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9月22日,新華社客户端發文:“劇本殺”“密室逃脱”“沉浸式體驗館”……這些場所主要經營一種以案情推理為內容的遊戲,是不少都市年輕人所喜愛的一種社交方式。但隨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少數一些商家開始在遊戲內容、場景設置等環節宣揚暴力、靈異,以此為商業噱頭吸引年輕人,引發公眾擔憂。
據新華社記者調查,在上海有2000多個相關搜索結果,深圳有3000多個,成都有3000多個,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線下“劇本殺”實體店數量有3萬家左右。
但實際上,“劇本殺”作為年輕人喜歡的休閒方式,有一些在劇本內容以及沉浸式體驗方面都有可取之處。心理專家表示,“劇本殺”的劇本及劇情的引領很重要,需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來給參加者賦以正能量。
正能量的“劇本殺”對參與者釋放精神壓力、豐富想像力、加強人際溝通具有積極意義。而目前也已經有部分博物館配合自己的展覽,也推出了自己的沉浸式體驗“劇本殺”和“劇本遊”,既能感受遊戲時的快樂,又能從博物館的參觀過程中學習到知識,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
博物館推出“沉浸式體驗” 博物館探索社交新功能
實際上,早在2019年,上海玻璃博物館就推出了全國首個沉浸式的“劇本殺”活動。這個叫做《消失的藝術家》的劇本殺講得是一個推理故事,參觀者作為“偵探”,要找到消失的藝術家和藝術品。
所有的NPC都是由博物館各部門工作人員扮演,分散在博物館園區各個場館,化身“藝術家都是寶貝的館長”、“沒有感情的攝影師”、“精通小道消息的記者”等,化身“嫌疑人”與玩家們一起互動。玩家需要通過勘探現場,尋找各種線索,做出推理,活動共吸引了約400名觀眾參與,成為了博物館探索新的社交功能的一次有益嘗試。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也結合自身的特色,開發出了實景解密遊戲,玩家可以走進唐人街實體蒐證、現場辯論,親身感受歷史背景下的華埠風雲,而且整個故事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在每場“劇本殺”遊戲結束之後,工作人員會將玩家帶進展廳,以講解的方式進行一場特別的覆盤,讓玩家對這段歷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洛陽博物館也推出了一款《洛陽東風幾時來》。故事設定在晉朝時期的洛陽,五胡十六國,英雄兒女的愛恨情仇紛紛上演。而“晉歸義胡王”金印、透雕龍紋瑪瑙璧、金獅串飾等文物,都成為劇本殺中的關鍵線索。
“沉浸式活動”偏愛臨展 最終目標是傳播文化信息
實際上,不管是《消失的藝術家》、《華埠風雲》還有長沙博物館和湖南省茶葉博物館聯合推出的“法門夢影”,都是各大博物館根據自身的臨展配置的活動。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也在中秋假期配合臨展《回望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設置了一個劇本遊的活動。
該劇本遊的活動以陳列的文物為線索,遊客們通過扮演唐代各式人物角色,與npc互動觸發任務,在展廳內尋找線索與答案。在體驗層次豐富的遊戲過程中,近距離觀賞文物珍寶,瞭解唐朝歷史文化。活動一經推出,名額被一搶而空,博物館在中秋之後進行了觀眾調查,參與者對於活動的總體評分在80分以上,認為劇本遊顯著加深了他們對展覽的理解,並且希望日後繼續參加類似活動。
“金沙遺址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就一直在積極探索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創新路徑,力爭在靜態的文物展覽之外,為觀眾提供更加生動的文化體驗。面對眾多博物館開展劇本遊的體驗活動,我們也在積極嘗試。”金沙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秦晴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其實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打造以古蜀為主題、利用遺址公園的廣闊空間,開展的劇本遊項目,因為古蜀文明有太多的歷史傳説,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間,具有良好的劇本創作基礎,其中體現的精神內涵和文化信息,才是博物館劇本遊區別於普通劇本殺的本質所在。”
博物館讓行業有了新方向 “沉浸式體驗” 不僅只有恐怖懸疑
隨着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使得博物館正在不斷地被重新定義。不僅僅是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文化遺產的機構,也是文化服務和教育的重要平台。如何讓更多的人蔘與到博物館的活動之中,為各種參觀人羣提供相應的服務,也是近年來文博界的重要議題。
放下自己的身段,主動與觀眾的需求結合,提供多元化、多方位的參觀體驗,已經是很多博物館管理者的共識。目前,眾多博物館開展“劇本殺”和“劇本遊”其實就是主動在與年輕人的生活貼近的重要方式。
實際上,很多國際著名博物館早已開始積極與城市生活鏈接起來,提供了額外的社交空間。比如説,英國泰特美術館就舉辦過夜間活動,邀請新媒體藝術家、音樂人做現場表演,提供較為低價的酒水飲料,讓博物館參與到當地的社交生活中,成為一種社交的新空間。
而這一次眾多博物館的集體嘗試,不僅是讓博物館與城市生活鏈接的更加緊密,而且他們的“下場”也成為了一項新的標杆。“劇本殺”不僅僅因為恐怖、靈異才能獲得市場的歡迎,與文化相結合,與教育功能相結合,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具有可行性的方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