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Sean Ye 來源|瞎説職場(ID:HRInsight)
寫在前面
在互聯網行業有一種常見的現象:
在一個行業剛剛開始探索的時候,最先進入的玩家往往因為教育市場的成本太高,耐心不足而失敗。
相反一些後來者,根據前行者的經驗教訓,抓住市場逐漸成熟的機會,最終做大了業務。
回頭看很多產品都這樣,微信超車Talkbox;美團在外賣業務中超車餓了麼;知乎最早的原型是美國的問答網站Quora,如今知乎的估值已經遠超Quora。
在創業這件事上,運氣很重要,看對了方向來遲了不行來早了也不行。
那麼在職業發展方向上呢?
如果我們跳槽轉型的規劃,都以這種跟隨者策略,是不是也能取得成功呢?
1
行業的增長曲線
1998年-2008年,外企黃金十年;
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外企在華逐漸式微。
2008年-2018年,互聯網的黃金十年。尤其是2012年開始,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很多職場人賺到了一波時代的紅利。
一般來説,行業的發展趨勢,大概是這樣的:
開拓者是剛剛最先進來的玩家。
他們是憑藉興趣和自己的硬實力來選擇的賽道,這個賽道還沒有成熟。對於開拓者來説,他們擔負的是教育市場,探索業務模式的責任,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而且並沒有人教他們怎麼應對。
跟隨者是在行業起勢後,及時跟進的玩家。
這種玩家往往有敏鋭的嗅覺,以及豐富的資源。他們可以抓住風口的機會迅速起勢,成為風口上的豬。
偽跟隨者——烏合之眾:當這個行業變得極其賺錢的時候(這個賺錢既可以是來源於收入,也可以來源於投資),就會有大量玩家闖進來。他們對行業沒有熱愛,沒有忠誠度,他們關注所有高利潤的行業,拿着錢衝進去。
他們的口頭禪是:最近有什麼賺錢的生意啊?
這種玩家的大量湧入,會持續拉低這個行業的利潤,提升企業的運營成本。2010年時的千團大戰和2017年顏色不夠用的共享單車都是典型。
在這條下滑曲線中,能夠精細化運營,控制風險和成本,才能從競爭對手中脱穎而出。
值得一提的上世紀兩大經濟學派對於企業家的認知也在這條曲線上,知名經濟學家熊彼得認為:企業家是創新者(即圖中的開拓者和第一種跟隨者),而凱恩斯認為在下滑曲線上的做運營管控的才是企業家。
2
職場中的增長曲線
對於職場人來説,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曲線呢?
確實有的。
曾經和一個 CTO 聊過,他日常關注各種創業新聞,如果發現有他感興趣的領域的新玩家,他就記錄下來,然後偷偷研究這家初創公司 app 在 app store 的下載量。
如果下載量表現不錯,而且公司也過了B輪融資,就列入備胎名單。
他會託業內的朋友,去找人創始人聊一聊,認識一下,刷個臉熟。
這樣一來,一旦未來這家公司有 CTO 機會的時候,他往往是第一個得知消息的。
我之前在《公司只招35歲以下,35歲+的人何去何從?》提到美團張川的事蹟,他其實也一個典型的職場上的「跟隨者」。
你去看他的履歷,特別神奇……每一步都踩對,靠打工打成財富自由。
但是這種跟隨者,和拼多多、微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是氪金玩家。
他們和微信拼多多一樣,擁有一技之長,微信有QQ的用户打底,拼多多走的是微信拼團的模式,蹭的是微信的流量。這種優勢是別人無法複製的。
他們身處行業關鍵位置,他們接觸和掌握的信息量,是普通創業者和打工人所無法具備的。
在他們瞄準了這個賽道後,他們還能投入了海量的資源,這種直接能去目標公司創始人面前刷存在感的行為,普通打工人根本無法複製。
3
職場中的成長路徑
我的觀點和很多朋友不太一樣。
我贊同有所謂的「跟隨型創新」模式,但是對於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説,我們所謂的跟隨式創新,是假的,我們只能是偽跟隨者,因為我們既沒有去收集了解有價值的信息量,也沒有去足夠的資源支持我們。
我們大部分時候做的都是「偽跟隨者」。
以企業舉例,最近頻頻爆出壞消息的蘇寧。
當年和京東大戰,為了學習互聯網思維,不惜把公司名稱改成了「蘇寧雲商」,在雲上的,聽起來比互聯網還要高端一些。
結果寫了好些年的互聯網思維,沒想到兜兜轉轉,互聯網的用户增量基本沒有了,大家又一股腦轉向做線下店,獲取流量……
蘇寧一看,這不是我們老本行嗎?
如果,過去這些年蘇寧一直幹老本行,雖説會焦慮一陣子,但到了現在又會重新等到風口回來。
這回好,兜兜轉轉做了很多事……回到了原點,唯一不同的是把部分股權給質押出去了。
職場上,也是如此。有人注意到程序員很吃香,所以畢業後就去學敲代碼,也能賺上好幾年高薪。
但是很快發現:我們注意到的現象別人都注意到了,這個崗位湧入了太多競爭者,工作量增加了,平均薪水反而被拉下來了。
這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內卷。
我自己也是如此,好歹還是混人力資源行業的,但是看事情也會經常事後諸葛亮。
我2008年加入外企500強,進入大公司好成長嘛……結果金融海嘯了,做了一段時間,我想着要去最頂尖的諮詢公司,入職不久就發現,諮詢公司開始走下坡路了。
即便如此,我還是在2013年拒絕了美團酒旅的面試機會……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當時一心想去 LinkedIn 或者 ADP。
好容易35歲無比焦慮,迎着頭皮殺入互聯網,想要蹭一波趨勢,的確蹭上了。
當年年底,就華麗麗的蹭上了「互聯網寒冬」——上一次互聯網寒冬,是在2000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破碎……
講道理,蹭趨勢不容易。
那些蹭上趨勢的普通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祖上冒青煙——命好。
馬雲在一次內部會議時問過下屬,為什麼你們財富自由?為什麼你們成功了?別説你們眼光好,你們能力強,阿里當時有點能力的都跳槽走了。
馬雲給的説法是:因為你們能堅持。
當然這個結論真的正確嗎?咱不能這麼拍腦袋聽首富吹牛。
畢竟堅持在阿里,事後諸葛亮當然是對的;但如果阿里沒做起來,或者堅持錯了地方,堅持是沉沒成本,只會毀掉我們的職業前程。
4
做倒T形人才
既然大部分時候,我們做不了微信拼多多,我們大概率只能成為蘇寧的時候,應該如何去追趨勢呢?
我認為需要做好「1+1」,做一個「倒 T 型人才」。
一個核心技能+一個優秀的個人品牌。
前者是基礎,無論你跳槽去哪裏,作為一個有經驗的人才,你的核心競爭力絕不是你能加班,你能吃苦,你能低薪,而是你有一個核心技能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後者決定你能拿到多少資源,獲取多少信息。
有前者,沒有後者,你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打工人,被埋沒的金子;有後者,沒有前者,你是哈利波特里的洛哈特教授,大家都以為你很厲害,但是招進來一看,其實是名不副實的騙子……
這位就是洛哈特教授
想要擁有一個核心技能作為成功的基礎,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是做HR,那麼全模塊都做過固然是好事,但是在某一個領域有深厚的積澱,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我認識一位HR朋友Henry,也幫我寫過幾期公眾號文章。他最早是做勞動關係出身,即使後面轉型做其他模塊,他依然對勞動法和各種勞動合同爭議判例非常清楚。
光這一項就能讓他拿到好的offer。
加上他本身是知乎的人力資源優秀回答者,在搭建個人品牌方面早早做在了前面,他的職業發展中,無論是跳槽還是轉型,都不會特別艱難。
因為他搭建了一個牢固的倒 T 型技能架構。
所以,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已經開始搭建自己的倒 T 型 架構呢?
作者簡介
Sean擁有10多年的人力資源行業經驗,先後供職於全球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Randstad和諮詢公司Mercer。工作之餘,Sean的身份還包括第一財經/南都週刊/領英專欄作家,知乎人力資源優秀回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