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在餓了麼“批量”上新30家門店送圖書外賣,實體書店逆勢擁抱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上海新華傳媒以一場在線發佈會,正式宣佈旗下“30家新華書店、上海書城上餓了麼”。在全國,上海新華傳媒成為同一城市上線外賣門店最多的品牌,成為文化產業的擁抱數字化的標杆。
在上海打開餓了麼,搜索“新華書店”或者“上海書城”,就會顯示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隨後,像點一份晚餐一樣,選擇想要的書,下單,最快半小時,餓了麼騎手就會把書就會送到消費者手上。
如何從一樁7層樓高,擁有25萬多個圖文影音單品的門店中,找到消費者點的那一本書?為了讓這一套流程更順暢,上海最大的新華書店福州路店創新了一套適用於新零售的數字化方案。
據該店店長趙鋒介紹,他們專門為餓了麼設置了數字化貨架,將上線餓了麼的書籍提前挑揀出來,放置在貨架上,再在餓了麼後台輸入庫存數量。這一數字化的貨架被放置在書店最顯眼的服務枱裏,由服務枱的工作人員負責接單。“一個轉身就能把圖書外賣打包好”趙鋒説。
“書店外賣是新生事物,我們會和餓了麼一起探索經營。”上海新華傳媒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華書店的優勢在網點密,基本上幾公里就有一家實體店,而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擁有大流量和即時配送能力。雙方的優勢的“無縫對接”是一種強強聯合。未來,隨着更多新華書店上線,讓當地消費者隨時隨地下單,30分鐘到貨有了可能。
據餓了麼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京、濟南、瀋陽、合肥在內的超100個城市的書店轉戰餓了麼,從言幾又到三聯書店、大隱書局、中版書房等圖書品類商家紛紛跟上。上線餓了麼這樣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成為實體書店實現新零售蜕變的第一步。
業內人士指出,線下實體店接入外賣平台,並非是抗疫“自救”的一時之策。其背後的“門店數字化 即時配送”,是商家擁抱數字化經濟的創新機遇,也將是全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