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號
中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
在馬裏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坐底深度10909米
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還記得之前聽到蛟龍號時的新聞
都只是下潛到幾千米的位置
真沒想到這麼快就進入了萬米的世界
並且還是攻破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馬裏亞納海溝
可以説是我國深海探索的巨大突破了
▲ 圖自央視新聞
雖然説潛水器的核心原理就是
多綁幾個鐵塊,靠重力下潛
要懸停的時候,扔掉幾個鐵塊
要上浮到海面時,再扔幾個鐵塊
不過,真要落實到技術層面
可就不是講講原理這麼簡單了
首先在一萬米的深海里
大氣壓就已經足夠可怕了
粗略計算一下:水深每加深10米
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
那麼這次“奮鬥者”號就要承受
一千多個大氣壓
相當於用一根手指頂起一噸重量的壓強
由此可見海底的壓力有多大
▲ 10米的水深壓力足以壓垮一輛空油罐車
深海探測為什麼選擇海溝?
因為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就在海溝
深度越深,壓力越大
同時這裏也是人類難以到達的地方
這次“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裏亞納海溝
又稱“馬里亞納羣島海溝”
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
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牀
靠近關島的馬里亞納羣島的東面
為兩個板塊的俯衝帶
太平洋板塊在這裏俯衝到菲律賓板塊之下
全長2550千米的馬裏亞納海溝
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
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
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
是地球的最深點
這樣一個深度
完全可以將珠穆朗瑪峯囊括其中
▲ 世界第一深溝馬裏亞納海溝
人類對於大陸的認識都還不夠完善
對於大洋深處那裏的秘密
更是瞭解甚少
所以這次奮鬥者號克服了各種困難
不只是為了突破下潛深度的數字
更是一台能夠進行科學作業的機器
這樣科學家們可以親自採集
海溝內的海水、生物、岩石樣本
就能更好地研究海溝的形成和演變
深海生物羣、火山地震帶
深部成礦作用、深海礦產等等問題
除了科學研究
我們還可以進行生物大發現
在水下1200米
有大白鯊、大王烏賊等
▲ 可以纏住抹香鯨的大王烏賊
到2000米就會有深海黑龍魚出現
在這裏,來自天空的可見光
在海洋中層就已經被吸收掉
深層帶形成極暗的環境
和其他魚類一樣
深海黑龍魚也是不斷閃爍
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
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
▲ 凶神惡煞的深海黑龍魚
馬里亞納獅子魚
雖然長得很憨
但是能居住在水下8000多米
想想比人類的潛水能力強多了
▲ 極具“潛”力的獅子魚
2011年,國外的一支科考隊
在馬裏亞納海溝附近
發現了一種名為
“巨型阿米巴蟲”的單細胞生物
這種生物生活在10000米以下的
極深海環境中
對於這種生物為什麼可以在
如此寒冷超高壓的環境中生存
有一種説法是
這種生物能通過
從周遭的環境中吸收各種物質
從而在體內富集高水平的鉛,鈾和汞元素
這就暗示它們可能對
重金屬環境擁有適應力
它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
單細胞生物的最深生存深度紀錄
▲ 巨型阿米巴蟲
海底除了海溝,還有什麼奇特的地貌?
大洋深處千奇百怪
一會兒平靜如水
一會兒暗流湧動
和陸地一樣
洋底也有高聳的海山
起伏的海丘,綿長的海嶺
深邃的海溝和坦蕩的深海平原
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
是在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
海底火山的分佈相當廣泛
分為死火山和活火山
主要分佈在地球板塊的交界處
這裏是地殼最活躍的地方
同時也是全球地震多發的地方
其噴發的溶岩表層
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卻
有如擠牙膏,但內部仍是高熱狀態
當海底火山噴發時
在水深較淺
水壓力不大的情況下
常有壯觀的爆炸
這種爆炸性的海底火山爆發時
會產生大量的氣體
大洋底散佈的許多圓錐山都是它們的傑作
科學家實拍到新西蘭海底火山噴發
大陸架、大陸坡
大陸架
顧名思義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
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
大陸架的淺海區是海洋植物和海洋動物
生長髮育的良好場所
全世界的海洋漁場大部分分佈在大陸架海區
此外,大陸架還有豐富的礦藏和海洋資源
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
整個地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
正因為如此
對大陸架的劃分和主權的擁有
就成為國際上十分重視和爭議激烈的問題
大陸架上除了有豐富自然資源外
如上圖,還有明顯的“水下河谷”“海底峽谷”
這些河谷地形看起來就像是陸地河流的地形
有蜿蜒的河道,有沖積平原、三角洲等等
許多水下河谷還與陸地上的河流相對應
這是因為這些水下河谷
都是在遠古大陸架露出海面時
由河流所沖刷而成,只是後來沒入海中
緊挨着大陸架的就是大陸坡
大陸坡是聯繫海陸的橋樑
它一頭連接着陸地的邊緣
一頭連接着海洋
大陸坡由於隱藏在深水區
因此很少受到破壞
基本保持了古大陸破裂時的原始形態
也是因為緊挨着大陸
所以大陸坡上的沉積物
主要來自大陸
河流帶入海中的泥沙
經過大陸架搬運到大陸坡
▲ 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的大陸坡都有海底峽谷存在,學界認為,多數海底峽谷的產生是海底濁流沖刷的結果。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8年08期
深海平原
不僅僅地表有平原
深海中也有如同陸地平原一樣的地貌
這就是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一般位於
水深3000米到6000米的海底
它的面積較大
一般可以延伸幾千平方千米
深海平原的表面光滑而平整
在全球範圍內基本都有分佈
大西洋是深海平原分佈最多的大洋
因為大西洋的陸源沉積物特別豐富
而且大西洋的邊緣沒有海溝阻隔
所以為深海平原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
相反的,太平洋周圍是許多板塊的連接處
分佈有許多海溝
所以太平洋的深海平原就十分少見
僅在它的東北部有所分佈
▲ 我國科學家宣佈南海首次發現較大儲量的錳結核資源。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8年08期 供圖/黃艾嬌
大陸隆
位於大陸坡和深海平原之間
靠近大陸坡的地方較陡
向深海減緩的地方叫大陸隆
大陸隆通常位於
大洋型或過渡型地殼之上
但組成物質主要源自大陸
沉積物沿坡而下的搬運
由重力驅動
以濁流搬運為主
還有滑塌、砂流及碎屑流等
它們的流速較高,可達2米/秒
能將沿途的被蝕物質帶到陸隆沉積
▲ 海底地形示意圖。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07期 繪圖/譚希光
大洋中脊
如果説在陸地上
地殼隆起的地方叫山脈
那麼在大洋裏
就叫做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
和地表山脈總是斷斷續續不同的是
三大洋的中脊互相連接
總長達8萬公里
面積約1.2億平方公里
▲ 全球大洋中脊分佈示意圖。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3年07期 繪圖/譚希光
大洋中脊是海洋深處的巨大山脈
那裏同時也是生成
新的海洋洋殼的地方
在大洋中脊火山口
灼熱的岩漿由地幔向上湧
逐漸冷卻
結合周圍已軟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殼
新生成的洋殼擠壓洋中脊兩邊已有的地殼
不斷向外擴張
最終在板塊的交界邊緣俯衝回地幔去
因此,洋殼在洋中脊出生
在板塊與板塊的撞擊中消亡
這樣代謝不止
海洋就是這麼神奇,變幻莫測
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
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為生
對海洋進行探索
但是對深海海底的探索
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
面對大洋的探索
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想必對於海底
你還有無數幻想
【來源:共青團中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