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社羣活躍度,構建活躍的社羣體系?

編輯導語:當我們運營一個社羣時,最怕的可能就是社羣氣氛活躍不起來,羣裏的人都默默地不做聲,這樣不僅很難了解社羣的用户,之後的引流和轉化更是難上加難。本文作者根據自己6年的實操經驗,為我們總結了:社羣要想保持高活躍度,需要做好哪三步。

如何提升社羣活躍度,構建活躍的社羣體系?
一、高門檻

門檻越高,用户對應的沉沒成本就越高!為了提高門檻,我們可以設計付費、轉發或者審核制等形式,我一般用的是審核制,因為在門檻中,審核制的儀式感是最強。

二、高效破冰

我先指出大家一個普遍的誤區,網上很多人説用紅包來破冰是最有效的,我並不認同,因為很多時候你狂扔幾個大紅包出去,可能會讓別人置頂本羣,並關注羣內信息(只為了等紅包),但是並不能帶來有效破冰。

可能羣裏會有突然的熱鬧,大家都出來謝謝(事實上搶紅包的有30%出來説謝謝就不錯)。如果發的是小紅包,那就更尷尬了,如果小號不出來帶動,就連謝謝都沒人會回。

所以這是很多社羣運營人的一個誤區,紅包在我眼裏,並沒有什麼作用,更嚴重的情況是,用户被紅包養壞了,以後你發紅包變成了一種交易,他搶了紅包可能會説聲謝謝,但並不參與羣內的交流——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所以我做社羣,基本上不會用紅包,除了有特定的套路設計。

言歸正傳,社羣要怎麼破冰?

首先:要理清楚建羣的同好,建羣的同好是不是真的同好很關鍵,如果是真的同好,是可以有底氣設置進羣門檻的。

例如:現在有一個行業交流羣,用户是不是真的有這個交流的需求,如果有,他們到底是否願意完成門檻再進羣,這是考量一個同好是不是真同好的實用方式,但是市場上大部分的社羣都在運營一個假同好。

舉個例子:很多社交電商的C端用户羣,他們都是直接讓代理把身邊認識的人都拉進羣,前40個不用門檻,後來的人願意進來的就進來,社交電商經常用的一個同好是享受優惠。

但是一進羣就開始賣廣告,所有用户都不出聲,然後就用N個1塊錢的紅包狂炸,這種模式給人的感覺就是騷擾,然後羣被屏蔽或者退出,這個同好其實就是假的同好,因為沒有切中人性。

我之前操盤社交電商的C端用户羣,我用的同好是享受別人沒法享受的優惠,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享受優惠與享受別人沒法享受的優惠之間的區別,享受優惠沒有切中人性(最多隻是切到了一點貪小便宜)。

因為你的優惠不一定適合我,而且大家都能進,自然缺少了稀缺性,而享受別人沒法享受的優惠,不僅可以設置門檻,而且能夠限定人數,打造了社羣的稀缺性。

而且通過厭惡損失的心理效應,大家看到別人沒法擁有,自己卻有機會擁有,喜歡購物的人自然都不會想錯過這樣的機會。

所以,切中人性的真實同好,是一個社羣破冰的第一步,當然,同好也是需要包裝和引導的,要讓用户認知到這個同好對自己的重要性。

然後,在理清楚同好後,我們需要將破冰行為前置,讓用户一進去就破冰,這個做法的邏輯是利用用户的熱度,一般社羣在前1-3天用户剛進羣,關注度是很高的,所以要利用這個時間完成破冰的動作。

前置破冰要讓用户有參與感、儀式感並給出承諾,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讓用户進羣后先自我介紹,並作出活躍的承諾,這個前置破冰的鏈路是:用户添加個人號,讓用户完成進羣門檻,跟用户介紹羣規並放大羣同好,要求用户入羣后完成特定的動作、邀請進羣。

這樣的做法的用意是,通過介紹羣規和羣同好放大,增強用户的儀式感,用户進羣后發自我介紹的行為,增加用户的參與感,讓用户給出承諾,是利用承諾心理。

一般人在給出承諾後都會傾向於去完成承諾,而且這個承諾是放在自我介紹後,無形中放大了用户的承諾心理。

用户進羣后自我介紹並給出願意活躍的承諾,那這個階段的用户是願意出聲,願意交流的,但他們需要我們給他機會去完成他的承諾,只要用户出聲,自然而然就破冰了。

我一般的做法是用話題,話題是破冰很快的方式,話題也是需要設計的,一般是門檻放到最低+熱點或爆點+聊天劇本,通過話題先把用户激活,讓用户在羣裏發言,消除戒備心理。

但是話題的設計很重要,要用能影響用户情緒的話題,因為帶動了用户的情緒,才會引起他們強烈的表現欲。

用户開始發生羣行為後,最需要的是什麼?

用户需要一個正向反饋,這個正向反饋可以是羣內人的認同、也可以是羣主的認同或者是積分體系中的加分,這些都是對用户發言行為的正向反饋,用户在收到正向反饋後,會產生歸屬感。

因為他在這裏得到了別人的認同,他的言論得到了別人的注意。所以會促進他接下來的二次三次發言,走到這裏,整個破冰流程已經走完了,接下來羣內的活躍度就會很高。

三、積分體系設計

價值是社羣持續活躍的關鍵,而這個價值是通過積分體系來進行設計的,所以積分體系設計的有效性,直接回影響羣活躍的持續性。

接下來我用我幫一個服裝天貓店朋友設計的私域社羣的積分體系來説明我設計的緣由,因為這套積分體系,她的社羣服裝銷量漲了2倍多。

1. 要點一:積分必須圍繞着“核心動作”的閉環來設計

什麼叫“核心動作”,核心動作就是我們最想讓用户做的動作,這個動作跟我們裂變或者轉化目標直接掛鈎的。

例如我設計的“羣內曬買家秀上身圖+5分”,其實這個積分我想設計她的核心動作是買衣服,所以他要通過曬買家秀來獲得這5分的積分,就要完成買衣服的動作,她買了衣服,一定會發買家秀,發了買家秀就一定會獲得積分,獲得了積分就會促進她再次消費,這就是用户動作的閉環。

2. 要點二:積分的分級驅動設計

社羣裏面的核心動作往往不止一個,可以設計多個核心動作,但是需要通過積分分級來通過積分差異比較對用户的行為進行驅動。

繼續用案例來跟大家進行説明,在該案例中,我的核心動作有以下幾個:

  1. 搶到抽獎紅包——參與度(0.5分)
  2. 邀請女性好友進羣——裂變(1分)
  3. 發言次數——活躍度(2分)
  4. 曬賣家秀——買衣服(3-5分)

大家從低到高來看,搶到抽獎紅包為什麼要設計積分,因為能增強她的參與度,可以想象下:

一個用户,在羣內參與了搶紅包抽獎,她沒抽到獎,但是她搶到了紅包,獲得了3積分(1.5元的代金券),是不是給到她參與搶紅包動作的正向反饋,形成的積分將會促進她做繼續搶紅包和關注羣的動作。

裂變的話咱們就不用多説了,這是給用户一個用積分換社交貨幣的形式,不是主要裂變手段,這裏不做展開。

而發言次數,這就需要回歸社羣的本質,這類社羣的同好是什麼?

想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其實是對美麗的一種貪婪,所以這個羣內的話題自然於美麗相關,而與美麗相關的話題就是賣家秀。

大家可以想象,一個用户發了自己的賣家秀,就給了另外的所有用户一個產生話題的機會,例如腿真細,這衣服真仙兒,你多高啊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女性感興趣的話題,而且活躍度足夠高的話還能獲得額外的積分獎勵,這裏對促活是不是有一種疊加的效果。

再看曬賣家秀,賣家秀為什麼要設計兩種賣家秀的形式,因為我們更希望她發的是上身圖的賣家秀,但是又有很多人不願意發自己的上身圖,但是為了起到展示作用,所以退而求其次設置了只要曬收貨圖也能獲得積分。

這也形成了讓用户自由選擇曬賣家秀的形式的基礎上,通過積分對比,更容易選擇拍上身圖,而上身圖又讓更多人容易產生話題。

而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分級的積分是不同的,對我們越重要的核心動作,對用户來説就會越複雜,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直線是最難走的,所以要給他更多的驅動。

3. 要點三:積分的意義、如何消耗與計算週期

那積分的意義是什麼呢?

對我們的意義是驅動用户,而對用户的意義意味着對用户的價值,上述案例中對用户的意義是錢,1積分相當於3元的代金券,設計1:3不是拍腦袋的,是要根據衣服的客單價和對用户的分析得出來的,如果積分給不到用户想要的價值,一切設計將毫無意義。

如何消耗,積分不斷累積,重要給用户一個使用積分的途徑,上述案例中的使用途徑就是當成無門檻代金券來使用。

計算週期,定期歸零的動作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一到月末,上述的社羣的銷量就會暴增的原因,給用户一個使用積分的理由就是積分要過期了,沉沒成本+厭惡損失心理+羊羣效應,往往沒有人能低得住誘惑。

所以前期儘可能的多給用户積分,下的魚餌多,收穫自然豐厚。

4. 要點四:要設計別人的積分對用户的驅動

積分要引起用户的比較心理,那就一定要將積分就行高低排序,而積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對用户的驅動作用。

大家可以看看上述案例中,我在統計表中設計了一個統計項:最近一次使用積分,其實就是讓其他用户關注到別人都在買東西,形成羊羣效應,而積分體系裏的虛實,也是由是否能驅動用户進行設計。

把以上三招吃透,不僅能延長社羣的生命週期,而且社羣的活躍度絕對不用擔憂,碼字不易,如果這篇文章對你瞭解社羣有所啓示,我們的緣分從點贊開始。

本文由 @歪歪侃社羣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1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提升社羣活躍度,構建活躍的社羣體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