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象徵着人類的“一大步”邁出,人類的航天事業就愈加繁榮。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並不滿足於衞星的探索,人類又對自己的“鄰居”火星多次發射探測器,然而時間過去幾十年,卻至今沒有帶回土壤研究。
科學家們紛紛表示:這可不是鬧着玩兒的,火星土壤太奇怪了,帶回地球可能會有未可知的後果。
火星
火星在太陽系當中的位置處於地球和木星之間,由於週轉軌跡的不同,它距離地球的距離在5500萬公里到4億公里之間。
火星CG位置靠近木星的隕石帶,鑄就了火星上大大小小的坑洞。
它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5%,直徑是地球的一半,整體看上去比地球要小不少,似乎只有月球大小,實際上火星是月球的兩倍。
星球的顏色通體呈現橘紅色,在我國古代通常有稱火星為“熒惑”,意思是火星整體看上熒熒如火,位置並不固定,讓人倍感困惑。
在火星的探索方面,從1964年對火星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開始,人類陸陸續續發射了十多艘無人航天探測器。
並且在火星的探索當中,逐漸解開了火星的神秘面紗。
火星表面的大峽谷很有可能存在的水源
火星的表面大多由細碎的砂石組成,在地形地貌上與地球的沙漠地形極為相似,當中還存在峽谷和高地。
在探測器傳回地球的數據當中,科學家驚訝地發現火星地表上有水源流過的痕跡,這些痕跡遍佈於火星的表面上。
如圖所示有的是由洪水流過之後形成的溝壑,有的則是在降雨沖刷下地面逐漸被打磨出降水的痕跡。
根據這些遺留的痕跡判斷,火星在遠古時期存在過大量的水源,當時的水星也不像是現現在一樣,全是砂石土坑。
在遠古的水源狀態極有可能是地表徑流,後來也許是因為公轉週期的改變或者是大氣的變化,地面的水源全部消失,固態水資源。
火星水源猜想火星的南北兩極就存在着冰覆蓋的極冠,極冠呈現一片雪白色,起初科學家認為這是由乾冰組成的極冠,是二氧化碳在低温下形成的。
越來越多探測器的探索,這才推翻了了極冠上的是乾冰的説法,在南北雞兩側其實都是水冰組成的極冠,而乾冰只有表面上薄薄的一層。
除了南北兩極之外,火星的水資源都以固態水的方式深藏於地下。
美國的火星奧德賽號探測器就曾用X光線探測出土壤之下水的存在,它們大多儲存在北緯60度到極點之間。
就當時而言,以上都是探測器基於探測結果得出的最合理的推論,誰也沒有真正在火星挖出過冰。
直到在2008年鳳凰號對火星的挖掘當中,便證實了固態水的存在於火星土壤之下的水資源。
當時鳳凰號在火星上挖到八塊白色晶體,幾天後白色晶體便昇華在火星上,一下子就排除掉鹽結晶的可能性。
探秘火星加上鳳凰號上還有水蒸氣的出現,科學家判斷八塊白色晶體就是液態水凍結而成的。
不少聽到消息的人都非常高興,有水的存在,那麼火星上有沒有可能存在生命體呢?
火星上的生命體
火星上究竟是否存在生命體,答案是,可能性很大。
2000年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被美國的科考隊員發現並迅速帶回研究室封存,在對隕石的研究當中科學家發現了類似於微生物的化石結構,這是證明火星存在生命體可能性的直接證據。
不過由於隕石的年代太過久遠,處於隕石當中“微生物”化石結構也有可能只是礦物結晶,在風沙侵蝕下形成了微生物的形狀。
礦物結晶從此科學家就開始了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體的爭論,一派認為這就是生命體的標誌,另一派認為還需要更加確鑿的證據。
2004年一直致力於探索火星生命的海盜號探測器在檢測泥土當中的微生物時,居然呈現出陽性。
不過很快就讓反對派駁回了,所以至今沒有一個定論。
可以判斷的是,如果人類將來要移居外太空,火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當中既存在大量的固態水源,又與地球相似。
火星基地構想最關鍵的是,火星與地球的距離相比較其他行星,位置是最合適的,雖然對現在科技來説不太現實,但在將來可以實現大批量移民的想法。
火星究竟適不適合移民還需要科學家大量的研究,其中土壤成分就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火星土壤土壤是否有劇毒?
從表面上來看,火星上的土壤就像是地球荒漠當中的砂石一樣,科學家通過探測器對火星土壤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火星土壤當中藴含大量的高氯酸鹽。
高氯酸鹽同樣存在於地球的大自然中,它的主要用途是製作火箭原料,對人體有巨大的危害。
火箭升空所以研究人員們並沒有貿然將土壤帶回地球研究,而是在遠程操控探索器進行工作。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在於,大家不能確定在土壤當中是否存在還有的微生物或者病菌。
要知道,由於稀薄的大氣層無產生很好的保温效果,火星的表面的平均温度在零下55℃左右,冬季的最低氣温可以達到零下143℃,晝夜温差大的驚人。
低温狀態一直以來都有利於病毒的存活,比如地球的北極圈內的永久凍土當中就封存着幾萬年前的病毒,它們當中大部分都保留着基因鏈,等到冰雪融化之後又會復活過來。
基因鏈遠古病毒是恐怖的,對人類來説是致命的,而外星病毒更是未知的,人們對外星病毒的研究少之又少,一旦在地球當中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科學界一直秉承的原則是大膽推測,小心求證,宇宙的探索每一步都關乎人類的命運,在研究的道路上急不得。
只有慢慢的推進認知的深入,人類才能更持久更穩定的認識神秘的宇宙。
人類未來
在茫茫宇宙當中存在許多與地球相似的星球,它們之中甚至還存在與地球相似的大氣等資源,讓人心動不已。
“超級地球”不計其數在目前的觀測當中,這些與地球類似的星體都存在於太陽系之外,有的星體還在銀河系之外。
它們都以光年為單位,動則幾十上百,比起那些遙遠的星球,人類可以更多地考慮當下。
人類對太空的的認知實在是太過狹小,在天文學界,雖然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範圍456億光年,但人類踏足的領域也不過是太陽系的邊界。
1977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號在2012年的時候才剛剛跨越柯伊伯帶,走出太陽系,這一趟旅程歷經35年之久,它也許會走出奧爾特雲到達更遠的宇宙深處。
但是人類無法看到之後的影像,因為旅行者號已經快沒有電了,在旅行者號上承載的有關人類的影像資料也會伴隨着飛行器一同在冰冷的宇宙漂浮。
它們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等待它的可能是域外生命體,當然也有可能是未來人類的飛船。
人類的科技在不斷進步,弦理論的出現,蟲洞理論的完善,人類對空間的認知越來越深入。
蟲洞構想圖在未來人類出行在宇宙當中也許並不需要像光速那樣飛行,而是將空間摺疊,一舉跨越整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