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編輯導語:提到古典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我們都知道古典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廣闊的流量藍海等你爭取;產業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狹窄的紅海市場機會越來越少。但除此之外,你還知道些什麼呢?本文作者通過本篇文章,為我們分析了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產業互聯網。

古典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大家盡享入網人羣的增長紅利。工具產品百花齊放,平台產品爭奇鬥豔。勝者笑傲江湖成為巨頭,敗者尋找/創造下一個風口。

產業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巨頭林立格局穩定,新的機會難再出現,用户固化越來越懶。互聯網在成為基建之後,只有深入業務的大道康莊。

在最近的工作中,我既做過偏向於上半場的工具類/平台類產品,也深入到房產/汽車領域做了一線產業,可以説對兩者之間的做法差異深有體會。在我看來,古典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在產品做法差異至少體現在了以下5個方面: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一、定義:古典和產業的區別

什麼是古典互聯網,什麼是產業互聯網?兩者的名詞在市面上沒有公認的定義。好在我們無需糾結定義,能夠辨別即可,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區分: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1. 用户只使用產品本身,能不能解決問題

用户使用APP就能解決問題的產品是古典互聯網,比如用户在墨跡上看天氣,在有道雲記筆記,在淘寶上買東西。用户的操作路徑簡單,付出一定的使用成本即可,這個成本可以是注意力或金錢。

用户只使用產品APP不能解決問題的是產業互聯網,用户在毛豆新車網買車,還需要門店看車、砍價、簽約和交付,產品只是服務的開端。

2. 用户除了關注產品本身,是否還關注其他服務

用户只關注產品本身的是古典互聯網,比如在騰訊看視頻、在公眾號點在看。用户不僅關注產品本身更關注產品內容的是產業互聯網。比如用户在貝殼找房的核心是「找房」,在瓜子二手車的核心是「二手車」。

這裏解釋下產業服務與淘寶服務的區別,我們關注淘寶服務是兜底邏輯,正常的購物流程不需要服務介入,服務更多是退換貨的異常。產業的服務是正向流程,是解決問題不可或缺的必經階段。

3. 產品所處行業是否有用户關注的上下游概念

我們還可以從上下游來區分古典和產業,用户不關注上下游的是古典互聯網,比如墨跡天氣未來即使選擇自造衞星探測天氣的產業,但用户只是在墨跡上看天氣預告,這就不是產業。網飛也是,雖然深入影視產業鏈,但仍是古典。

用户非常關注上下游情況的是產業互聯網,比如京東為了服務體驗打造的物流體系。這是選擇自己做上下游,自己就成了產業。區分了古典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現在就聊聊產品做法在兩者之間的巨大差異。

二、判斷:什麼樣的產品好用

好用是我們對產品的最高評價,我們可以從三個羣體的視角來看看古典和產業如何定義「好用」。

1. 產品經理認為的好產品

產品經理是產品的設計者,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屬性,在古典和產業迭代中的驅動核心差異巨大。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的思路是吸引用户注意力,增加用户的活躍和停留時長。用户使用產品的時長越長越好。比如微信內的看一看和視頻號,抖音的推薦算法和朋友tab,亦或陌陌的雙人活動和秀場直播。思路一致,都是在爭奪用户的注意力,拿下更多消費時長。

產業互聯網卻以產品的使用時長越短越好,產品快速幫用户建立線上線下的對接聯繫,把用户導流到線下服務承接,一切以完成交易為導向。迭代的方向是提高效率,縮短用户的生命週期。

比如貝殼找房在成交層面會看用户平均多久在平台買到了房子,在線索層面會計算平均瀏覽幾套房留下了意向。二手車平台會測算用户的買車週期進而提高效率匹配算法等等。

綜上,產業互聯網的產品好用是效率,快速匹配需求完成服務。古典互聯網的好用是留存,執行平台戰略,用户來了就留下吧。

2. 用户認為的好產品

用户是產品的第一使用者,那麼用户眼中的好產品是什麼樣的呢?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中,用户眼中的好產品是流程少、不打擾、體驗好。所以很多產品都支持各種設置,比如網易雲音樂支持底tab關掉播客和K歌,Boss直聘可以設置針對各種人的簡歷可見性。這都是為了提升體驗,讓產品在競爭中討好用户。

產業互聯網中,用户眼中的好產品是信息全、價格低、服務好。體驗反而是第二要素。比如在居里新房,在新用户首次下載APP的流程裏,用户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確認買房需求,貝殼找房則在各種列表用打擾的彈窗引導用户提交意向。

好產品的定義不同代表的是用户關注的重心不同。古典互聯網中用户更多是消遣逛,產業互聯網用户目標導向。

3. 老闆認為的好產品

老闆如何看待一個產品,做成什麼樣老闆才滿意呢?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只有一個答案:多掙錢。古典互聯網是多掙錢,產業互聯網也是多掙錢。既然都是多掙錢,那古典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是一樣的做法嗎?肯定不一樣,他倆表面看起來一樣,但底層邏輯迥異。

  • 首先是掙錢方式的差異:古典互聯網掙錢一般是通過廣告+增值服務的形式,產業互聯網掙錢是促成交易來掙錢(大部分)。前者是介入程度較低的流程信息費用,後者是深入服務流程的交易抽傭。還有,前者掙錢相對輕鬆,後者相對操心疲憊。
  • 其次是發展方向的差異:要想多掙錢,古典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是把用户搞多多的,越多越好。產業互聯網則必須提升服務體驗+口碑轉化,整體提升端到端的轉化。因此兩者在迭代上的發力點也不同。
  • 最後是在掙錢吃相上面:古典互聯網遇到收入壓力,商業化手段會越來越強,表現是廣告越來越多,機制越來越風騷,吃相越來越難看,用户體驗越來越差。但產業互聯網想多掙錢必須提高行業效率,有所創新和效率提升,這是一個優雅的征程。

古典互聯網的核心是用户,基於用户榨取更多的LTV。但產業互聯網必須注重業務,效率提升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分成。

三、實現:如何做出一款產品

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另一個差別是如何做出產品、不斷迭代,這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對比,一個是產品MVP的實現,一個是做產品的阻力。

1. 如何實現產品MVP

互聯網產品的核心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在試驗中把握用户的真實需求。MVP產品就是這小步快跑的關鍵。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的 MVP 存在個人英雄主義:比如阿北三個月開發了豆瓣,張小龍一個人就寫了Foxmail。在古典的MVP裏講究想法和創意,我們一直調侃的「就差一個程序員了」,説的其實就是古典互聯網。

但產業互聯網 MVP 關注的則是跑通鏈路:關鍵是一個草台班子,產業不是説幹就幹,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程序員。比如多抓魚早期是通過微信羣+Excel來實現冷啓動,但背後有核心的庫存+物流。

古典互聯網崇尚的個人英雄主義,在產業互聯網不會也不可能存在。古典互聯網有增長黑客、有四兩撥千斤的傳説,但在產業互聯網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這也算是美團在做行業賦能時説「苦練基本功」的邏輯了吧。

2. 做產品的阻力

做產品一方面是強大內功的自我生長,另一方面是面對競爭的外向發展,也就是面對的阻力,但阻力在古典和產業中差別也很大。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的阻力一般是外部阻力,大家在創業早期齊心協力統一戰線,通過戰略聚焦的方式界定產品發展、一起發力,成員的退出往往是發展壯大後的利益分配問題。

但產業互聯網除了外部的阻力之外,還有更大的內部阻力。產業互聯網是一個草台班子,面向各個環節的重要同伴,但同伴卻面臨變革中的利益重新劃分。

做產品本身是一個戰略放棄的事情,比如實現線上化的轉型必然面對着線下銷售團隊的大幅縮減,銷售總監在過程中肯定是抗拒的,所以最後的結局一般都伴隨着成員的退出。

古典互聯網,靠着一個人一個產品就能改變世界。但在產業互聯網,往往是一個有理想的老闆帶着各自為政的一幫人被世界改變,很難很難。做成者非有大魄力強手腕不可為。

四、服務:誰是產品的目標用户

我們做產品首先要思考產品的目標用户是誰,這裏也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區分:一個是產品服務的是哪類用户,另一個是誰是我們的重點關注用户。

1. 服務哪類用户

服務誰呢?底層邏輯不同,做產品的思路就不同。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的用户邏輯是普世邏輯,所有的用户都是目標用户,雖然有用户分層,但分層目的也是為了區分運營,宗旨還是一個都不能少,都要在服務過程中實現用户LTV的轉化觸達。

產業互聯網的用户邏輯是篩選邏輯,服務的永遠只是部分用户,那部分能促成交易賺取佣金的用户,目的只有成交轉化。在產品做法上,產業互聯網是快速篩選,通過主動或被動的形式,在流量分發的源頭控制質量,提高後續的轉化人效。

產業互聯網有底氣喊出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户就走你,古典互聯網則是我都這樣了你咋還不滿意,有點意思。

2. 誰是目標用户

那兩者怎麼定義產品的目標用户呢?還是基於普世邏輯和篩選邏輯。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是個人就是目標用户,一個用户就有一個生命週期的LTV,就能從他身上獲取商業價值。

於是古典互聯網產生了各種風騷的做法,比如趣頭條的看資訊給錢或XX極速版,以及後面東施效顰的看視頻也給錢等。古典互聯網就是要引導用户白嫖、給錢送紅包,核心就是一個財務的數據核算,只要跑通財務模型就能放開手腳開始宣傳。

產業互聯網是付費的才是目標用户,核心還是篩選,快速確定用户意向,有意向的用户走後續的服務流程,沒有意向的用户就扔到客户公海。

產業化互聯網的核心是轉化率,比如露骨的詐騙短信,目的就是為了快速篩選笨蛋,還有社交APP的上的萬元VIP服務的身份價值,快速篩選出老闆。有目標才能專注,對目標用户的定義決定了產品迭代的思路。古典互聯網講究用户和生命週期的全流程管理,產業互聯網專注於提高意向用户的佔比。

五、角色:產品經理的承擔角色

最後我們聊聊產品經理在其中承擔的角色問題,講角色之前還是先聊業務,因為道理上產品經理需要理解業務才能做好產品。

1. 理解業務的核心不同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的核心業務是產品演化,是從產品到用户的聚焦,再到不斷滿足需求的演變過程。這是一個7-11式的成長,是從微信聊天到朋友圈到公眾號到小程序到視頻號的演變。

產業互聯網的業務核心是深入產業鏈上下游,不斷的在上下游中刷新存在感,提升話語權。比如在毛豆做新車時,就需要在主機廠、一二網渠道、採購、庫存、平台、金融、訂單、交付、售後等各方面的取得突破。

產業互聯網的迭代圍繞的全流程,任何環節缺一不可。

2. 適應迭代的結局不同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古典互聯網本質上一直都在拓展業務邊界,是基於自己的業務本身,一開始可能想不到,但做着做着就非常合適了。古典的結局多是和諧共生,各個業務會相互依賴,和諧共處。

產業互聯網的永遠都是基於產業鏈的升級改造,是在現有模式之上重組或重建。兩個產業模式之間基本上無法共存,結局只能是揮刀自宮、大開大合的破釜沉舟。

在兩者迭代的過程中,有些古典互聯網做着做着就把自己的業務邊界拓展到了產業。比如美團從外賣到快驢,去解決小商家B端貨源的配送問題。這算是做產品的樂趣所在。

產品經理承擔什麼樣的角色呢?踐行者的角色,深刻理解業務,做好產品,古典和產業做產品的原點相同。

六、結語

古典,產業,互聯網。

但無論是古典還是產業,最後都是迴歸到解決問題。理解其中的不同,解決不同的問題。產品經理去解決問題時還是得有點理想主義,成為一個頗具浪漫主義氣質的產品經理。

浪漫的始終以用户視角做產品,基於用户視角做決策判斷。浪漫的以改變世界為目標,讓用户工作生活效率更高——這是產品經理的使命所在。

#專欄作家#

王海,公眾號:產品經理大百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易產品專家,對產品增長和商業模式有深入研究。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94 字。

轉載請註明: 敲黑板,劃重點:一文講透古典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差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