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年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深入人心,但是花朵是如何演化的卻一直是進化生物學家的難解之題。
近日,中國、西班牙古生物學者在約15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發現一種奇特的花。與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乎從同一點上生長出來不同,這種遠古花朵似乎經過了“縱向拉伸”,花朵中的各個器官,上下依次生長在一個花枝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領導該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員王鑫介紹,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產自北美洲多米尼加,距今約有1500萬年曆史。
科研團隊在其中發現了一朵長約3毫米的小花,小花的各組成部分清晰可見,屬於典型的真雙子葉植物。研究者們將之命名為“丁氏花”,以紀念我國著名數學家丁石孫先生。
尤為獨特的是,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緊密地“擠”在花軸的同一個部位——花托上,但丁氏花的花軸卻是伸長的:各組成部分上下依次排列,之間的間距被拉開了,彷彿經過了“縱向拉伸”,長在一個枝上似的。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麼來的。丁氏花的發現給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它的形態説明,花很可能就是縱向壓縮的枝。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徹底解開花的演化之謎。”王鑫説。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西班牙比戈大學、撫順琥珀研究所的學者共同完成。存有丁氏花標本的琥珀化石現存於撫順琥珀研究所。
本文來自:新華網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