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新浪科技,作者何暢,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外賣騎手的配送箱變得更熱鬧了。

除去餐品、生鮮、藥物這些老朋友,圖書、手機、健身用品等新成員也加入其中。北京、上海等地多家書店、圖書館、出版社先後與美團、餓了麼合作,開展外賣業務;華為P40新機發佈會剛結束,北京、上海、無錫數百家華為授權體驗店就帶貨入駐美團閃購;迪卡儂北京、瀋陽部分線下門店也開通了餓了麼外賣服務,從啞鈴到風箏線,從帳篷到運動秒錶,直送到家。

高二在讀的餓了麼用户鄧翀對實體書店的外賣業務表達了期待,他稱,由於自己家和書店距離太遠,而學校在學習資料購買方面又存在時間要求,想在當天買到書十分不便。“希望每個城市的實體書店都能夠支持外賣,這樣可以給不少人帶來便利,大概也會讓我愛上買書和讀書,不然按照現在這個狀況,真的快折磨死人。”

事實上,這不是外賣平台對品類的首次擴充。此前,屈臣氏、萬寧、名創優品就已在餓了麼上線,海瀾之家同樣與美團外賣聯手,試圖借服裝的高效配送吸引消費者,提升用户體驗併為門店引流。不同的是,疫情所限,越來越多的線下經營活動轉至線上,並因此引發了諸多疑問——這究竟是一時的自救措施還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不論怎樣,對身處其中的外賣平台而言,都相當於消費場景的進一步延伸。換句話説,它們正試圖撬動實物電商的基本盤。這背後既是美團為了尋找價值增量與阿里巴巴之間產生的必然交鋒,也意味着包括外賣平台、實物電商平台、品牌和消費者在內所有參與者在新零售領域的共同探索。戰場在變,競爭的主題不變。

從圖書到啞鈴,萬物皆可外賣

在看到#實體書店也送外賣了#這個微博熱搜前,遠程辦公的傅蓓剛在美團上給女兒買了一本新華字典。她告訴新浪科技,因為女兒做習題着急使用,電商平台購買至少要第二天到貨,而疫情之下又不方便外出,她抱着試試看的想法在美團上進行搜索,恰好家附近就有一家書店可以配送。“沒想到真的能送‘精神食糧’,也算是一次很有新鮮感的體驗了。”

美團App上,多位用户給外研書店中關村東昇科技園店寫下了這樣的評價——“發貨超快”、“包裝很好”。還有用户感慨,自己第一次使用美團居然是為了買書,跑下樓時都很激動。“10點16分下單,10點38分就收到了美團外賣騎手的電話,配送速度也太感人了!”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圖源:中國青年報

新浪科技通過美團App就配送時間向幾家書店發起在線諮詢,外研書店中關村東昇科技園店的回覆是“根據距離遠近,一般半小時就可以到”。鍾書閣書店則表示,一般在下單後15分鐘發貨,要看用户所在的位置與書店的距離。

此外,新浪科技發現,言幾又中關村店也將香薰、鋼筆、書燈等文創產品搬上了餓了麼App,工作人員告訴新浪科技,目前線上呈現的並非書店的全部商品,可以添加微信後接收更多商品信息。至於配送速度,“和平時點外賣一樣,很快的”。

對外賣騎手而言,圖書是比餐飲更易於運輸的品類,不像蛋糕,晃一下就垮;也不像麪湯;顛兩次就灑。不過,如果換成一對重達十公斤的啞鈴呢?

近日,綜合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上線餓了麼,其北京、瀋陽等地的部分門店已開通外賣服務,首批遴選超200款商品,既有啞鈴、瑜伽墊等常規運動器材,也有黏黏球、回力鏢等特色商品,線上下單後最快30分鐘即可送貨到家。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圖源:新浪科技截圖

攤子鋪開,效果如何?3月20日-3月22日,美團外賣聯合42家線上營業的實體書店舉辦居家讀書日活動。美團方面透露,在部分商品最高滿100減50、限時減免配送費的前提下,3天圖書銷量近1000本,外研書店共成交120個訂單。除去兒童繪本、社科經典和詞典等工具書,手帳、作業本、咖啡也備受歡迎。新浪科技注意到,外研書店中關村東昇科技園店在美團App的月銷售量顯示為196,不過,店鋪中一些圖書的銷售量依然是零。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圖源:新浪科技截圖

而在餓了麼App北京地區的迪卡儂店鋪中,月銷售量最高為17,各店鋪售出的多為單線風箏、羽毛球等適合家庭成員協同使用的裝備。更有用户坦言,就是為了讓孩子玩才買的。

疫情下自救,雙方各有思量

美團方面介紹,北京市和美團在3月第一週完成了“實體書店 美團平台計劃”產業協同框架協議,首批入駐的72家實體書店包括北京圖書大廈、新華書店、中信書店等,目的是滿足用户讀書需求,並幫助線下書店渡過難關。餓了麼方面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也提到,與書店合作是雙方在新領域的創新嘗試,本質上是共同選擇的結果。

畢竟對部分用户來説,讀書是剛需。大四學生佟昀向新浪科技訴苦,疫情原因暫時無法返校,但作為畢業生,論文是不得不寫的,然而手邊什麼都沒有,查資料極其艱難。“我的書都放在學校沒帶回家,小城市物流不便,在電商平台重新買的話至少也要等幾天,所以如果能以這樣的方式送書就太方便了!”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圖源:上觀新聞

曾從事圖書電商工作的龔定指出,目前“書店 外賣平台”主要解決的是教材、教輔、工具書一類的需求,更偏向於應急,也較好地利用了外賣平台的配送優勢。熱衷於閲讀文化社科類圖書的用户梅疆卻認為,除了上述品類,有時候讀者可能只是心血來潮想看某一本書,比如在社交平台刷到推薦後,在當時的時間節點希望立即閲讀到更多內容。“外賣不用自己出門去買,而且要比網購來得快,網購在等待到貨的時間裏心情也許就變了,沒有特別想看的那個感覺了。”

從用户的角度看,這其實等於從計劃性消費演變為即時性消費。而實體書店也好,線下手機和運動器材門店也罷,它們不僅需要找到更豐富的經營手段以撐過疫情,更應當思考的是如何創新自己的運營模式,探索更佳的消費服務路徑。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線下實體門店生意慘淡,為增加現金流、減少虧損,實體門店被倒逼轉向線上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加快了線下實體門店的數字化探索,進而成為其轉型升級的契機,並使得外賣平台的配送資源在非就餐時段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

陳禮騰強調,僅就圖書這一類目而言,與“書店 外賣平台”相比,線上電商價格更實惠,選擇更豐富,服務體系更完善,唯一的缺點就是配送效率略有不足。“但該缺點並不影響用户的實際消費體驗,因此書店與外賣平台的合作尚未能看出良好的發展前景,或許還要摸索更具商業價值的模式。”他説道。

着眼電商到家,美團阿里拼刺刀?

尼爾森3月發佈的《深度解析疫情下中國零售業的變革與機遇》報告稱,67%的零售商家表示將大力拓展線上渠道,加快到家業務或前置倉佈局,此外,多渠道加速融合、強化供應鏈等也受到普遍關注,經歷了疫情考驗的零售業正醖釀着新的變革。

提升交付速度進而增大銷售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或許是零售商家押注的新趨勢,而在邁向未來的道路上,外賣平台又充當了什麼角色?

一位不願具名的電商領域學者認為,這與美團等外賣平台力求開發用户多種類型消費場景的探索不謀而合。從買菜業務到外賣送手機,更多品類吸引更多用户,更多用户產生更多消費頻次,從而帶動更多商家參與進來,這是平台商業模式中常見的多邊效應,也是一種可行的長期盈利模式。

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零售創新峯會上,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莆中表示,外賣是服務業和零售業的交叉口,美團閃購希望做成30分鐘送到的LBS電商,推動零售線上化加速度。而在美團向零售業前進的同時,阿里巴巴等電商也瞄準了實體門店,試圖通過大數據驅動的線上線下融合實現人、貨、場的重構。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圖源:網絡

餓了麼方面告訴新浪科技,推動包括零售品類在內的本地生活“新服務”升級,就是餓了麼的核心戰略,也是商家、行業和阿里巴巴的共同目標。未來這種“即時配送 X”的創新服務會越來越多,還會有更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品類出現在餓了麼上。“外賣沒有天花板。”

而萬物皆可外賣的背後是萬物皆可到家,是外賣平台在配送核心能力的加持下所憧憬的終極業態,也是美團和阿里巴巴對於彼此業務的持續試探。美團當年避開了實物電商,選擇了生活服務電商,但雙方的業務邊界在不斷擴張之下已不再涇渭分明。阿里巴巴從倉庫到家向門店到家推進,美團借餐飲外賣流量試驗其更多的服務場景和更廣的服務範圍。當支付寶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台,喊出“新的出征已經開始”,當美團外賣功臣離場,電商老兵登台——美團聯合創始人、S-team成員、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將退出具體管理事務,曾任垂直電商好樂買CEO的李樹斌晉升為S-team成員,雙方是否又要再次互拼刺刀?

對此,陳禮騰分析,餐飲商户同樣是線下實體店,由於消費頻率較高,更具備外賣可行性,現在,美團不過是拓寬了外賣的服務範圍,談涉足實物電商腹地為時尚早。

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團正在為自身的升級做準備,萬物到家並不簡單,餐飲外賣只是單一方向上的一次成功,接下來美團還要做出怎樣的努力?阿里巴巴在電商及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上又要如何應對?沒有一蹴而就,風,才剛起。

(文中鄧翀、傅蓓、佟昀、龔定均為化名。)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5 字。

轉載請註明: 送書送手機送啞鈴…萬物皆可外賣,電商企業慌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