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相關新聞媒體報道,近日,二零二零世界計算機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而在這場火爆的國際計算機從業者盛宴之中有一個關鍵詞脱穎而出--“開源”。“開源”一詞為中國計算機的發展提供了可以“彎道超車”的新思路。儘管在當下某些條件尚且不夠成熟,但在未來“開源”必將為中國芯片鑄就輝煌。
“開源”成為世界計算機大會火爆詞彙
從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到CSDN創始人兼董事長在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的演講主題,都不約而同地與“開源”這一個詞彙相關。不管是“開源與敏捷芯片設計”,還是“迎接開源芯片新潮流”,亦或者“中國開源軟件新時代”,最為關鍵點都是“開源”。對於“開源”一詞的瞭解,人們或許是從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及其支撐的Linux操作系統開始的。“開源”全稱是“開放源代碼”,這是一種通過允許相關用户閲讀和修改源代碼,甚至允許其在一定版權範圍內二次發佈的方式來為其本身提供強大生命力的開發和商業模式。
根據CSDN創始人蔣濤的介紹,當下絕大多數開發出來的軟件都依賴於開源的軟件進行建設。他還補充道,在下一個十年之中,人工智能、互聯網、區塊鏈將成為主角,而這些都需要通過開源的生態來進行建設,故而能否掌握開源操作系統生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點。
“開源”提供中國計算機發展新思路
如前所述,開源模式推進操作系統不斷更新,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歷史經驗為中國芯片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新思路、新想法。由於歷史時機的交錯,中國在進入芯片領域之時,面對的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國際壟斷體系。並且芯片的研究耗時費力,更需要大規模的研發經費。僅以14納米芯片作為例子,一般便需要上億元的科研經費和數百人許多年的精力。
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介紹,開源與敏捷芯片可以大大降低這一開發的經濟和時間成本,使得研究門檻進一步降低。故而,廖湘科補充稱,開源與敏捷芯片將成為一個前景光明的研究趨勢。“開源”意味着合作,而非完完全全的競爭。這種思路的提出十分值得計算機業內進一步反思自身,在摩爾定律被進一步逼近極限的今天,也許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乃至突破。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