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這一研究是“突破性發現”,100%康復的癌症療法在醫學界前所未聞。這是人類癌症有紀錄以來,首次有治療研究中所有受測試者都能夠康復。
鈦媒體編輯丨林志佳
鈦媒體App 6月13日消息,由全球第九大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贊助,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科研團隊進行的一項癌症治療研究顯示:
16名接受研究的dMMR型結直腸癌患者,每個人都服用相同的GSK的單株抗體PD-1藥物dostarlimab。利用這種免疫藥物療法實驗後最終發現,所有患者身上的癌症消失,病情完全緩解,體檢、內窺鏡檢查、MRI掃描等手段都無法檢測到直腸腫瘤。而且在一年後的跟進研究顯示,全部16人都沒發現癌症復發,意味已全部康復。
據悉,上述這一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全球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本論文通訊作者、MSK腫瘤學家兼白宮國家癌症顧問委員會成員 小迪亞茲(Luis Diaz)博士表示,這一研究是“突破性發現”,100%康復的癌症療法在醫學界前所未聞。據他所知,這是人類癌症有紀錄以來,首次有治療研究中所有受測試者都能夠康復。
“我相信這是癌症史上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小迪亞茲博士表示。哈佛大學醫學院腸癌專家Kimmie Ng 表示,有關研究結果“前所未見”,但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能夠大規模複製。
結直腸癌治療取得新突破,16名患者全康復
結直腸癌也被稱作結腸癌或直腸癌,是發生在結腸內任何部位的癌症,還是全世界男性第三、女性第二常見的癌症,也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實際上,腸癌是可以根治的,但根治的前提條件最主要是早期發現。由於大多數結直腸癌開始時只表現為結腸壁上的微小、良性增生,因此定期篩查可大大降低患病風險並預防此病。
在治療方面,目前結直腸癌主要是手術、奧沙利鉑聯合5-氟尿嘧啶、化療放療等手段結合使用。但大部分癌症患者存在併發症,所以這些治療手段有副作用,其中包括腸道、泌尿和性功能障礙,不孕不育等,尤其手術切除直腸會改變生活,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而此次,美國醫療科研團隊最新的一項前瞻性臨牀2期研究,是通過免疫藥物療法,只針對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直腸癌的程序性死亡1(PD-1)阻斷存在反應,進行假設而實施的臨牀實驗,希望患者能儘早使用這種藥物減少癌症擴散。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試驗只針對錯配修復缺陷引起的結直腸癌——屬於結直腸癌的一個亞組引起的病症,佔直腸癌患者人數的5~10%。
具體來説,科研團隊招募年滿18歲且患有錯配修復缺陷型2期、3期結直腸癌的患者,最終篩選出18名參與實驗者,其中16名患者入組並接受治療,中位年齡為54歲,62%為女性患者。
實驗開始時,癌症患者靜脈注射了GSK單株抗體藥物Jemperli(學名:dostarlimab),每3周服用一次,為期6個月,總劑量5040cGy,分28次給藥,每劑次費用約1.1萬美元。
在藥物機理上,dostarlimab藥物是將體內癌細胞曝光,並非直接作用於癌細胞,而是讓病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體內免疫系統對特定癌細胞擊破,但只適用於體內癌腫瘤有特定基因變異的病人。
論文顯示,16名患者中,有12名患者的入組時間超過6個月,並完成了dostarlimab的半年週期。
一年後(6至25個月)的跟進研究顯示,每個案例中,免疫治療後癌症都消失了。全部16名患者都沒發現癌症復發,未報告嚴重的不良反應事件。意味已康復,已無癌長達2年之久。
而且根據論文顯示,12名患者(100%;95% CI,74-100)在核磁共振成像、內窺鏡評估、腸指檢或活檢中,沒有發現腫瘤證據。在撰寫本論文時,沒有患者接受過放化療或接受過手術。
臨牀試驗6個月後,掃描結果中已經恢復了光滑的粉紅色組織(來源:論文)
此外,團隊還提到第一個參與實驗的患者轉危為機的事例。
參與實驗的38歲女子羅思(Sascha Roth),於2019年證實患癌。很快,按照計劃,她要在喬治敦大學開始化療和放射治療,甚至接受手術,但一個朋友堅持讓她先去紐約MSK醫院試試。
醫生幾乎肯定了她體內的癌細胞,有一種可抵抗化療的基因變異,並説她可考慮參與這次研究。在實驗後,醫生指羅思的癌細胞已完全消失,由測試至今兩年都沒復發跡象。
而得到實驗結果的羅思十分欣喜,“我告訴了我的家人,他們甚至不相信這一結果。”
中國腸癌發病率十年增長126%,藥物治療仍需驗證近年來,中國腸癌發病率逐步升高。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21年全國癌症報告》,從2011年至2020年,10年時間,中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增長了126%,年均增長9.5%。根據2015年中國新發惡性腫瘤死亡病例數計算,平均每分鐘有4.5個人因癌症失去生命。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普外科主任、胃腸肛腸外科主任傅傳剛則認為,與其他癌症相比,腸癌病情發展較慢,能夠給予患者預防的時間段和時間窗,因此,早期發現腸癌至關重要,尤其是有腸癌或者胃癌家族史的人羣需要警覺。
“腸癌發病原因是什麼?第一是跟基因有關係,腸癌遺傳傾向比較明顯,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相對容易患病;第二,腸癌是一種老年病,同時也是一種富貴病。年輕人相對發病較少,但隨着年齡的增長,50歲以上的人羣大腸癌發病會明顯上升,到了80歲以後,它的發病率就更高;隨着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變化,高蛋白、高脂肪、高熱卡、低纖維素類的飲食吃多之後,大腸癌發病率明顯上升。”傅傳剛表示。
傅傳剛認為,目前治療腸癌最好的辦法是手術切除,能夠從物理上切除掉腫瘤。尤其現在有了3D腹腔鏡之後,手術的風險和創傷會明顯降低,同時手術的精準性和效果都會明顯提高。
MSK腫瘤內科醫生瑟切克(Andrea Cercek)表示,手術和放療對生育能力、腸道和膀胱功能有永久性影響,尤其會影響生育。“隨着年輕人直腸癌發病率的上升,這種方法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
MSK結直腸癌科主任Andrea Cercek博士
瑟切克指出,這次通過藥物免疫實驗的成果令人驚喜。核心原因是,單憑服用藥物的免疫療法便治好所有病人,避免了因化療或開刀而影響病人正常身體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的不良反應事件較多。論文顯示,16名患者中,有12名發生了不良事件(75%;95% CI,48至92),包括皮疹或皮炎(31%的患者)、瘙癢(25%)、疲勞(25%)和噁心 (19%),另外1名患者(6%)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但16個病例中沒有嚴重不良事件。
小迪亞茲表示,由於此次參與實驗的患者人數較少。下一步,研究團隊需要找尋胃癌、前列腺癌和胰臟癌患者進行測試,來驗證這一實驗能夠擴展到其他癌症治療中——這可能為泛腫瘤轉移性疾病治療打開大門。
據悉,MSK中心成立於1884年,舊稱為美國紐約市腫瘤醫院。1945年,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艾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Pritchard Sloan)通過斯隆基金會捐贈了400萬美元,創建了斯隆-凱特琳癌症研究所。後來,該研究所與腫瘤醫院的新院址合併,命名為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目前,MSK是美國第二大癌症治療中心。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熱點視頻推薦
醫藥研發企業正在大舉收購實驗猴。6月6日,昭衍新藥公告英茂生物成為其全資子公司,2萬隻實驗猴也將逐漸劃歸至昭衍新藥名下。以使用量最大的食蟹猴為例:此前單價不到7000元,目前已暴漲至16萬元,價格飆升逾20倍。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實驗猴存量僅有約3萬隻,市場上“有價無猴”的呼聲越來越大。一方面是新冠背景下醫藥企業研發需求擴大,政府投入也在加大;另一方面,在供應端,猴子需要近4年才能用於實驗。
點贊關注鈦媒體視頻號,觀看更多精彩視頻*温馨提示:喜歡鈦媒體公眾號的小夥伴注意啦!根據公眾號推送新規,請將鈦媒體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消息,已設置的小夥伴還需要重新設置“星標”哦
----------------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下載【鈦媒體App】,領先一步,更深一度。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