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恭喜!這位985大學“90後”博導,入選“2020中國十大新鋭科技人物”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科技

據電子科技大學官微,該校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特聘研究員、90後博導夏娟入選“2020中國十大新鋭科技人物”。據悉,“2020年中國新鋭科技人物”評選活動由中國科協技術傳播中心主辦,於12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中國新鋭科技論壇上正式公佈評選結果。

公開資料顯示,夏娟出生於1994年,2014年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2018年,24歲的夏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畢業,同年即入選電子科大“校百人計劃”,後成為該校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近幾年,她已在Nature, Nature Phys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Nano, Nano Letters等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近20篇,取得了一系列同行廣泛認可的成果。

26歲就已成為“雙一流高校”博導的夏娟,在外人看起來似乎“人生順利到匪夷所思”,為此,夏娟寫了一篇題為《榜樣的力量》的文章,分享了自己求學、科研和成長經歷。文中,她透露了自己在“讀博期間,多次想退學,曾兩度嚮導師提出退學”等不為人知的經歷,而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夏娟將其歸因為來自“榜樣的力量”。以下為其分享的全文(轉載自成電教師中心),再次分享給大家:

榜樣的力量

文 夏娟

/

夏娟

/

電子科技大學特聘研究員 博導

夏娟,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2017年度中國優秀自費留學生獎、2018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女科學家獎,20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專注於新型二維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和光電性能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利用各類實驗手段對其物理特性的調控。在Nature, Nature Phys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Nano, Nano Letters等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近20篇,擔任Chinese Physics Letters、《物理學報》《物理》和Chinese Physics B的青年編委會成員。

四歲上小學,到二十四歲獲得博士學位,很多人都説我的人生順利到匪夷所思,但只有我的家人和些許摯友知道這其中的千迴百轉。幸運的是,即使曾身處黑暗崎嶇的道路,這一路來的“榜樣的力量”,像極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一步步走向接近夢想的地方。

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肯定是我的父母了。爺爺奶奶是農村人,我的父母自然沒有像他們同學、朋友那樣好的家庭條件。猶記得母親經常跟我回憶,她跟父親結婚的時候,分得的一小間屋子裏除了一個牀和衣櫃,什麼都沒有。但儘管如此,他們不甘心於當時的生活,受了些許教育的他們,不願意跟其他兄弟姐妹一樣守在農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於是他們倆成了村子裏第一批“離家出走”的人,在城市裏從零開始了他們異常辛苦的人生。

我出生剛一個月,就被父母揹着隨他們各地方談生意。他們把我放在一旁的揹簍裏,沒人管的我搖晃着一頭栽倒在堆放建材的地上,留下臉上的一道疤痕,成為了父母辛勤的印記。我四歲就被父母送去上小學,原因是他們實在太忙沒有時間管我,小學老師是父母的朋友,可以幫忙照看我,況且小學的學費比幼稚園便宜。依稀記得,我的第一篇被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且宣讀的考試作文,就是寫父親帶着我上班的寫實性記敍文,那之後我便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寫作文體,也就養成了時刻用文字記錄父母點滴生活的習慣。

能夠做你們的子女,何其幸運

直到現在母親無意間談起這些都會啜泣、懊悔,覺得沒有給我像其他小孩子那樣多彩的童年,讓我一個女孩子家臉上多了條不好看的疤痕。我的一些朋友也建議我去醫院做祛疤手術,但我跟他們的想法不一樣,因為我會覺得這無疑是讓我銘記父母的勤懇與付出,讓我在想要懶惰的時候提醒自己抖擻精神,讓我有機會跟自己未來的孩子講他們的祖父母有多努力才搏來今天的生活。他們沒有優渥的家庭背景,但一輩子努力工作讓子女的生活無憂;他們沒有高學歷,但比我還懂得敬重我的老師;他們可能都不知道怎樣“立德樹人”,但以身作則把勤懇和原則奉行一生。

由於年紀太小,班上排名一直倒數一二名的我,糊里糊塗考了個最差班的最後一名,然後僥倖進了初中。猶然記得當時初中班主任林老師説“你的孩子太小了(實則為成績太差了),可以再讀個六年級”的時候我母親漲紅的雙頰。當時母親小聲回答到,“沒事,這孩子自尊心強,不願意留級,您就讓她先讀,讀不走我們再想辦法”。這是我用無休止的哭鬧央求母親換來的,她當然知道我不願意被同學們嘲笑,才扭捏着幫我向老師爭取。不知道當時的林老師是看到我母親的誠懇還是我的堅定,居然很意外地收下了我。但剛入學的我仍然因為內斂和成績差成為班裏最不起眼的學生,本以為初中會像小學一樣將倒數“傳承”下去,但是林老師的敏鋭與堅定改變了我學習生涯的命運。

當時一學期下來我的總成績雖然在班上墊底,但英語卻考了班裏的最高分,這讓林老師覺得很奇怪,她便詢問了英語老師我平常的測驗成績,得到的結果當然也是排名靠前。她會刻意地在課間找我談心,瞭解到我父母忙到不怎麼能照顧到我,家在學校的她經常放學讓我去坐一會兒;為了讓我對數學產生學習的動力,她會在我的習題本上特別標註鼓勵的話;為了鍛鍊我的膽量,她經常點名讓我在她的課上回答問題。這些在她看來簡單而平凡的舉動,卻給我從那以後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她給了我父母都不曾給予的培養和期望,讓我想要主動去努力學習不辜負;她讓我知道我不是笨而是年齡太小,需要被耐心地引導着學習;她讓我發現自己一旦對課程感興趣,竟可以學到那麼快那麼好。林老師在我初中三年的教育和陪伴,是我學習生涯以及人生的轉折點。我能回饋給她的除了當年中考時的年級第一(後經林老師補充,是學區第一),還需要用一生去傳承她對學生的這份敏鋭與堅定。

自叫您第一聲“老師”起,十六年如一日感恩於心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老師,當一名像她一樣的老師。

當然,在這之後我的人生中還遇到過很多優秀的老師,有放學後被我的各種奇怪問題纏到加班的物理老師,有能夠一起逛吃相處如姐妹般的生物老師,有為了糾正我的學習態度而親手為我寫長篇批評信的化學老師,還有妻子從懷孕到生產都忙到沒時間去陪護的輔導員老師,等等。他們都在我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栽培灌溉,悉心呵護,陪伴成長,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立德樹人”。

帶着想要成為老師的夢想,我就這樣一直讀到了博士。博士的剛開始階段,作為還沒有找到科研方法的小“後浪”,儘管有導師和前輩們的指導,但仍然被跨專業的理論和實驗虐得幾近崩潰。那時候剛滿一年,經過自己所謂的“深思熟慮”,終於鼓起勇氣去找導師聊,提到了退學。只記得當時導師什麼也沒多問,只是簡單答應,“可以,你先回去,冷靜考慮一個星期,如果一個星期後還是今天的想法,我同意你退學,並幫你跟學校申請碩士學位”。一個星期之後,我並沒退學,冷靜之後我決定堅持。

陪你走過人生的一小段,用心之後方覺足矣

第二次提出退學是兩年之後,因為身體等多種原因。面對我的第二次退學,導師並沒有生氣或者放棄,當時仍然對我説了那句話,並且多加了一句,“你回國休養多長時間再回來都沒關係,只要你想繼續或者重新開始,隨時都可以”。後面從師兄師姐那裏才瞭解到,導師這些看似不關心的做法,其實是在告訴我,無論我所處的境遇如何,他都不會引導我做任何事,或者左右我的任何決定。因為在他的眼裏,我們雖然是他的學生,但同樣也是一個成年人,是成年人就應該要對自己冷靜下來的決定負責任。所以導師的耐心與智慧讓我更加明白了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容易的事情、沒有輕易的決定、更沒有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剛開始的職業生涯中,我也遇到了一個給我很大震撼的老師,他身上所具有的一切品質,都是我想要努力成為的樣子。例如,堅持每天下午鍛鍊一小時,讓我看到了他的自律;每次對食堂阿姨和校車師傅説“謝謝”,讓我看到了他的修養;對學生像對自己孩子一樣的關心和照顧,讓我看到了他的善良;為了他人的事情東奔西跑到廢寢忘食,讓我看到了他的無私;在學生面前時刻以身作則地教導,讓我看到了他的真實;為了跟學生們見面討論從醫院偷跑出來,讓我看到了他的奉獻;時常給我們這種“職場小白”最暖心的建議和鼓勵,讓我看到了他的友善。他是我的合作者,團隊領路人,是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師”,更是我未來人生中的榜樣。他骨子裏的自律和修養着實讓我敬畏,讓我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職業滿懷敬畏。

與課題組一起的時光,可學術,可輕鬆

我很榮幸,在實現自己的夢想之路上,成為了一名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進校報到的那天早上,母親發消息給我,“女兒,你當老師了,爸媽覺得很光榮,以後一定要當一個好老師”。讀完,熱淚盈眶,突然很想親吻腳下的這片土地。當天,我在朋友圈裏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要努力成為一名受學生敬愛的老師,不辜負學校的信任和家人的寄託,滿懷期待”。是的,因為一路以來的榜樣給了我對未來滿懷期待的力量。在此,借用課題組集體觀看過的《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來總結這篇文章——為師者,善良為心,奉獻為本,傳承為志。

踏實工作,不負青春,不負期待

“榜樣的力量”讓我成為了一名青年教師,希望未來我也能成為學生們選擇這個職業的力量。有幸,在職業生涯的伊始,能夠提筆寫下這篇文章,希望給人生留下一些深深的烙印,勉勵自己為成為一名好老師而奮鬥一生。

不知不覺竟囉嗦到這裏了,回憶了截至目前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最難忘的經歷。最後,如幸得一人讀後有所共鳴,已是這篇文章最大的價值。

感謝!

來源:科研大匠、電子科技大學官微、成電教師中心

明天有重要消息

別忘了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