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環境為什麼不允許出現永生生物?
如果非要挑一個人們誤解最深的理論,那一定就是進化論了。因此,總有人在想,為什麼人類不會進化出“永生”的能力?
這件事,我們還是要從“進化論”的源頭説起,也就是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説起。
進化論vs演化論
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生物學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物種起源》,這本書非常詳實地描述了達爾文一生的研究成果:進化論。
進化論在當時引發了整個學術圈巨大的震動,學者們分成兩派進行了數次大辯論。起初,進化論只有一些學者接受了,然而100多年來,全世界還剩下美國少數一兩個州不願意把進化論列為生物學的知識點,可是最後他們也妥協了。也就是説,經過100多年,進化論最終在高中和大學的生物學教材中得到普及,並且得到了整個主流科學圈的認同。
雖然進化論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很多人對它都有誤解。“進化”兩個字似乎預示着物種的演化是有方向的。可是達爾文並不沒有描述這樣的“方向性”,進化論其實是翻譯錯了意思。他的理論更應該叫做:演化論。為什麼這麼説呢?
達爾文是受到了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啓發,把環境對於生物演化的影響也考慮進去。
於是,達爾文得到了一個模型。他認為,在自然資源給足的情況下,生物會過度繁衍。但是資源是有限的,這時候生物之間就會存在競爭關係。在生物繁衍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些突變個體,它們提供了多樣性,在競爭過程中,那些適應環境的個體就有更大的概率留下來。在自然選擇下,適應環境的特徵會逐漸積累,也就是生物在不斷的演化。
所以,生物演化的方向是自然選擇,並不存在高級或者低級。舉個例子,我們知道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地球。
但並不是説,小行星一撞地球,恐龍就消失了。事實上是,在隨後的幾百萬年內,恐龍在逐漸消失,或者我們也可以説演化成如今的鳥類。隨着恐龍的消失,佔據主導的是哺乳動物。那為什麼哺乳動物能夠在這次災難中倖免於難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哺乳動物都比較小,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活下來,而恐龍塊頭很大,這反倒成為了他們的劣勢。由於能量供給不足,恐龍就逐漸消失了。
所以,你看並不是更有戰鬥力,力量更大,咬合力更大的物種會活下來。能活下來的往往是最適應環境的。
人為什麼沒進化出“永生”
與其思考人沒有進化出“永生”,不如,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沒有可以永生的生物。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藴含在上面講到的進化論模型當中。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存在一個永生的生物,它能夠存在,説明是通過一代代的繁衍產生的突變個體,最終出現的,所以整個過程是存在繁衍的。
永生的物種通過不斷的繁衍,數量變得越來越龐大,這個時候,整個地球的資源都不足以支撐這個物種,那還是會產生競爭。雖然在自然條件下,它們都不會死。但是它們會通過戰爭等手段消滅自己的同類,否則就不足以支撐自己活下來。因此,對於永生的物種而言,最好就是不繁衍。
不僅如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突變”,“突變”其實為生物適應環境提供了原材料,產生了物種的多樣性,然後在自然選擇的條件下,最終適應環境的活下來。
如果一個物種不會被自然選擇所篩選,這意味着該物種的基因庫中各類基因的頻率很難會有大的變化。這時候,如果出現某種烈性病毒,或者出現某種生物可以消滅它們,那簡直就是災難,因為沒有物種多樣性,它們將面臨毀滅性的打擊。我們舉個例子,香蕉是我們最常見到的水果。如今的香蕉就面臨着滅絕的境地,這就是因為如今的香蕉的基因十分單一,如果遇到流行病,就會滅絕。
因此,我們會發現,“永生”和“繁衍”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對於物種而言,“永生”並且“不繁衍”其實會造就基因單一,繼而再次引發滅絕的局面。相反,如果繁衍,但不永生,那麼物種就可以通過“突變”不斷積累物種的多樣性,進而在自然選擇中把整個物種保留下來。
不僅如此,通過這樣的方式,衰老和成熟的個體還可以起到保護年輕個體的作用,讓物種的延續得到保證。
總結
因此,我們會發現,不具有永生,並且通過繁衍其實是生物演化進程中的一次最佳的選擇,而這個最優選擇是站在整個物種的角度,而非某個個體。永生只對個體有意義,對於整個物種而言,簡直就是災難。因此,即便是在演化過程中,出現了永生的物種,它也會被自然選擇所淘汰,只有那些可以延續整個物種的特徵才得以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