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建生態、聚美街電玩聚合 為何共享經濟越來越"能打"?

2015年被稱為"共享經濟元年"。

滴滴出行成為那一年最先喊出共享口號的一個標誌,共享經濟開始滲透到每一個能夠涉足的行業。風口催熟下,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健身房等一系列的共享經濟產物接踵而至。

滴滴自建生態、聚美街電玩聚合 為何共享經濟越來越"能打"?

近幾年,依託政策紅利、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等優勢,共享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近年來市場發展最快、模式最成熟、滲透範圍最廣的新興領域之一。同時,基於共享平台發展起來的新興業態越來越多,無論是行業認可度、還是消費者認知度都在穩步提高。

即使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主打降本增效的共享經濟也能大放異彩,行業企業正在經歷着一場全方位的"變形"。

洗牌過後,併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初步估算,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2828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較上年出現大幅下降。共享經濟的發展模式正在從追求規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註重發展質量和效率的集約模式轉型。

自2017年以來,共享經濟風口紅利期降温,行業進入洗牌期。資本市場開始出手謹慎,淘汰掉一大波披着共享外衣的投機項目,大浪淘沙過後留存的平台企業,不再瘋狂"燒錢"補貼消費者、爭奪市場。

經歷幾年探索,共享經濟市場逐漸歸於理性,企業從盲目追求擴張求量,到降本增效、以解決用户痛點出發求質,邁入更為成熟的深耕階段。

這個行業洗牌重塑過程中,出現兩個比較典型的項目案例: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

野蠻生長時代,以OFO、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鋪遍大街小巷,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正視社會責任,信用體系完善的青桔、美團和哈囉單車。

相比之下,共享充電寶賽道在早期死於盲目規模擴張的創業公司也不在少數。隨後,才形成了包括聚美集團旗下街電在內"三電一獸"的頭部梯隊行業領軍。

與此同時,高質量發展思路,在共享充電寶上的體現主要集中在服務升級上,以聚美優品陳歐執掌的街電為例,大到信用免押金、免費隔夜還等功能的附加;小到麪條充電線、多接口自選等人性 化設計,產品服務顯然更加貼近用户,直達使用痛點。

滴滴自建生態、聚美街電玩聚合 為何共享經濟越來越"能打"?

2020年4月10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大力發展共享經濟、數字貿易、零工經濟,支持新零售、在線消費、無接觸配送、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員工、遠程辦公、"宅經濟"等新業態,疏通政策障礙和難點堵點。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於鳳霞,在此前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疫情在對部分共享經濟領域產生較大負面衝擊的同時,也對部分共享經濟領域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刺激"性影響。

共享經濟在政策支持、需求釋放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變形腳步加快,正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C端到B端 走向更靈活的共享解決方案

今年初,新冠疫情突襲,線上企業出現運力不足、用工難問題,同時,線下餐飲、製造業等企業遭遇前所未有的空轉期。為合理重置人力資源,盒馬聯手西貝率先推出"共享員工",隨後,沃爾瑪、京東、阿里、蘇寧、聯想等互聯網行業巨頭相繼跟進。

重壓之下,共享經濟通過對商業模式的簡單變形,搭建了可以服務B端企業用户的全新共享模式。

滴滴自建生態、聚美街電玩聚合 為何共享經濟越來越"能打"?

"共享員工模式意味着共享業務從C端向B端延伸,這不僅提醒了企業有意識對抗經營風險,也和共享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相契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雷瑩如是説。

深入來看,共享用工這一模式,對於提供方而言,使得用人成本被分攤,解決企業現金流壓力;對於需求方而言,滿足用工方短時間內大量用工需求,解決人力資源緊缺問題。這種變形而生的新模式,與傳統的To B服務也存在差別,反而更像是一種共享解決方案。

當下,共享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板塊是產能共享。

產能共享,即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以使用權共享為特徵,圍繞生產製造各個環節,整合和配置分散的製造資源和製造能力,最大化提升製造業生產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

經歷多年的市場滲透和模式演變,共享經濟模式已經從C端生活領域服務,延展到B端的製造業、工業、醫療等產業盤活資源,增添產能動力。隨着今天共享員工等新形式的出現,不難發現,共享經濟正在向一種類似於共享解決方案的賦能模式轉變。

類似共享員工這一模式的新變形,在共享醫療領域已有體現。

目前,醫療共享的服務升級,主要體現在線上和線下兩端:線上以問診為主,利用醫生閒置時間資源,緩解擁擠的問診需求;線下以設備場景為主,共享醫院提供藥室、手術房等基礎設備和服務,是當下醫療共享探索的主流之一。

個戰到共生聚合生態是未來?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經濟多是在有限資源存量下"你死我活"的互相博弈模式,而共享經濟則關注於資源的匯聚、共享與再利用,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共享經濟的生活服務、生產能力、知識技能三個領域交易規模排在前三位,生活服務領域一枝獨秀,市場規模達到1.73萬億元,佔共享經濟市場比重高達52.7%。

共享經濟已成為服務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出行與餐飲兩個產業中,共享經濟滲透融合度最高。而在共享經濟與互聯網生態互通交融的滲透下,產生了打造聚合生態等新趨勢的載體之變。

聚合模式即"平台的平台",是指一個平台整合了眾多其他平台的資源,用户可以通過一個入口獲得多家平台提供的服務。

以滴滴為例,從青桔單車到青菜拼車,再到滴滴貨運,滴滴正在不遺餘力的構建其共享大出行生態。在網約車領域,聚合生態已成為新的行業競爭焦點。

除了共享圈業務的聚合之外,也出現了一些超級平台將不同種類的共享服務,聚合到其平台上的現象。如陳歐的街電已經接入微信、支付寶等大型互聯網平台的小程序和應用裏。

對街電來説,加大其與生活服務平台的有機融合,從而拓寬賦能渠道,增強用户使用效率;對於超級平台而言,如街電這種優質共享經濟平台的入駐,不僅能夠為其增加了消費場景,還能有助於其補充用户數據、完善業務生態。

不難發現,這種聚合模式正成為共享經濟多元存在的新形態之一。未來,共享經濟與互聯網生態將進一步實現深度融合,共贏共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50 字。

轉載請註明: 滴滴自建生態、聚美街電玩聚合 為何共享經濟越來越"能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