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作為一個硬件產品經理,要對產品測試的相關環節有所瞭解,把控測試報告中存在的風險,評估關鍵點,瞭解其中是否有偏差和遺漏,以達到最後的預期效果。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本文作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從三個維度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天,老廖從自身經驗、體會,來説説產品最經常遇到的一個工作事項——測試,希望能給硬件方面的朋友們帶來一篇有價值的內容。
2018年的時候,老廖曾經面試過一位年紀在40多歲的PM大哥。
他説,自己已經做了8年產品,對於物聯網硬件產品很在行,然後説了一堆在產品上的規劃思路。
暫不論他在產品上的思路如何,但在問其,若當前做一個產品測試,應該要考慮的內容點時,支支吾吾回答不上。
造成這樣的結果,答覆是所在公司的架構中,測試一直是由測試部門負責,因此對相關環節不太瞭解。
最終,老廖評估這樣的產品經理底子太不全面了,沒辦法適應公司獨擋一面的要求。
01 測試在產品工作中尤為重要為什麼測試這麼重要?
一個公司,不論其產品策略、部門架構如何,硬件產品體系的搭建渠道無外乎三種:自研、外包定製、外部引入。
測試的目的是,不論以何種渠道建立產品體系,在前期產品需求導入,規劃無誤的情況下,保障產品輸出過程中:
- 產品應用開發符合規劃;
- 產品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 產品在實際環境中的使用符合業務需要;
或許真有企業,對產品研發過程關聯崗位職能分的特別細,以至產品經理角色僅負責產品前端某段工作,可以完全放手中段產品測試過程,只對結果驗收即可(老廖不知道是否有這麼幸福的產品經理崗,只是老廖是一路和弟兄們一點點摸爬滾打的,負責了一條龍的產品事務)。
只是,產品經理可以以此為由,對測試毫無概念麼?
一個對測試沒有概念的產品經理,如何把控測試報告中存在的風險,如何評估關鍵點,如何瞭解其中是否有偏差,遺漏,如果沒有這些把控,又如何評估產品狀態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雖然説,由於產品的獨特性,測試人員在介入產品測試前,也同樣需要對其中的測試要素和驗收標準有一個全面瞭解和掌握。
但產品經理,不能期望將產品和需求的匹配度把控,放在測試端同事身上。
一個信息,在一級一級往後的傳遞過程中,本身會因為表述人,接收人的主觀思維意識差異,而導致理解不同,這時就出現了失真,傳遞層級越多,失真越大。
因此,老廖認為,不論公司架構如何,一個成熟的產品經理,需要對產品全流程事務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和把控能力。
而貫穿產品全流程中一個重要事務就是產品保障性工作——測試。
那麼,問題來了,為了保障前面三點內容,硬件產品測試該如何規劃?
02 如何規劃硬件產品測試首先,產品測試要建立一個系統性意識。
測試工作,一定要先搭建系統的測試用例,不僅要列出不同維度的測試項,測試點,還需要列出測試方法、測試合格標準,並在測試報告中,明確單項測試結果符合度,如涉及數值,再明確測試數值。
然後,再來看硬件產品測試該如何規劃。
產品測試規劃,大體可以從幾個大的維度來進行。
1. 產品功能測試功能項,是產品使用價值維度最直接的體現。
功能測試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前期規劃的硬件、固件功能,逐項驗證測試設備的功能使用、流程操作是否符合規劃;設備在各操作過程中,表現的狀態和顯示是否正常,數據是否正常等。
功能測試環節,除考慮各項功能在常規、正向使用操作流程下的使用結果外,還應考慮非常規、反向思維下的操作是否會出現異常。
舉個例子:
我們要測試一個有源設備的開機功能。
假設正常情況下的開機過程,會有一個開機提示界面,再上報一包狀態數據,然後進入正常的待機階段。
那麼,我們反向思維要考慮的內容點是:
若在開機時就長按電源不鬆開,或是進入開機界面後又立馬按下電源做關機操作,設備是否會出現死機或其他異常現象;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高頻次正向流程的開關機操作,設備的顯示、數據上報、工作是否均能保持正常。
2. 性能測試性能,是用户體驗價值的一個重要產品指標。
其包含了產品電氣性能、工作穩定性、信號能力、數據穩定性、抗干擾能力、併發能力、上下行通訊帶寬、精度、準確度等等相關維度;
電氣性能又包含了產品充放保護能力、續航、電氣保護能力等;
一個產品性能的強弱好壞,往往決定了你和行業競品的差距,也往往是你產品的抓手所在。
有朋友可能會問,老廖,你這講的是不是太過了?
老廖想説的是一點都不為過,拿手機做個例子。
目前行業上的手機芯片更新換代快吧?
大部分的手機核心芯片技術參數選型類似不?
功能的同質化嚴重不嚴重?
而用户選擇手機的依據是什麼?首選續航長、充電快、信號強、運行無卡頓,然後選擇高像素、音效強等用户體驗佳的方面。
這些都是性能相關的。物聯網行業產品的同質化也同樣非常嚴重。
3. 可靠性測試可靠性則是用户體驗價值的另一個指標。
常見的可靠性測試,包括對使用環境有特殊防護要求的IP防護等級、抗摔能力、高低温工作、高低温存儲、恆温恆濕工作、抗酸鹼能力及抗振能力等方面的測試。
另外,還包括電氣可靠性測試,有反向電壓保護能力、高低壓保護、高壓老化、電源衝擊、靜電保護等。
例如,一個户外使用的物聯網產品,需要考慮使用地區存在的四季温度差異性,選擇合適的電池。僅用於南方的,選擇-20℃甚至-10℃以上可正常工作的常温電池即可。
而用於東北,甚至俄羅斯地區的,則要考慮保障-40℃甚至-60℃以上正常工作的低温、深低温電池才行。
這就是此前鬧過一陣的,在東北,冬天一出門外,手機沒用幾分鐘就關機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們民用消費類手機所用的電池基本都是常温電池。
而可靠性測試,就是針對此類設計規劃進行驗證,評估產品是否達到使用要求。
產品類別的不同,可依據不同的可靠性測試標準規範進行驗證,有些沒有強制性標準規範的產品,可基於標準規範上,降低或強化測試條件和等級。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可靠性試驗(第1部分):試驗條件和統計檢驗原理(GB/T5080.1-2012)(IEC 60300-3-5:2001)》。
細緻的看,IP防護等級測試可按IEC60529、GB/T4208、IEC60598等,根據產品使用環境需要,選擇8種不同的防塵/防水等級測試。
振動測試可按GB/I2423.56或是IEC 60068-2-64等,選擇在不同振動頻率、幅度、變化方向上測試產品是否可靠。
4. 政策性標準測試政策性標準測試,本身應該算是性能或是可靠性測試的一項內容,獨立拎出來説的原因在於,它的獨特性--如果不滿足政策標準規範,往往不允許在市場流通銷售。
做這類測試一般在第三方機構或政府部門完成認證檢測,並輸出對應的檢測證書報告。
如常見的電子產品的3C認證、手機的入網許可證、物流行業的交通部的部標機認證、温濕度監控終端的温濕度測量精度計量報告等。
銷往海外的電子產品,則需要根據售賣國家/地區的不同,提前完成CE、FCC、UL、ROSH等安規、環保資質認證,產品才能在當地正式銷售。
OK,咱們測試規劃完了,現在該瞭解在什麼階段下應該啓動測試工作了。
03 什麼情況下需要安排測試以新產品研發經歷的流程環節來講,老廖認為,至少應該在以下幾個環節啓動測試工作。
1. 樣板階段樣板,又可以稱為DEMO板,輸出的是一般是測試板、工程機等,目的是給研發有一個技術驗證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關注的是產品所用技術是否可行,硬件迭代目標是否可達成,是否存在電路設計上的問題、風險,
因此,樣板階段的測試一般由硬件開發人員,圍繞相關聯的電氣、電路測試,核心應用技術的性能驗證來完成。
例如無線信號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穿透、繞射能力的驗證。
軟件部分,則會在樣板驗證通過後,完成核心應用功能開發,並由測試人員完成功能驗證,
基於樣板階段的驗證通過和軟件部分的開發測試完成,我們就可以給客户籌備樣機了。
2. 樣機階段在樣板的開發完善基礎上,結合結構外殼,新PCBA制板,就可以輸出樣機了。
樣機,因其功能、性能開發的深入,此時,必須要儘可能全面的完成靜態的功能測試、性能測試,然後助推產品開發的完成。
同時,還應關注可靠性和政策性測試點,逐步根據產品開發的完善程度,落地各項測試。
另外,在樣機階段,我們還應該重視用户側的使用測試,即直接通過樣機輸出給客户、用户操作使用測試,評估產品存在的問題。
當用户看到產品樣機時,用户往往會更加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新產品。
通過可視化、可操作的用户端體驗,可以更早獲得用户的反饋信息,就能更早發現產品設計中的錯誤或缺陷,產品的成功就越有保證。
3. 測試機階段當樣機得到各方確認後,我們就可以啓動測試機生產了。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通過更正式的外殼,更完善的PCBA輸出一定數量的測試產品,提供給測試人員、客户側,完成整體功能、性能測試、可靠性驗證,這個階段也同樣可以涉及政策性驗證報告輸出。
測試機的數量可以根據公司、乙方的需要確定,測試機台數多,自然可以通過大量並行的測試換取測試時間成本。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此時,做為開發方,必須要系統性的設定產品測試達標標準,然後通過不斷的測試、矯正產品存在的缺陷和問題,
只有在測試樣機達到測試達標標準後,才能進入下一環節——試產。
4. 試產階段試產階段,老廖又稱之為試運行過程,是產品正式量產上市前最後一道把關工作。
試產的核心目標主要分兩塊,
- 一是通過小批次試產,完成產品生產製造、入庫出貨全流程的業務梳理,更系統的發現和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後端鏈條流程的有序可行;
- 二是將試產出來的產品,交由客户、用户在實際場景、業務環節中流轉使用,通過更大體量、真實業務操作,測試驗證產品;
乙方普遍會將試運行測試作為驗收定製產品的最重要環節,此時,一般會按照雙方約定的測試驗收項目,通過持續一定時間段現場使用,達到對產品功能、性能和可靠性驗證。
在完成試運行測試後,產品經理需要輸出正式的產品試運行測試報告,交付內部或乙方團隊進行評審。
當試運行測試全面通過時,恭喜你,你的產品就可以全面推向市場,進入銷售營運過程了。
04 寫在最後不管怎麼説,我們需要有個認識 ,測試是手段,矯正才是目的。
而測試與矯正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對產品、市場及生產等多個方面進行測試,發現缺陷與問題,及時矯正,降低項目風險,提高新產品上市的成功率。
而保障產品的成功上市,恰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目標。
那麼,身為產品經理的你,怎麼玩產品測試呢?
作者:廖海強,十年物流行業物聯網信息化硬件產品經驗;微信公眾號:老廖有的説;
本文由 @老廖有的説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