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互聯網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具備社區的特點。”

2010年,中文互聯網社區鼻祖西祠衚衕創始人“響馬”這句話,可謂一針見血。互聯網解放了信息的生產、傳輸與消費流程,形成強大的人羣聚集能力,人與人被連接在一起創作、分享與消費內容,這就是社區。“連接”是互聯網最核心的能力,連接信息、知識、用户、服務與商品。網絡“社區”則生動地體現出互聯網的“連接”能力。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正是在這一年,起步於問答的知識社區知乎成立,其最初採取封閉邀請制,只有拿到邀請碼的用户才能註冊,最早的200位用户中,包括李開復、王興、王小川、徐小平和馬化騰等企業家和風險投資家,直到2013年知乎才開放給所有人。

11年後,快手在香港上市,被投資者熱捧;2021年3月26日,知乎以“知識社區第一股”的身份登陸紐交所,成為中文互聯網社區行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3天之後的3月29日,在美IPO的B站回港二次上市。此時此刻,不論是中國互聯網格局,抑或是中文社區環境,均已滄海桑田。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中文社區已滄海桑田

中文互聯網社區經歷了BBS、SNS等不同階段,2010年前後興起的移動互聯網對論壇模式的社區衝擊甚大,面向PC互聯網的論壇架構不論是在內容創作、組織、分享還是消費上,都很難適應移動時代,各大論壇逐漸走向沒落。2012年,曾捧紅奶茶妹妹與芙蓉姐姐的貓撲從北京遷移到廣西南寧,2016年網易論壇停服,論壇式中文社區時代終結。

論壇已成往事,中文社區卻生機勃勃,藉助移動互聯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知乎、快手與B站等生於移動時代的社區悄然崛起,在各自領域紮下根來,一直紅到今天。知乎、快手與B站分別在知識問答、短視頻與長視頻領域佔據關鍵位置,它們均誕生在2010年前後:B站上線於2009年、知乎上線於2010、快手成立於2011年,它們成功擺脱“社區十年必衰”的魔咒,成為今天依然活躍的三大頭部中文社區,可稱之為中文社區三兄弟。

巧合的是,今年快手與知乎先後在港股與美股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B站在二級資本市場聚首,成為股市的“中文社區三兄弟”。回頭看,2010年到2020年三大中文社區生機勃勃,有兩大原因不容忽視:

一個是智能手機、4G網絡與移動支付等基礎設施普及,讓人們創作、分享與消費內容更容易,極大促進了社區繁榮。傳統論壇創作內容就是“發帖”,往往會讓人聯想到“打開電腦碼字”這樣的場景,換言之創作門檻相對高,內容形式單一,互動也很簡單,只能滿足人們的部分內容需求。

移動時代的社區則可兼容不同形態內容,短內容、圖文、視頻、直播與問答等等,平台負責搭建內容生產環境,組織內容生產,將內容“結構化”分發給用户消費,人們也可以便捷地在社區互動,如點贊、回帖、分享、讚賞、禮物、私信。這一過程,知乎將問答與知識結構化,B站與快手將視頻結構化,結構化的結果就是“標準化”,標準化的結果就是高效率生產、大規模消費、系統化變現,進而成為大的產業。

另一個則是自媒體浪潮的出現。自媒體是跟共享經濟(共享出行等)一起出現的潮流,互聯網解放每個人的創造力,讓人人均可在互聯網平台創作獲取讀者/觀眾/粉絲。越來越多創作者將自媒體當成副業、職業甚至事業。這裏説的自媒體是指廣義自媒體,可能是知乎上的答主,可能是B站的UP主,可能是快手的網紅。對於內容社區來説,它們則不再需要僱傭大規模的創作員工,只需要制定規則,通過運營手段,即可讓社區形成源源不斷的內容供給,內容更豐富,且成本大幅降低。

社區三兄弟終聚首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自媒體模式的成熟,讓UGC為主的內容創作模式興起。聚集規模用户的社區享受到這一波紅利,因為平台既有創作者也有消費者。只要平台內容生態繁榮,創作者與消費者就能各取所需,社區就很難不繁榮。

今天我們很難去區分,知乎、B站與快手是圍繞內容的社區,還是依託社區的內容平台。內容與社區的邊界正日益模糊,缺乏社區屬性的內容平台,如各大新聞客户端、大眾點評、小紅書、公眾號、抖音與愛優騰等平台,無不紛紛在強化社區屬性。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有先天的社區屬性的平台的內容生態,呈現出更強的活力。至少面向資本市場,知乎、B站與快手都在不約而同地強化一個關鍵詞“社區”。

在招股書中,知乎強調自己是中國最大的問答式在線社區,以及中國前五大綜合在線內容社區之一。在IPO儀式上週源説知乎從一顆種子成長為一棵樹,從一條小溪匯聚成一條河,這棵樹是社區,這條河也是社區。社區裏有內容創作者,有內容消費者。

知乎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計擁有4310萬內容創作者,已貢獻3.53億條內容,其中包括3.15億個問答。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MAU為7570萬,同比增長33%,每月互動平均為6.76億次,日活用户平均每天打開知乎應用6.2次。

知乎吸引更多用户前來高頻消費的主要手段就是豐富的內容。在IPO儀式上,周源明確表示知乎將錨定“服務創作者”這個圓點,向內優化服務,向外拓展突圍。知乎邀請創作者去上市敲鐘儀式,給部分創作者贈送股票,均是在展現其對創作者的重視,因為創作者是其生態之魂。

B站的陳睿則一直不厭其煩地對外闡述B站的“內容生態模型”,是這樣解釋的:“這個模型是能夠讓我們的好內容越來越多,並且這些內容都是自然而然地從平台上產生。我們在用內容不斷吸引用户的同時,我們獨特的社區氛圍也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留住這些用户,並且提高這些用户的活躍度和黏度。”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快手在招股書中明確給自己下定義:“內容社區與社交平台”,而不是短視頻平台。2012年11月,快手從純粹的工具應用轉型為短視頻社區,用於用户記錄和分享生產、生活的平台。短視頻是抖音與快手的公約數,“社區”則是快手與抖音最大的不同。因為有社區屬性,快手能主打私域流量這一差異點,使得其在直播與電商業務上比抖音進展更快。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知乎、B站與快手不約而同強調“社區”屬性絕非偶然,因為社區是這些平台內容生態的根。

內容產業還得看社區?

對知乎、B站與快手來説,社區具有多重價值。

1、社區是它們應對挑戰者的護城河。

字節跳動對知乎、B站、快手均構成了威脅,不過卻只限於威脅:

  • 它花很大力氣做悟空問答,甚至一度高調地從知乎挖角,最終卻收效甚微,2021年1月13日,知乎迎來十歲生日,第二天悟空問答App宣佈關停;

  • 字節跳動花了很大力氣做西瓜視頻,想要復刻B站,截至目前依然未能如願;

  • 字節跳動最成功的業務是抖音,在DAU等關鍵數據上直接趕超快手,在人們認為快手被幹趴下時,快手卻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現在依然與抖音熱鬥正酣。

強如字節跳動都難以撼動知乎、B站與快手,均可歸結到兩個字:社區。字節跳動內容強,社區卻是軟肋。

2、社區是它們未來保持增長的動力源。

知乎、B站與快手都有更宏大的增長目標。

  • 知識消費需求是人人皆需要的。知乎從服務部分人的知識社區轉變為面向大眾的普惠內容平台,如今正在積極地下沉破圈,讓知識與內容服務惠及更多人;

  • B站早期主打二次元用户,2020年大力破圈,如今主打85後的Z+次元用户,陳睿2021年提出了三年MAU翻番到4億的目標;

  • 截止2020年6月20日,快手平均日活躍用户數達3.02億,同期抖音已有6億DAU。

社區三兄弟都需要“破圈”,核心辦法就是豐富內容供給,以吸引不同圈層用户。

更多內容品類、更多自制內容、更多UP主……B站2020年在內容上大力出奇跡, 在“二次元”外開拓更多內容品類,現在生活、遊戲、娛樂、動漫、科技和知識已成為B站頭部品類。同時其內容不僅限於UP主這樣的PUVG生態內容,而是同時在OGV(自制視頻)上發力,OGV成為“新增量”。

知乎也在積極引入更多內容形式,周源在IPO儀式上表示,知乎已超越了問答,“我們圍繞用户需求,不斷升級產品功能,豐富媒介形態。”在專欄、想法等成功的內容產品外,最重要的就是2020年發力的中視頻。視頻成為用户消費內容的習慣,符合知識傳播進化的趨勢,2020年B站上科技知識類視頻貢獻了Q4整體視頻播放量的10%,知識類內容成為其增長最快的內容品類之一。

不論是攻還是守,短視頻與長視頻競爭均已呈現出白熱化趨勢,1-30分鐘的中視頻被視作是下一個增量市場,這也正是YouTube主打的內容形態,當前中國尚沒有對標YouTube的UGC視頻平台,各個平台都有機會。

去年10月,知乎宣佈推出“海鹽計劃”,給予創作者包括5億現金激勵、百億流量、視頻工具、簽約機會和建立創作者學院等扶持手段。基於獨特的社區生態,數億內容儲備,4310萬不同類型的內容創作者,知乎在解釋類視頻上形成優勢。截止去年12月,知乎視頻內容量和活躍視頻答主增長近3倍,80%以上為中視頻。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3、社區是它們未來挖掘商業價值的平衡器。

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説,用户利益、商家利益與平台利益往往是一個“不可能三角”。社區的商業化,更是挑戰重重,一方面用户對社區有情感寄託,對很多商業化手段如廣告會內心排斥,豆瓣、貼吧等平台均面臨這樣的挑戰。另一方面社區內有創作者、用户、商家、平台等角色,各方利益平衡並不容易,最典型的是平台賺錢、創作者不賺錢,或者反過來。

在商業化上,知乎與B站都是相對保守剋制的玩家。

依託社區屬性,B站在商業化上形成了獨特的“內容消費模型”,陳睿曾明確表示:“我們整個的商業化,也是與我們的內容生態以及社區相結合的,就是不僅不會明顯地降低用户體驗,同時還能反哺內容生態。”

其以視頻為原點,一圈圈發展出不同視頻內容,對用户來説是不同消費場景,用户因此聚集形成活躍社區,迸發出大量的商業或者説生意機會,B站則逐漸完善商業化基礎設施,在確保用户體驗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內容消費場景的變現效率,在滿足商家利益的前提下,反哺內容生態、提升用户體驗。在這樣的健康的商業化模型下,B站營收依然實現高速增長,2020年B站總營收達1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其中Q4營收同比增長91%,達38.4億元人民幣。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在知乎上市的內部信中,周源直接明確指出知乎是一家使命驅動的公司,“讓人們更好地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是普惠的,需我們堅持長期主義。”在商業化上知乎相對剋制,直到 2016年才開始探索商業化變現,在周源看來,“商業化的健康發展是個長期過程,剋制是為了走得更遠。”

在商業化前,知乎花了6年時間豐富社區內容,基於龐大的內容消費人羣以及多元化的內容消費場景,知乎探索不同的商業化,如線上廣告、付費會員、商業內容解決方案以及其他服務(包括在線教育、電商),在有所剋制的前提下,2020年知乎總營收13.52億元,同比增長101.7%。

因為有社區屬性,知乎和B站在商業化上都可以主動剋制,不賺最容易賺的錢(如貼片廣告),而是探索獨特的商業模式,這種延遲滿足對整個生態來説有長期價值。不過,一旦當它們決定要賺錢時,也就可以相對容易地賺錢。

拿知乎來説,雖然商業化起步比較晚,但增長潛能已顯現,2018年才推出原生廣告系統,2020廣告收入就做到了8.43億,同比增長46%;2019年才推出全站會員服務“鹽選會員”,到2020年末付費收入同比增長高達264%,2020年月度平均付費用户數量為236.3萬,同比增長311.5%;2020年才推出內容商業解決方案,當年營收就做到了1.36億元。可以看到,只要知乎願意,商業化就從來不是問題。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可以看到,社區屬性對就是內容平台的核心競爭力。缺乏社區屬性的內容平台或許能夠火一陣子,但卻很難像社區類平台一樣生機勃勃,十年不衰。

如今,知乎、B站與快手三大內容社區均已成功上市,雖然三大平台市值相差甚遠,不過一時半會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不能説明什麼,社區註定是一個不能操之過急的“慢生意”,對於所有玩家來説,這是長跑比賽,資本市場也要看長期表現,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另外,雖然當前三大平台都在向各自領域滲透,但事實上依然是各有自己的領地,均難以攻破對方的城防。不管最終“社區三兄弟”的發展與競爭會去向何方,三大平台成功上市已足以證明中文社區的發展前景與商業價值。至少,一些類似於“社區已死”的論調可以先收回去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62 字。

轉載請註明: 社區,才是知乎、B站與快手的最大公約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