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焦點分析|滴滴曲線“造車”,它能講好這個新故事麼?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科技

醖釀了三年之後,滴滴首款定製網約車姍姍來遲。

對於整個出行行業來説,這款被命名為“D1”的果綠色MVP商用汽車算是一個新物種,它由滴滴與比亞迪聯合設計研發,下個月底將在長沙投入運營。

在11月16日晚上舉辦的D1發佈會上,程維和柳青同時為D1站台,而上次兩人同時在公開場合露面,還是去年7月份,滴滴順風車迴歸前的媒體溝通會上。

滴滴和比亞迪聯合研發的首款定製網約車D1

其實,網約車研發定製車型,滴滴已經不是第一家了。此前曹操出行和T3等背靠汽車主機廠的網約車企業就做過嘗試,不過真正意義上能實現批量生產的,滴滴確實是頭一個。

滴滴曲線“造車”早有徵兆。早在2018年,滴滴就高調宣佈與車企形成聯盟,定製網約車的想法也因此萌生。當年4月,滴滴與31家來自汽車製造、零配件製造、新能源、數字地圖、車聯網等領域的企業聯手打造了洪流聯盟。

按照程維的規劃,未來十年共建汽車運營商平台,推廣超過1000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

按目前的進度看,比亞迪將成為第一家吃到定製車紅利的車企。選擇和比亞迪合租,滴滴看重的可能是前者的靈活性——36氪瞭解到,之前比亞迪的E系列曾有幾款車就是專門為跑網約車設計的,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出租車大多采用比亞迪E6車型。而比亞迪的車子也一直以產品穩定、續航里程長、性價比高著稱。而且,滴滴一開始就確定了定製款網約車為新能源車,那麼放眼國內新能源車企中,比亞迪還算是相對不錯的選擇。

最近幾年,新能源車在國內貢獻了層出不窮的新故事,而滴滴眼下最需要的就是新故事。

今年年初開始,這家公司相繼推出了跑腿、貨運和社區團購等新業務,在白手起家的網約車領域,也推出了花小豬打車,每一個動作都不乏聲量。但真正能撐起其龐大估值的,依舊是和出行有關,網約車+新造車,也許在滴滴看來,光是概念就已經能讓資本市場期待。

事實上,滴滴不是沒有嘗試過採購自營車輛。36氪瞭解到,滴滴早前曾設立一個名為汽車資產管理中心的部門,其負責人正是目前D1的首席產品官楊峻。高峯時期滴滴曾有6000輛自採購汽車停在車場,但是因為這些車無法通過租賃公司轉租給司機,後來滴滴陸續清理掉了一部分資產。

很多年來,滴滴一直都是和租賃公司合作,但後者良莠不齊,難以管理,而且更為重要的點在於,司機直接從租賃公司租車,滴滴拿的是每一單的抽成,“大錢”都被租賃公司賺走了,這種模式更像是滴滴在幫租賃公司“養”司機。所以去年下半年,滴滴逐漸開啓了去租賃公司化等動作,現在看來,這也是在為大規模推出D1做準備。

如果D1能夠普遍推廣,這也意味着滴滴能夠進一步將司機羣體固定在平台上,至此,司機們用車、養車、加油、接單、保險等都可以通過滴滴一站式完成。

另一方面,滴滴想改變的還有司機們的工作方式。和從租賃公司直接租車不同,D1對司機們採取的不是整車付費而是每公里付費模式。程維透露,D1專為共享汽車打造,就像買電費一樣每月付費,又或者像是買話費送手機,按月付話費。

司機從租賃公司租車並不便宜,整車成本通常都在每月三四千元甚至更多。為了能跑回成本以及賺到錢,司機們往往會不停地接單,每天跑夠時常,甚至超負荷工作。而按照D1的付費模式——雖然目前還不確定是否有保底規則,以及每公里的收費情況,但司機跑得多賺的多,跑少了成本也相應減少。

另外,滴滴這麼做可能也是算過一筆賬的。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報廢標準方面是完全參考現有的燃油車來制定的,並沒有單獨的報廢標準,通常當跑到一定的年限和里程數後,將由國家引導進行報廢。但是滴滴的網約車因為行駛頻率高,磨損老化快,可能會更快到達報廢標準,“但是報廢前滴滴已經能把成本收回來,然後繼續用比較低的價格從車企買新車,不斷盤活資產,獲得收益”。

不過,如果想順利運營,D1需要完全符合網約車新政,同時對司機的要求也更高,否則跑在路上就會被交管部門當成移動的“活靶子”。這也意味着,滴滴將面臨更多的考驗。

聯合“造車”,比亞迪也是受益者。D1 投入運營後,將有機會為比亞迪創造年十萬台級別的訂單,這個數字相當於比這家公司年銷量的兩成以上。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 年比亞迪全年賣掉了 46.14 萬輛汽車。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比亞迪的半年銷量是 15.86 萬輛。

滴滴創始人程維在 2018 年曾表示,將在未來十年推廣超過 1000 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照這個規模算,滴滴平台將成為中國汽車領域最大的買方之一。

寒冬之下,車企減產、銷量下滑,甚至裁員和破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比亞迪此時選擇和滴滴合作,不但意味着在汽車銷量整體下滑的今天能夠拿到更多的訂單,也可以通過和目前國內最大的出行公司一起佈局網約車業務,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户、道路數據,為未來的無人駕駛研發做準備。

對於比亞迪來説,此次合作可能還有更隱秘的一層意義。從2019年開始,對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後即預撥一部分資金,滿足里程要求後可按程序申請清算。政策發佈後銷售上牌的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從註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並在清算時扣回預撥資金。換句話説,為滴滴專門定製的這一批新能源運營車輛,因為日常的行駛頻率高,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相應里程數,也更容易獲得國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