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G將為GDP帶來多大貢獻?在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三位院士這樣説

5G應用該如何為智能製造賦能?未來5G將為GDP帶來多大的貢獻?工業互聯網“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是什麼?11月20日,在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5G+工業互聯網”技術前沿與產業發展的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賙濟,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院長張軍在會上分別分享了對“5G+工業互聯網”的思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賙濟:

智能製造和數字中國是5G應用的藍海

賙濟認為,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和加快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兩個主要的方面。5G+工業互聯網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支撐。智能製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製造,需要強大的5G+工業互聯網賦能。

未來5G將為GDP帶來多大貢獻?在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三位院士這樣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賙濟

賙濟表示,智能製造為5G+工業互聯網開闢廣闊的應用和市場。5G+工業互聯網更大的藍海在智能製造和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作為一項賦能技術,20%的市場在消費端,80%的市場要在產業端,智能製造和數字中國是5G應用的藍海。5G+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同時,賙濟還指出,很多公司都在深入的應用工業互聯網和5G,但也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這些只是數字化、網絡化的工段。5G+工業互聯網新一代智能製造更先進的技術升級還在後頭,智能工廠將應用5G+工業互聯網新一代融合的應用,實現加工質量的升級,加工工藝的優化,加快工藝的健康保障,生產的智能調度和管理,建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工廠。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5G到2035年會使全球增加13.2萬億美元的產出

鄔賀銓在主題演講中強調,與前幾代移動通信技術是獨立應用不同,5G憑藉着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廣連接等特性,促成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無縫融合,打通了數據從採集、存儲、傳送、處理、分析到決策的全過程,幫助數據發揮出生產要素的作用;5G的優異性能將開創數字化、智能化的兩化轉型新業態,推動信息化、工業化的兩化融合新應用。

未來5G將為GDP帶來多大貢獻?在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三位院士這樣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5G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還有待開拓,5G本身具備的特性還有待進一步開發。”鄔賀銓強調,5G在超寬帶、低時延、定位和可靠性上不斷增強的性能,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究竟能夠用來做什麼。目前,激光掃描零件視頻傳輸、5G+AR眼鏡機器視覺質檢等應用利用了5G的超寬帶特性,5G+VR培訓高鐵司機利用了5G的低時延特性,自動駕駛、碼頭裝卸等應用發揮了5G在定位上的優勢,自動泊車、高密度自動編隊、特高壓電網則需要5G高達99.99%的可靠性。

“5G與工業互聯網、AI,將以三足鼎立之勢支撐數字經濟的發展。”鄔賀銓最後強調。來自HIS的數據顯示,5G到2035年會使全球增加13.2萬億美元的產出,對GDP的貢獻增加7%。

鄔賀銓還透露,華為公司預測,到2025年工廠作業機器人將佔1%,也就是説工廠裏每一百個工人中會包含一個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可以達到幾十個工人的生產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院長張軍:

攻克工業互聯網“卡脖子”關鍵技術,加強基礎體系建設

張軍在會上表示,進入到萬物互聯的一個時代,聯網設備進入到了一個若干個數量級,跟網絡端到端的輸入產生了矛盾,5G也面對更多挑戰。

未來5G將為GDP帶來多大貢獻?在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三位院士這樣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院長張軍

他提出了幾個發展建議,一是攻克工業互聯網“卡脖子”關鍵技術,加強基礎體系建設。二是要加快推進多層次融合式工業互聯網智慧工業建設。三是打造工業互聯網全鏈條創新發展生態。

張軍認為,通過技術理論,通過創新中心的建設和平台的建設和示範,來推進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這裏面核心的除技術以外,特別強調的就是制度創新,也包括金融各個方面全力支持,使我國5G+工業互聯網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武漢報道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2 字。

轉載請註明: 未來5G將為GDP帶來多大貢獻?在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三位院士這樣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