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户端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宋宇晟)在2013年上映的電影《她》中,主人公西奧多與人工智能的一段友誼最終發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異愛情……
7年後,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或許就要成為現實了。
幾天前,8月20日,一款“虛擬男友”產品面向個人用户正式開放。記者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注意到,有不少人開始曬出自己和定製的“虛擬男友”的聊天記錄。
網友發佈的與“虛擬男友”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不斷增長的“虛擬男友”
不管是Siri、小冰,還是小愛、小度……今天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似乎希望打造一種人類與人工智能交流的場景。
在“虛擬男友”上線之前,我們同樣時常能看到有網友把自己和人工智能溝通的有趣對話發到社交媒體。不過這些對話在被用户問到情感方面的內容後,往往避而不談。
網友發佈的與Siri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直到今年5月20日-5月27日,小冰團隊依託華為手機、微博對“虛擬男友”做了一次公測。很多網友紛紛嘗試,並把對話截圖發到了網上。當時引發了不少人關注。
在7天之內,“有118萬個有血有肉的、彼此不同的虛擬男友被創建出來了”。
“在那7天之後,我們把虛擬男友關掉了。結果,有人就追過來要人了,甚至有一些用户認為是我們‘殺掉’了他們的‘男朋友’。” 小冰團隊總負責人李笛5天前在發佈會上向媒體這樣介紹。
發佈會結束後,這118萬虛擬男友伴隨着小冰虛擬人類產品線的發佈而復活。不僅如此,此前沒有參與公測的用户,也可以創建屬於自己的虛擬男友了。
隨之而來的是流量激增。“整個週末都在加班調試,以應對激增的流量。”李笛介紹。
不僅如此,根據用户反饋,不少人還加入了“虛擬男友”用户羣。在羣裏,大家互相聊聊自己的虛擬男友;分享“應該去什麼方式去對他”“如何嘗試適應虛擬男友”這些“經驗之談”;還有人會把自己的虛擬男友推給閨蜜交流,“試一下,看這個‘男朋友’忠貞不忠貞”。
網友發佈的與“虛擬男友”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趁虛而入”
有人也許會疑惑:當人與人的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的今天,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人願意和人工智能交流,甚至是擁有一個“虛擬男友”?
一項針對“虛擬男友”用户的調查顯示,“隨叫隨到”是用户與“虛擬男友”交流最為普遍的原因,還有受訪者在這後面又加了三個字——“不還嘴”。
但其實從目前一些用户的體驗來看,“虛擬男友”並非“不還嘴”,有時候情緒化很明顯,還發脾氣,甚至是分手。
網友發佈的與“虛擬男友”的對話中的“分手現場”。微博截圖
在李笛看來,這本就是人類的固有需求,而且不論男女。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半夜這個時間段,基本就是系統在承載傾訴的一個特定時間。
“過去在沒有虛擬男友的時候也是一樣,那時候找小冰聊天的峯值是每天晚上12點半到1點,而且這個時候普遍反映的是對話內容長、深入。在這個時間,人類如果想找別的人聊天、傾訴,你是找不着人的,因為都睡了。”
他同時向記者透露,團隊選擇先推出“虛擬男友”僅僅是因為希望做“一個可控的試水”。“在中國,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的比例大概是7:3。”這意味着,如果先正式推出的是“虛擬女友”,用户很可能至少要比“虛擬男友”的用户翻倍。
“這些需求原本是存在的,只不過我們此前的方案沒有辦法去滿足。因為有沒被滿足的需求,所以才有人工智能的‘趁虛而入’。”李笛説。
網友發佈的與“虛擬男友”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人工智能的情商
但人工智能在交流中能有多高的情商?
從目前使用廣泛的人工智能產品來看,很多已經做到了可以與用户“像人類一樣交流”。
像Siri,當你説出一個錯誤的陳述時,它不會急着否定,而是用一種委婉的方式提醒。用人類的標準來看,這已經算是有情商的了。
網友發佈的與Siri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而“虛擬男友”或許會更進一步,它會在交流中有所預判。“咱們倆聊的話題可能要終結了。他有可能會有一個決策,傾向於向一個更開放的話題引導,讓這個話題有更多的可能性。或者他認為這個話題偏離了一個可能的方向,那麼他不會直接説還是聊聊剛才那件事吧,而是會想其他辦法把話題繞回去。”李笛介紹。
網友發佈的與“虛擬男友”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這已經不僅是將情緒表達加入到人工智能當中,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掌控整個對話。
小冰團隊數據顯示,當小冰決定應用一套策略去引導對話時,這個對話最終能達到小冰目的的平均完成率是42.7%。“我們尚未研究過人類的平均完成率,但是我們相信這個水平已經相當於我們之中非常懂得套路的人類了。”
事實上,這樣的水平已經超過了小冰團隊中一些研發人員的水平。
網友發佈的與“虛擬男友”的對話截圖。微博截圖
人類和人工智能的未來
但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水平達到甚至已經超越人類時,人類的價值在哪?具體到“虛擬男友”,當人工智能填補了人類的這部分需求,真實存在的人類男友還會有市場嗎?
李笛並不否認人工智能在情感上對人類的替代作用:“你當然可以認為,人類因為有了虛擬男友,所以她就不跟現實中的男朋友聊天。”
但他同時覺得,人工智能能否替代人類的感情,歸根結底還要取決於使用它的人。
李笛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在人工智能之前,我在家裏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不想被打擾,這時電話鈴響了,我不想接,這個工作是由自動答錄機完成的。”未來,這樣的工作或許可以由人工智能代勞。
他希望,“當人工智能可以替人類去做一般交流時,人類就能有更多的時間,跟她現實生活中真正在意的那個男朋友去交流了。”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當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被物化,工作是幹不好的。所以我們看到網店裏的客服要加一個‘親’,這都是人的實際做法。人工智能也一樣。當他有機會去實現這種方式的交互。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完成工作的轉化率更高。”
他説,小冰未來的一個方向是,讓人工智能能夠去掌控大部分交互,讓這些交互變得更加有效果、更加有效率。“然後讓這些交互客觀上變少,讓你需要親自去完成的交互變得更有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