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李老師
在經歷數次“被上市”後,京東健康IPO的傳言終於成真。9月27日晚間,港交所披露了京東健康提交的招股書:“2020年上半年營收88億元,利潤3.7億,活躍用户7250萬”。帶着一份高速增長的半年業績,京東健康正式宣告進入上市倒計時。
從2014年初涉醫藥電商到跨入互聯網醫療領域,從問診服務拓展到健康管理服務,從獨立運營到躍升為京東集團孵化出的第三隻獨角獸,京東健康在7年間實現了三次質的跨越。
在業內看來,作為“頭部平台”和“優質標的”,京東健康上市或將受到資本狂熱追捧,突破300億美元的估值也許只是個開始。這背後與其醫藥零售和醫療服務“兩條腿走路”,以及京東的供應鏈體系和物流體系分不開。今年以來,多家投資機構重倉佈局醫療大健康板塊,整個行業發展步入藍海,未來京東健康仍有着巨大的釋放空間,也會提升投資者對京東健康的看好程度。
1、7年完成三次跨越 行業競爭加劇
縱觀互聯網行業,進軍醫療健康領域的巨頭不在少數,而BAT可謂先行者,搶先佈局這一“賽道”。作為“後來者”的京東健康何以突襲?
實際上,京東健康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14年,並在此後完成了三次跨越,業務場景不斷延伸,形成了B2B、B2C、O2O等全模式醫藥零售。
2014年京東初涉保健品等非藥品類。2016年1月,第三方零售藥品上線。同年5月,京東大藥房上線,標誌着京東正式進入醫藥行業。2017年7月,京東和泰州市簽署“健康泰州”戰略合作協議,標誌着京東健康正式成立。
到了2017年12月,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上線試運營,標誌着京東健康從醫藥電商開始跨入醫療健康領域。2019年1月,全國第一筆醫保購藥線上支付在京東完成,醫藥電商進入“醫保時代”。
第三個發展里程碑是2019年5月之後,京東健康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彼時京東健康獲得超過10億美元A輪融資,成為繼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之後,由京東集團打造的第三隻獨角獸。2020年8月,京東健康獲高瓴資本超8.3億美元B輪融資,並於當月推出了“京東家醫”。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健康線上零售平台有超過1000萬種商品(SKU),入駐超過9000家第三方商家;在全國範圍內共有11個藥品專用倉庫和超過230個非藥品倉庫;O2O服務“京東藥急送”已覆蓋全國超過200個城市,提供最快30分鐘送藥上門的服務。
同時,截至2020年9月20日,京東互聯網醫院平台上有超過6.5萬名醫生,62%來自三甲醫院,日均問診量近10萬;與國家級專家合作,共建了16個不同疾病領域的互聯網醫療專科中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京東健康從醫藥電商起家,到業內佈局最廣、最完整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體系,京東健康已經在核心供應鏈能力上錘鍊了多年,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佈局。
“加速互聯網醫療投資是大勢所趨。”高禾投資管理合夥人劉盛宇指出,事實上,科技巨頭一直佈局互聯網醫療領域,但之前因為就診觀念、醫保支付等原因,存在各種問題。今年在疫情的衝擊之下,消費者越來越接受遠程就診、在線就診,同時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加速了互聯網醫療產業化進程。
2、資本投資熱情高漲 “雙輪驅動”破解行業盈利難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醫藥物流行業整體處於“小而散”的狀態,存在着集中度不高、層級多、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複雜的醫藥流通供應鏈,不便於管理,加上廣闊市場覆蓋差,這一直以來都是藥企發展的一大痛點。同時,利潤空間太有限,如何降低供應鏈成本則成為了零售商在藥品流通環節首要考慮的問題。
從平安好醫生、微醫等企業的經驗看,互聯網醫療服務實現商業變現成為了企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消費者不願給錢、醫保不給錢,醫生不可能給錢”大概就能總結目前行業的尷尬處境。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指出,互聯網醫療領域來者眾多,能夠盈利的寥寥無幾,這跟醫療行業的複雜特性有關。京東健康能夠盈利,關鍵是在深度和廣度上打穿行業。
在京東健康400多頁的招股書中,“零售藥房及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業務協同的雙引擎”這一描述出現最頻繁。根據招股書介紹,京東健康的零售藥房業務和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協同整合,形成了“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
據悉,京東健康目前有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塊業務,形成了“醫+藥”閉環模式。其中最成熟的業務是醫藥電商,佔比主體收入的90%。
根據線下調研數據顯示,醫藥電商平台的藥品品種數量可達到線下藥店的3-5倍。線下藥店店內的藥品和非藥類商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所覆蓋的品種一般為4000個左右,而線上藥店不受“店鋪”面積限制,藥品種類更加豐富,且藥品種類儲備和供應能力均強於線下,選擇更多,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各類用藥需求。招股書內容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健康平台SKU超過1000萬個。
另一方面,京東健康背靠京東集團,在其業務發展過程中能夠協同京東物流,發揮智能供應鏈的能力。隨着醫藥物流拆零技術、冷鏈箱週轉體系、物流全程可視化信息系統、智慧標籤、路徑優化等方面的升級和信息化智慧供應鏈的應用,更充分地整合上下游資源,使醫藥電商服務更高效、便捷、安全,將是醫藥流通領域乃至醫藥電商平台的能力發展趨勢。
關於未來,辛利軍表示,京東的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家針對用户的健康管理企業,可以分為橫縱兩條:縱向是以人為主,做到醫療服務、在線問診、慢性病管理。橫向是做好藥物配送和線下服務等實體業務。京東健康可以通過為消費者提供更好醫療服務和健康服務實現盈利。
有觀點認為,互聯網醫療未來競爭的關鍵,包括企業的數據利用能力以及新商業模式的開發能力的比拼。
雖然目前互聯網醫療企業仍處於商業模式探索期,但不影響投資人對於這一行業的熱情,行業相關融資標的的融資額大幅增長。
自2019年5月京東集團宣佈京東健康獲得A輪融資後,在今年8月,京東健康宣佈了B輪融資,高瓴資本預期投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頻繁的資本動作背後,有望進一步提高京東健康估值。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京東健康已經實現“醫+藥”閉環,開啓上市計劃能夠進一步促進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並且與阿里健康形成抗衡,至此醫藥電商的頭部效應顯著。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零售顧問黎代雲認為,京東健康已經不單純是“賣藥”的平台,而是整合對接線下醫療機構,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大健康平台:集藥品銷售、在線詢診、健康管理等服務於一體。這次上市,有利於公眾對醫藥健康行業的關注。通過資本的力量,讓京東健康更快速發展,也希望能持續做好與線下實體的融合,為老百姓提供更便利服務。
3、5G帶來互聯網醫療加速度 千億市場規模待掘
伴隨互聯網醫療下半場序幕的拉開,“互聯網+AI”被賦予幫助互聯網醫療實現規模爆發的使命。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已完成數據、資源積累的互聯網醫療巨頭已邁入智能醫療賽道,將帶動整個醫療行業的智能升級。
受疫情影響,互聯網醫療行業再度成為市場焦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本次疫情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催化劑”。
招股書裏一個數據值得關注,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日均在線問診量達到了9萬人次,為2019年上半年的六倍。影響用户心智,形成用户習慣或許是京東健康2020年上半年業務高速增長的核心原因。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用户的習慣和黏性已經養成,根據此前媒體報道,京東健康疫情期間日均問診量為12萬人次,疫情防控常態化後至今問診量仍保持每天10萬人次;零售藥房業務在2020年京東618期間同樣表現亮眼,其慢病用藥成交額同比達到了270%的高速增長。
辛利軍表示:“往前算20年,都沒有什麼力量能像這件事(新冠疫情)一樣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用户、政府、醫藥行業都在迅速改變,可以説加速是全行業的,每一個要素都在變化。”
同時,相比於傳統醫療,互聯網醫療更容易形成個性化服務。尤其對於需要長期病情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在家便可隨時與醫生交流身體狀況、服藥情況、病情進展和治療方案等。
2020年8月發佈的京東健康家庭醫生服務產品被辛利軍稱為“京東健康強大互聯網醫療能力的集中體現”,未來5年服務5000萬個家庭是京東家醫的目標。
“隨着家庭醫生的模式逐漸完善和成熟,可有效降低整體醫療支出,實現四方共同利益最大化:協助政府有效的配置醫療資源、降低醫療衞生整體費用支出、提高居民就醫體驗並降低費用支出,最終也將幫助商保機構降低了賠付支出。”辛利軍如是稱。
沙利文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保守預測2026年達到2000億元。在遠程醫療方面,2018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130億元,未來五年符合增長率均為27.63%,2022年將達到345億元,在線醫療行業前景可期。
隨着患者就醫習慣、醫患的認知、技術發展和法律法規的完善,互聯網遠程醫療可以在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互聯網醫療正處在一個新的轉折點。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指出,隨着政策的扶持、5G技術的普及使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瓶頸一步步被打破。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用户使用習慣進一步養成,互聯網醫療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最終能做成功的一定是具備閉環商業能力的綜合醫療服務提供商,即‘線上有服務、線下有診所或醫院’,然後再加上保險和其它形式。”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士表示,隨着市場的不斷成熟和技術的完善,可能會推高這類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估值。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