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最匪夷所思的發明,第一個我就服了!
不少現的生活用品,都是那時發明的,如噴氣發動機、直升機、泡茶袋、膠帶、圓珠筆和第一台複印機。
30年代也是一個腦洞大開年代,當時的人們發明一些非常有趣,甚至現在看起來匪夷所思東西。
今天帶你盤點一下哦~
1、使用自行車胎作為救生圈(德國/1925)
一羣年輕人將自行車胎綁在身上作為救生圈。
2、一個輪子的摩托車(1931)
意大利人M. Goventosa de Udine發明的一個輪子的摩托車,最大時速150千米每小時(93英里每小時)
3、水陸兩用自行車Cyclomer(巴黎/1932)
Cyclomer可以承載120榜的重量在水面和陸地上行駛。
4、收音機嬰兒車(美國/1921)
配備收音機的嬰兒車,包含了天線和喇叭,用來讓嬰兒安靜。
這是一位美國發明家發明的便攜式收音機,固定在一個草帽上。
1931年,採用紐約警方最好的來福槍試驗防彈玻璃。
7、躺着使用的鋼琴(英國/1935)
為癱瘓在牀的人員發明的鋼琴。
8、加長的頂篷車(法國/1934)
一位法國工程師建造的加長的頂篷車。
9、帶有鏟架的汽車(巴黎/1924)
汽車前面放置一把鏟架,用於減少行人的傷亡。
10、用來躺着看書的眼鏡
漢布林眼鏡,用來躺在牀上看書。
11、可摺疊的應急橋樑(荷蘭/1926)
用於緊急情況的可摺疊式橋樑,由L. Deth發明,可方便的在車上運輸。
12、傳真報紙(1938)
1938年,第一份無線傳輸的報紙從紐約WOR電報站發出,圖像顯示孩子們正在閲讀密蘇里報紙的兒童版面。
13、暴風雪中保護臉部的護具(加拿大/1939)
用於在暴風雪中保護人的臉部,加拿大蒙特利爾。
14、防護毒氣的嬰兒車
(英國/Hextable/1939)
這些發明是不是讓人腦洞大開
下面再來看看科學史上最\"意外\"的發明
1/ 硫化橡膠,1839
查爾斯·固特異(Charles Goodyear)之所以成為輪胎業最響亮的一個名字,得益於他在暖爐旁的一個意外發現。
於是,他拿着試驗品去找他的合夥人威廉·伊萊(William Ely)商量,在談話過程中,不知是他們中的哪個,隨手把這塊試驗品放在暖爐上,直到聞到糊味才察覺。固特異原以為試驗品就這麼毀了,但實際情形正好相反,加熱後的硫磺橡膠竟然不容易變軟也不容易變脆了!
四年後,橡膠硫化技術正式問世:把橡膠和硫磺一起加熱到130℃,就能得到形態穩定且彈性良好的硫化橡膠。但可惜的是,發明家沒能等到其產品獲得大規模使用的那一天:直到 20世紀初,硫化橡膠才被大規模應用於汽車輪胎的生產。
2/ 麻醉劑,1844
“看,這人流血了!”1844年12月, 美國牙科醫生賀拉斯·威爾斯(Horace Wells)在觀看一場半科學實驗半娛樂性質的表演時對他的妻子説道。位於美國東海岸哈特福德的表演大廳內,一名宣講人正向觀眾介紹氧化亞氮(又稱笑氣)的作用。
倒黴的庫萊給了威爾斯靈感:是否可以用氧化亞氮來使外科手術患者失去痛覺呢?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威爾斯一直在尋找某種能令肌體失去知覺且對人體無害的藥劑。表演結束後,威爾斯問庫萊疼不疼。“完全沒有任何感覺!”庫萊肯定地回答道。
3/ 人工染料,1856
1856年, 剛剛18歲的威廉· 亨利·佩爾金(William Henry Perkin)在研究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的過程中,意外地合成了一種漂亮的紫色染料。
如今,各種各樣的人工染料仍裝點着我們的生活:看看我們身上的 T 恤、 牛仔褲……
4/ 抗菌素,1929
假期結束後,亞歷山大· 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回到了久違的實驗室。這位英國生物學家對細菌十分着迷。
當時,他正準備清洗一隻細菌培養皿。由於用過之後沒有及時清洗,這隻培養皿幾乎長滿了黴菌(青黴菌)。但正是這隻可能會被其他人整個扔掉的培養皿,令弗萊明的研究有了突破:他敏鋭地發現細菌和黴菌之間存在空隙,似乎細菌在故意避開黴菌。他繼續利用顯微鏡觀察這些空隙,發現那兒其實有細菌,只不過它們全都已經死去。
原來這些黴菌就是細菌殺手!弗萊明把從黴菌中提取的青黴素命名為盤尼西林。盤尼西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拯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也是人類使用抗生素的開端。
5/ 夾層玻璃,1903
1903年的一天,化學系大學生愛德華·貝內迪克都斯(Edouard Bénédictus)在做實驗時,不小心把桌上的燒瓶打落在地上。不可思議的是,燒瓶並沒有摔碎,只是開裂而已。
6/ 微波爐,1947
新發明有時來源於壞習慣。珀西.斯賓塞(Percy Spencer)發明微波爐就得益於他吃零食的壞習慣!
驚訝過後,他立馬想到這可能是磁控管產生的電磁波加熱而致。於是,他繼續拿生雞蛋做實驗。數十秒後,噗的一聲!雞蛋炸開,崩了他一臉。他又把玉米粒放在磁控管前,玉米粒瞬間爆裂開來變成了爆米花!
雖然這些科學都是來自於“意外”發明,但是也是隻有在紮實的基礎之下才能夠抓住飛逝而過的靈感,再用自己多年積累的科學知識完成自己的想法構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