有出租車司機對線上化產生“排異”。

馬師傅雖然接入了出行平台,但他不願意接平台上的短單。“平常都用(主動)搶單模式,如果訂單路程太近就不接了,比如跑2公里接個短單,不划算。”

深圳的吳師傅註冊了滴滴的平台,但他不太愛用線上軟件接單,平常主要在機場和高鐵站等活。“到了不熟悉的區域,才會打開軟件。”

出現這種現象的一部分原因在司機羣體身上。很多城市的出租車司機多是40歲-50歲的男性,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受限,也有些出租車司機不願意或者不習慣用手機接單。

“我今年53歲了, 現在北京開出租的差不多都是我這個歲數。”馬師傅説,他身邊年紀差不多的司機也不太習慣手機接單。

路線之爭1:輕資產VS重資產

現今,大部分出行平台加入了出租車業務,滴滴、嘀嗒、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都是直接接入出租車,而哈囉出行、美團打車等則是接入了嘀嗒出行車或首汽約車的出租車服務。

在2018年之前,滴滴出行、嘀嗒出行、首汽約車等平台主要是為出租車司機引流,通過搶單、派單模式增加網約訂單。

出租車行業人士劉牧(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引流的模式,能快速為出租車帶來線上訂單,可複製性強,平台推廣也比較容易,但帶來的風險也十分明顯。“平台接入出租車,讓更多原來的出租車用户線上化,然而,出租車服務依舊沒有變化,久而久之,這些出租車的用户便流向了網約車。”

加入出租車融合大軍的T3出行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早期出行企業佈局出租車業務更多的是為出租車引流,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出租車行業監管、用户服務等領域長期存在的痛點。”

2018年後,各平台開始分化,嘀嗒出行在西安、曹操出行在汕頭等地開始更深度的融合改革,首汽約車也提出“的士聯盟解決方案”。以嘀嗒出租車為例,提出數字智能化,即通過物聯網、數字化賦能,打造智慧交通;提出線上線下一體化,即為巡遊、網約等多種用車形式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城市出租車交通的智慧運營。

“發展聚合生態,讓巡遊車和網約車享有同等接單和自主發展的機會,有利於為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交通運輸部公路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遠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

2019年,高德地圖開始推出聚合平台,起初也是簡單的引流。今年以來,高德加碼了出租車融合的速度與深度。然而,出租車融合並不簡單,高德與在北京、天津、惠州等多家出租車企業合作,模式不盡統一。

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表示,“目前高德在各地提供的出租車解決方案是一城一策或一城多策,合作對象完全取決於誰更有意願做線上化的改革,同時跟很多技術條件有關。”

劉牧介紹,畢竟全國各地出租車模式不同,深度融合並非易事,它意味要花更多精力與各地出租車主管部門溝通,未來要投入更多運營人員,成本將大大提高,這都是各家平台決定“做輕或做重”需要考慮的因素。

對於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中國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會長張峻峯表示,“充分認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對行業帶來的變革,緊緊地跟上數字化、智能化快速發展的趨勢,堅持一城一策的發展思路。”

“原來的引流模式,更多是存量競爭,深度融合出租車,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網約化的升級,提高了出租車自身能力,增加競爭力,是一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轉變。”劉牧認為。

路線之爭2:網約車運力平台VS非網約車運力平台

“面對如今高流動性的出行需求,全國出租車需要一個統一平台,在某個城市發展不了,用户也留不住,要轉型升級,需要擁抱互聯網,靠一個企業、一個行業搞平台發展不起來。”杭州市出租車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許增期認為。

擁抱互聯網,藉助資本的力量融合發展出租車是行業的共識,但出租車企業也有所顧忌。劉牧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有了當年滴滴發展的經驗後,行業企業對合作平台選擇也很謹慎。”

或是意識到了出租車行業的顧慮,高德地圖總裁劉振飛強調,“高德地圖承諾不下場做網約車運力,既不做裁判員,更不做運動員,一心做好幫助大家巡網融合數字化升級的服務員。”

在11月底舉行的全國出租車租賃汽車行業改革創新融合發展研討會上,嘀嗒出行副總裁李躍軍表示,“嘀嗒出行堅持不做快車、專車,跟巡遊車行業一條心,深耕中國出行行業,連續規模化盈利,對巡遊車行業合作眼光長遠。”

這也意味着,隨着巡網融合的不斷深入,行業競爭焦點從“輕資產模式”與“重資產模式”的較量,逐漸擴展為“網約車運力平台”與“非網約車運力平台”的角逐。

巡網融合不僅是商業利益,更有社會服務性。正如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所言,“我們發現出行行業可能跟別的行業有點不一樣。出行行業最重要的還是服務屬性,它是一個科技和服務的行業,一切都是以人為本,一切都是服務人文的。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原來的大數據和所謂的人工智能的理念去改變,其實改變不了,只能改變一部分。”在兩起安全事件發生後,柳青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對於融合的一方,出租車行業的改革仍在路上,需要不斷與時俱進。“現在叫車軟件很多,北京又有新增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就像當年滴滴剛開始一樣,有很多免費體驗。現在出租車不好乾。”馬師傅在服務一線也有了更敏感的體會。

出行是高頻次的消費,出租車的變革關係着主管部門、企業、司機、消費者的利益。作為消費者楊女士也開始擔心,“以前出租車與網約車是競爭關係,有時候消費者能從中得到一些優惠,如今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希望出行費用不會因此水漲船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趙澤 校對 薛京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42 字。

轉載請註明: 出行平台與出租車的融合難題:司機線上化之困與融合路線之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