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美的市值領先格力2400億?格力的問題出在哪裏?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科技


|文 春公子

不要相信一家公司一直牛逼,也不要相信一個人一直明智,所有的成功者,只不過是踩對了時代的節奏,董明珠如此,馬雲馬化騰也如此!

所有的公司嘴上都喊着反壟斷,可內心又希望自身在某一領域實現壟斷。同樣的,所有的企業都希望自己的業務多元化, 業務多元化,這有利於企業長期運營,因為即使這項業務不賺錢,還有其他業務賺錢,這對企業來説,都是值得的。

但企業多元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天塌下來的時候,手裏必須要有一項賺錢的業務,正如阿里手裏有電商,騰訊手裏有社交遊戲,他們能從一個家小公司成長為如今的巨頭,正是基於這套打法所得!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董明珠帶領的格力,為何從去年開始,格力與美的集團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董明珠的夢想?

格力可以説是成也董明珠,敗也董明珠!

董明珠非常優秀,她是一個有情懷、有理想的人。用白話來説,董明珠做事情不是為了自己能賺多少錢,而是為了讓企業實現最大的價值,她永遠把企業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不然當年董明珠完全可以做職業經理人,賺的錢遠不止今天這個數字。

不可否認,早些年格力在董明珠的帶領下,可以説是一路高歌,格力空調做到了國內最知名的空調品牌!

可到了2017年後,董明珠發現了格力的問題,什麼問題呢?靠空調單條腿走路已經沒有了未來,所以,格力開啓多元化,已成為格力的重要戰略。


格力為多元化做了哪些努力?

格力多元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董明珠和雷軍打賭那時候,董明珠宣佈將格力打造成“一個多元化的集團型企業”的目標正在一步步推進。

對格力多元化戰略的討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格力實施多元化戰略是在現有的空調業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業務,但直白點説,格力的多元化是被高估的,甚至可以説是失敗的,大家不妨往下看;

1、格力手機失敗

董明珠有時候想得太天真了,在華為、小米OV等佔據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時候,董明珠錯判了形勢,認為格力進入智能手機領域,一定能成功?可最後的結果呢?消費者幾乎不看格力手機,格力的手機基本上都送給了格力自家的經銷商,格力手機是失敗的,但董明珠還不承認!

2、押寶新能源失敗

我之前就説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確定性很強的賽道。

早前,格力收購珠海銀隆集團,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可雙方的合作最後是鬧得不歡而散,銀隆集團的創始人現在在哪都不知道,而董明珠的錢也大部分打了水漂,還有王健林那5個億。

3、格力造芯片

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沒搞好,董明珠又開始出來鼓搗了格力芯片,董明珠説了,先砸個500億,結果董明珠就被芯片領域裏的人給吐槽了一番,説500億就能造芯片?格力還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比較好!結果到現在,格力造芯片也沒了聲音。

當然了,格力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屢次碰壁,但在小家電、淨水器、熱水器這些產品上,格力這些年還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這不足以支撐格力的多元化!


為什麼資本市場不買賬?

進入2020年之後,格力與美的集團的股價出現了兩種走勢,美的集團的市值是多次創新高,而格力的市值幾乎沒怎麼漲。

目前美的集團的市值超過了6432.39億元,而格力的市值僅4084億元,雙方差距達到了2400億左右,這説明資本市場對當前格力的多元化是不認可的。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董明珠搞起了直播帶貨,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選擇直播帶貨?一方面是疫情確實影響到了格力的運營,再一個就是董明珠認為格力線上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

所以,董明珠繞了這幾圈,還是將格力帶回了原來的路子上來,企業競爭中有時候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如果説早年董明珠走的穩健保守一點,花更多的時間聚焦在主業上,或許格力今天不會如此被動!


高瓴能拯救格力嗎?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等於説是企業插上了翅膀,如果用不好,搞不好一家優質的企業也會被資本所拖累!

高瓴資本可以説是國內這幾年名氣最大的資本,其創始人是張磊,張磊推崇的是企業的長期價值,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既然張磊敢在這個時候進入格力,説明張磊還是非常看好格力的。

我個人猜測,高瓴資本看重格力,主要還是看上了空調這個賽道,國內家用空調還有2倍的成長空間,主要是國內城鎮化户數的增加,每家的空調的擁有量的增加。

既然主要是看上了空調這個賽道,那麼選擇格力是最好的標,因為格力目前在空調領域依然有着自己的話語權!

可我們從問題的本質上來找答案,一家企業行不行,主要還是看人,問題的核心是人的不確定性,即使高瓴進來,他也沒有權利讓董明珠讓位,所以我對高瓴進入格力,會推動格力更好的發展,還是有點疑惑!

董明珠性格非常強勢,在格力內部可以説是“一言堂”,董明珠雖然是格力的最大功臣,但這些年也確實讓格力走了不少彎路,以至於格力的股民們都坐不住了,希望董明珠不要再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