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歡迎來到「創·人」。我們希望分享,做着不同而有趣事情的牛人故事。
本期「創·人」是國際知名分子免疫學家林欣教授,他是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基礎醫學系主任。林欣信奉“人生就是折騰”,2014年,他放棄國外優渥的教職,選擇回國“二次創業”,創立華夏英泰,專注創新型 T 細胞免疫治療。
以下是他的故事。
華夏英泰創始人林欣教授在國內外有近30年 T 細胞研究經驗,2013年林欣準備回國時,已經在世界一流的癌症研究、診治中心——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擔任講席教授的職位。在安逸的生活和攻克腫瘤研究更難課題的事業中,林欣選擇了後者。
身為一名分子和細胞腫瘤學教授,林欣本人也經歷過癌症治療的過程,“作為一個癌症患者,內心是非常無助的。渴求被治癒,但又不得不面對生命之光逐漸暗淡的事實。” 在患癌治癒後,癌症研究對他來説不再只是一份工作和一項學術難題,對於病患的期待他也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2014年回國後,林欣加入清華大學,擔任醫學院教授、基礎醫學系主任,開啓“二次創業”,專注於 T 細胞免疫治療的應用研究。
Q1:你的格言是“人生就是折騰”。跟我們聊聊這些年“折騰”的故事?
林欣:這些年的選擇源於總想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
一方面,是在學術上的折騰。我是1978年恢復高考後,上海科技大學的首批學生。本科階段,我學的是化學。一次偶然機會,聽了父親的一場講座,開始對免疫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報考了生物化學方向的研究生。從化學轉向免疫學花了13年時間,直到1995年進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做免疫學方向的博士後研究,才算得償所願。
2000年以後,我先後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隨着工作環境的變動,從免疫機理研究轉向了腫瘤研究。2014年,我回國加入了清華大學,擔任醫學院教授、基礎醫學系主任,開啓“二次創業”。
另一方面,是應用轉化的“折騰”。從2014年開始,我們的實驗室專注於 T 細胞免疫治療的應用研究。此時 CAR-T 細胞療法已在臨牀研究中證實,對血液腫瘤有確切療效。
STAR 的發現蠻有意思,清華實驗室早在14年就二代的 CD19 CAR-T 做出了很漂亮的動物實驗效果,但依舊有很多創新的空間。比如研究串聯的雙靶點,或者加一個趨化因子受體,或者到了腫瘤部位切掉蓋子後才能發揮功能的 Pro-CAR,這些都有大量的研究數據積累,但是真正成藥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最終構建的 STAR-T 是一個獨創的全新結構,它是基於 T 細胞受體和抗體複合物而改進的一種連接方式,結構和 CAR 完全不同。
因為 T 細胞受體是雙鏈結構,所以很容易做並聯的雙靶點;國內 CAR-T 領域很多團隊嘗試過很多種串聯的連接方式,但大部分是不起作用的;而對於 STAR,很多種連接方式基本上都有作用,所以很容易用於多靶點。並且它是基於T細胞受體的天然的內源信號,相對 CAR 來説功能更温和,副作用特別是 CRS 更小,T 細胞增殖更好,不容易耗竭。而且 STAR 針對實體瘤的動物實驗,相對於 CAR-T 細胞更容易浸潤到腫瘤組織裏,因為它的激活是個放大的信號;而 CAR-T 在腫瘤外周就被激活耗竭了,所以 STAR-T 較其更適用於實體瘤。之後的臨牀實踐中,STAR-T 很多的優勢也逐步得到了臨牀數據的驗證。
Q2:2013年你選擇回國“二次創業”,哪些實現了當時的初心,哪些想法還沒有實現?
林欣:把我們的研究成果轉化為造福人類的工具,開發全新的治療手段,為癌症患者解除病痛,提供個性化精準治療,在人類攻克癌症的歷史上留下我們的里程碑,是從事生物醫學基礎研究科學家的共同夢想。
所以,未來希望我們的創新技術能早日轉化成藥品,進入“真實世界”去驗證,去治癒更多腫瘤患者;也想要努力讓中國患者最大可能的獲得治療的可及性。
這條路,一定不容易,但是非常值得去為之努力!
Q3:作為資深免疫學家,能否給大家介紹下腫瘤免疫領域的發展給腫瘤治療帶來的機遇?華夏英泰作為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藥物研發領域的一份子,你有什麼樣的期待?
林欣:回國這些年,我也見證了中國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的飛躍性發展。身處其中,特別感謝國家大力支持精準醫療的戰略部署,以及北京乃至全國各地不斷加大科研經費和人才引進的投入。
隨着穩定的資金投入、積極的人才引進,我相信10年之內會有我們中國自主研發的腫瘤免疫藥物或者靶向藥問世。
科研的探索,永遠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也將繼續擁抱挑戰,孜孜以求地探索腫瘤研究與治療創新之路,推動更多科研與臨牀的有效轉化,為更多的腫瘤病患帶來希望。
Q4:作為導師,在華夏英泰創立過程當中,是什麼樣的角色?自己最重要的責任是什麼?
林欣:華夏英泰是頂尖人才推動北京醫藥健康創新發展的縮影。我既是華夏英泰創始人,也是公司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主要責任是帶動華夏英泰與國內頂級科研和臨牀專家進行合作,與全球頂尖院所機構建立開放性合作,推動華夏英泰的細胞治療產品持續創新產出,帶領公司進軍細胞治療全球領先企業,希望華夏英泰早日實現 “科學創新,攻克癌症”的發展願景。
Q5:創業的成就感來自哪裏?留給純學術的空間有多少?
林欣:創業的成就感來自將科學轉化成治病救人的武器,讓更多患者獲益;另一方面,是和團隊一起見證從零到一的不斷髮展壯大。目前工作還是以科研為主,擔任清華大學基礎醫學系主任,在清華大學腫瘤與炎症研究室和昌平實驗室有三十幾人的研究團隊,和華夏英泰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良性發展模式。
Q6:你覺得還會出現像互聯網時代,吸收大量生產力、誕生大量新需求,同時帶領人類上一個大台階的機會嗎?
林欣:生物醫藥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活躍、影響最深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國雖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供給能力,不僅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在加速崛起中成為穩增長的“新動能”。
對於人才來説,相比光鮮高薪的互聯網和金融,醫藥生物一度被認為是“高投入、低迴報”的行業,學歷和專業要求高,薪資卻平平無奇。但是近幾年隨着創新藥的崛起,這一局面已然被打破。隨着中國的創新藥駛入了快車道,行業的火熱推動了對於人才的巨大需求,創新藥研發人才生逢其時。所以説,醫藥產業的崛起將是未來社會的新趨勢。
Q7:推薦一本最近或之前看到過、收穫非常大的書。
林欣:推薦《基因泰克:生物技術王國的匠心傳奇》,這本書會推薦給每位新加入華夏英泰的員工,同時也寄託着公司的發展願景,努力成為中國細胞治療領域的“基因泰克”,相信堅定合理的目標加上足夠的努力大概會有不錯的結果。
這本書講述了基因泰克公司精彩的創業史,再現了全球生物技術產業開山鼻祖與領跑者基因泰克,從默默無聞到走上巔峯的跌宕起伏的神奇歷程。如今科技發展迅猛,將科技成果商業化,應用到生活中,成了創業者和資本追逐的目標。那麼,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這本公司傳記,或許可以給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