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共享單車的資本遊戲還在繼續。

4月21日,據The Information消息,滴滴出行的共享單車部門完成由軟銀和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投資的1.5億美元B輪融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月17日,青桔單車完成一筆10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機構為君聯資本及另一家國外大基金。

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據瞭解,這不僅是青桔成立以來首次引入外部資本,還打破了此前ofo在2018年3月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8.66億美元融資記錄,成為迄今為止共享單車歷史上最大一筆融資。

不過,資本市場並不止青睞青桔一家。鈦媒體注意到,4月初哈囉出行CEO楊磊發佈內部信,稱公司已在去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但具體金額未作透露。

同時,哈囉出行方面宣佈,其與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合資成立的福建寧德智享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智享”),獲上市公司中恆電氣(002364.SZ)2億元投資。

另一家行業巨頭美團單車雖然沒有融資動作,但王興在2019年11月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表示,共享單車將是2020年核心的投資領域之一,公司內部的支持也會繼續加大,包括增加營銷和品牌推廣。

在ofo徹底變身導購平台之後,共享單車領域青桔、美團單車和哈囉三足鼎立,如今各方蠢蠢欲動,在造血能力、生態佈局上掀起新一輪較量。

青桔、美團單車、哈囉步履不停

作為線下重要流量入口,青桔、美團單車、哈囉在2020年都有不小的動作。

4月16日,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公司戰略會上公佈未來3年的“0188”戰略目標,即安全是滴滴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一切歸0;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户MAU超8億。

此次會議上,兩輪業務(青桔單車和電單車)被重點提及,以持續完善滴滴出行一站式出行平台。

戰略公佈一天之後,青桔單車就被爆出完成10億美元的首輪融資。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滴滴網約車市場將遭受一定衝擊,此時兩輪出行業務無疑成為彌補訂單損失、謀求用户增長的重要砝碼。

事實上,回顧青桔單車發展,不難看出單車業務一直都承載着滴滴的“大出行夢”,但同時也走得步履蹣跚。

2018年初,滴滴為了獲取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的牌照資源,收購了彼時的行業“老三”小藍單車,並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單車”和“街兔電單車”,以重點佈局三四線城市的方式進入單車賽道。

同時,青桔也一直希望推進一二線城市業務發展。2018年3月,青桔單車試圖進入深圳市場,被市交委婉拒,後又在未報備的情況下將車輛投放到北京地區,遭到市交通部約談。

直到2019年5月,通過置換廢舊小藍單車,青桔單車才首次進入北京地區。按照北京交通委員會的要求,滴滴將北京市總量為25萬輛的小藍單車按照2:1的比例進行置換,首批將回收市面運營的15萬輛小藍單車,投放7.5萬輛全新青桔單車。

2019年6月,滴滴將出行單車事業部、電單車事業部整合升級為兩輪車事業部,公司資源也向單車業務傾斜,增加單車投放量成為2019年的主要目標,不過期間被爆出存在不少違規投放行為。

根據滴滴日前發佈的《2020滴滴平台綠色出行白皮書》,2019年青桔單車和青桔電單車共服務100多個城市,另據《晚點LatePost》報道,去年年底青桔單車峯值的時候實現超過1000萬單。

雖然數據較為亮眼,但按照全國600餘座城市規模來看,其單車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恐怕也是手握10億美金彈藥的青桔在2020年的發力重點之一。

另一個行業玩家美團單車,也在2020年下了重注。

自從2018年以27億美金將摩拜單車收入囊中,共享單車在美團的財報裏就一直是“拖後腿”的角色,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單車所屬的新業務才得到改善。

彼時,王興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共享單車將是2020年核心的投資領域之一,公司內部的支持也會繼續加大,包括增加營銷和品牌推廣。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2020年美團單車的重點是加大投車,“不論多少個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之前美團點評公佈的年報裏,美團表示將逐步用自己的美團單車來取代之前收購的摩拜單車,並預計該項業務將為美團整體帶來更多新用户。

摩拜單車“美團化”自然有着一番考量,根據此前美團赴港IPO披露的數據,美團單車(原摩拜單車)擁有2億多註冊用户,4000多萬活躍用户,這些用户將從摩拜單車流入美團服務生態之中,不僅能夠提振美團各大業務營收,也有望提升其在出行市場的綜合實力。

2020年以來,美團單車並沒有太多動作,不過或許是受到青桔單車融資帶來的壓力,4月22日,美團單車藉着世界地球日的營銷節點,邀請全國人民免費騎自行車,並聯合美團平台的餐飲和快消商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

相比上述兩大玩家,哈囉出行今年的動作也不少。

4月8日,哈囉旗下的兩輪換電服務“哈囉換電”獲得中恆電氣2億元投資。

據鈦媒體獲悉,2019年6月,哈囉出行、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推出換電服務,該服務不僅針對哈囉旗下的電單車,而是所有符合新國標以及電池標準化的兩輪電動車。

“哈囉換電新融資主要用於兩輪智能產品的技術研發投入,從而進一步解決兩輪出行過程中能源短缺、管理疑難等諸多痛點,持續紮實深耕智能換電領域。”哈囉出行公關部總監王帆向鈦媒體表示。

僅僅5天之後,哈囉出行App全新改版,上線“吃喝玩樂”消費入口,以及地圖、酒店、金融等業務,儼然一款本地生活服務類App。

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哈囉出行App頁面

王帆向鈦媒體表示:“App改版背後是哈囉出行基於目前的共享單車、助力車等高頻剛需業務及3億用户的基礎,向綜合性生活服務平台的正式探索。出行和生活服務高度關聯,哈囉將發展成為一個以出行為基礎的綜合生活服務平台。”

雖然共享單車三強格局已定,但盈利難題也制約着玩家們的發展,漲價成了三家不約而同的選擇。2019年末三家完成調價,單車市場進入半小時1.5元的時代。

調價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哈囉在2019年11月,首次宣佈在100餘個城市實現盈利。王帆也向鈦媒體表示,隨着業務規模的持續發展及效率的持續提升,預計哈囉在2020年可以實現整體的盈虧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青桔單車與美團單車漲價之後,尚未實現盈利,但美團2019財報顯示,包括單車業務在內的“新業務與其他業務”收入增長81.5%至人民幣204億元,淨收入則從2018年的負43億元增至2019年的正23億元。可以看出,單車業務向好趨勢明顯,這也是美團今年重注這一賽道的原因之一。

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雖説青桔方面並未透露具體數據,但手握10億美金彈藥,再隨着今年密集投放單車,規模效應之下,實現盈利或許也不算太難。

在共享單車業務之外,共享電單車業務正風生水起。

首先是政策層面,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開始實施,高門檻准入制淘汰掉大量不合規的玩家,手握資源、資金、技術的巨頭迎來利好。

其次,商業回報不低。以現有共享電單車的運營模式,共享電單車需要定點停放,其運營成本相比共享單車低很多,按照客單價3元左右,每輛電單車每天騎行4次左右,扣除電瓶的調度成本5元(每天)及充電成本,其盈利情況也是較為可觀的。

事實上,青桔、美團單車、哈羅單車早已在這一賽道進行佈局。

2017年7月,摩拜發佈摩拜助力車,納入美團業務體系之中後,其研發的最新款美團助力車先後在長沙、泉州、汕頭等地完成投放;

2017年9月,哈囉出行推出哈囉助力車。2019年7月,哈囉出行將內部負責電動車租售平台業務的電動車平台事業部獨立為一級部門,業務等級上與哈羅單車平行。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哈囉助力車已進入320座城市,佔據七成以上市場份額;

2018年1月,滴滴開始運營“街兔電單車”,2019年電單車事業部與滴滴出行單車事業部整合升級為兩輪車事業部,戰略意義更進一步。

可以想見,隨着對盈利的日益渴望,2020年三家也將加大在電單車領域的投入。

在百聯諮詢、鴻門投資創始人莊帥看來,目前共享單車行業仍舊存在痛點,比如維護成本較高、收入模式受區域、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他認為,此次共享單車之所以回到大家視野,也是受疫情影響,大家開始關注公共交通的原因。疫情結束後,是否會保留騎行習慣,還很難説。

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2020年,共享單車市場硝煙再起,但這一次跟幾年前ofo與摩拜單車之間資本角逐戰的格局已截然不同。

此前,ofo、摩拜背後的資本利益交織,互相撕扯導致了僵局,矛盾激發之下,瘋狂價格戰、話語權爭奪等戲碼不斷,給行業有序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隨着ofo日漸式微,阿里加持哈羅逆襲為王,滴滴收購小藍又自建品牌,美團大手筆吞下摩拜,共享單車的終局,逐漸演變為三巨頭生態佈局的爭奪戰。

此次青桔單車獲得鉅額融資,就能看出端倪。莊帥向鈦媒體表示:“共享單車第一輪競爭已經結束,現有的融資都是建立在各巨頭的補充業務基礎之上,目前這個行業的收費、管理都已規範化,運營成本、利潤率、用户增長都很容易算出來,商業模型也更容易理解,也有數據作為支撐。”

對於滴滴來説,在出行這個大體系中,青桔單車、青桔電單車補足了最後3公里內的缺口,完善了滴滴出行的閉環。而且,從日前滴滴披露的三年戰略目標來看,單車及電單業務的戰略意義,絲毫不亞於網約車業務。

依託兩輪業務,近期滴滴也在不斷加碼本地生活服務,包括在全國21個城市上線跑腿業務,以及成立貨運公司等。“滴滴做跑腿業務,跟美團閃購差不多,另外像到家業務,短途配送,這些都可以跟共享單車連接起來,會有比較大的商業想象力。”莊帥表示。

而摩拜單車最大的意義,在於補足美團的出行場景。

“吃喝玩樂行”一向具備強連接關係,前四者美團均已打通業務,唯獨出行方面一直是個短板,而摩拜單車(美團單車)、摩拜助力車(美團助力車)恰好完美解決了美團用户一公里內的出行需求,網約車則將出行距離延展到三公里以上。這裏不再贅述其雙輪業務,只談一談美團的打車業務。

據瞭解,2017年美團就開始嘗試網約車業務,不過受困於網約車牌照申請難,“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後,美團打車業務不見起色。2019年,美團打車通過接入主流出行服務商,“曲線救國”式繼續發展出行業務(上海、南京地區仍然使用美團快車服務)。

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國54座城市上線聚合打車服務,以北京地區為例,可以選擇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多家出行服務商。

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美團App打車服務頁面(北京地區)

不過,相比美團單車明確加大車輛投放力度,美團打車2020年的前景不甚明朗。

今年以來,美團打車屢陷輿論危機。1月,美團打車上線“出租車感謝費”服務,被上海消保委約談,很快便下架該服務;3月,合肥市運管處又約談包括美團打車在內的多家網約車平台公司,要求依法合規開展經營。

可以看出,從自己做網約車再到採用“聚合模式”曲線發展業務,再加上政策方面的如履薄冰,美團打車未來之路恐怕會走得較為艱難。

站在哈囉背後的阿里同美團一樣,也有着一個出行夢,其不單投資了滴滴,且不遺餘力地扶持哈羅單車發展,後者通過不斷擴張業務線,目前已構建起包括單車、助力車、打車、車服、換電在內的出行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哈囉與美團的發展路線恰好相反,美團是在本地生活服務鏈條上,補足單車出行業務,完成全場景覆蓋,哈囉則是在單車出行業務基礎之上,橫向構建本地生活服務場景。

這也意味着,哈囉與阿里的業務連接或將變得更為緊密,以牽制美團未來發展。“哈囉出行與阿里旗下的餓了麼、盒馬鮮生,包括支付寶業務,都具備很大的想象空間。”莊帥向鈦媒體表示。

這一對抗邏輯,同樣適用於其他兩大巨頭。共享單車三強角逐背後,其實就是滴滴、阿里、美團三家巨頭之間的一場無限戰爭。(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柳牧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21 字。

轉載請註明: 共享單車角逐背後:一場滴滴、阿里、美團之間的無限戰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