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吳梅梅,36氪經授權發佈。
近日,騰訊有兩件事值得關注。
一是,騰訊控股發佈了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各方面的數據一如既往地非常亮眼:財務上,總收入為人民幣 1254 億元,同比增長 29%,其中網遊、增值業務增長強勁;二是,騰訊和其他機構聯合領投了一家中式快餐品牌「和府撈麪」的 D 輪 4.5 億元融資,這在餐飲業也是一筆鉅額投資。騰訊的投資觸角向來不分國界、行業,從硬科技到新消費,從金融到教育,都是其囊中之物。
在 Q3 財報中,騰訊的投資收益亦十分亮眼,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後,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騰訊持有投資公司的總收益高達 323 億元,具體騰訊持有的哪些公司股份「賺錢」了,我們不得而知。
根據 IT 桔子數據,截止 2020 年 11 月 5 日,騰訊主體共投資了超過 790 家公司,其中,可能給騰訊帶來直接收益的包括眾多上市公司名單,如嗶哩嗶哩(B 站)、鬥魚、京東、拼多多、美團、58(正在私有化)等;未來將給騰訊帶來受益的包括滴滴出行、車好多集團、快手、知乎、喜馬拉雅、猿輔導、每日優鮮、喜茶等這些獨角獸公司。
不過俗話説「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給將近 800 家公司出資過的騰訊,也有走了眼的時候。
據 IT 桔子統計,被騰訊投資過,目前已關閉的創業項目有 24 個(注:項目宣告關閉、項目超過一年無人運營、產品已下線,項目已完全放棄原有的主營業務轉型新業務或新項目、項目被其他主體吸收合併且品牌不再獨立運作等以上情況均視為該項目失敗和關閉)。我們列出來的這些項目中,騰訊大多是在 A 輪及以前投入的,以領投為主,但單筆投資金額較小,總金融也不到 50 億元,對於龐大的騰訊投資來講,確實也是毛毛雨了。
失落的高朋:騰訊棄之,美國「爸爸」Groupon 已沒落高朋網的出身很高貴,他有兩個「爸爸」,美國「爸爸」是團購鼻祖 Groupon,中國「爸爸」是社交鼻祖騰訊——2011 年 2 月 28 日中文版 Groupon 團購站「高朋網」正式宣告成立,騰訊和 Groupon 分別出資 5000 萬美元(約 3.25 億人民幣),根據當時媒體報道「雙方各佔 50% 股權」,但其實雲鋒基金在高朋網組建時也對外宣稱過入股投資,三方對於投資佔股份額均保持緘默。但無論如何這豪華背景讓高朋網的誕生被認為是當時團購賽道的終結者。
迴歸彼時的中國團購市場——前有聲勢浩大的窩窩團、拉手網、融過三輪的 F 團,後有剛上線運營一年的「小兄弟」美團網,外加最佳競對 CP「滿座網」(高朋滿座),高朋的這一仗也容不得疏忽。
在最初的設計中,高朋網 CEO 由騰訊方面負責擔任,運營由 Groupon 團隊負責。兩個「爸爸」都很強勢,股權相對均等、主次不明,歷史上這樣的合作鮮少成功,也為高朋後來發展留下隱患。
當時整個團購行業處於野蠻生長期,運營模式非常粗放。由於團購券設定的有效期較長,多數用户在線開團購買團購券後並不會及時消費,因而平台上存在着大量「預收款」現金,這其實是一筆負債。但是,許多團購平台將這筆未消費資金挪作他用,最常見的便是投入新的城市用於運營和補貼,以獲取源源不斷的訂單,以此形成一個循環支撐着團購業的高速擴張。
而當時美團網堅持不「燒錢」,不盲目追求擴張的速度,並率先推出「隨時退、過期退」的政策,讓用户更放心地團購消費券,這也是美團網後來在「千團大戰」中存活並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
2011 年 11 月 4 日,Groupon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7 億美元,一舉成為自 2004 年 Google 上市之後最大的科技業 IPO。
在上市的歡呼掌聲中,高朋網有些迷失,並沒有審視周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沒有「放下身段」,像本土團購網站那樣「接地氣」,運用「地毯式」地掃街推廣方式,而是寄希望於騰訊的流量輸送和資源整合。
可惜,Groupon 在上市後的一年股價從高位 500 美元一路下跌至 100 美元以下,宣告了團購故事在海外資本市場落下帷幕。而在國內團購網站的競爭中,高朋網的表現也乏善可陳。
2012 年 8 月 1 日,騰訊將旗下自營 QQ 團購業務與 F 團、高朋網進行整合,成立「網羅天下集團」。合併後騰訊持股 30%,Groupon 持股 10% 多,原 F 團 CEO 林寧任新公司 CEO。2012 年 12 月 26 日,合併後的新公司獲得 Groupon 和騰訊追加 4000 萬美元的投資。
僅僅在半年後——2013 年 7 月,搜狐 IT 就爆出高朋網在一年內有 9 位副總裁離職,公司搖擺,業務動盪。網羅天下集團之後退出團購業。
沉寂 4 年之後,網羅天下集團在 2017 年進行了一次資產重組,騰訊、雲鋒基金和深圳某科技公司共同再次為其注資,騰訊依舊為其最大股東。官方公告網羅天下新設業務線為項目孵化、投資和垂直電商,但市場上再鮮有其動靜。
如今,Groupon 也垂垂老矣,在走向沒落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目前股價不到 25 美元,市值僅有 7 億美元。
騰訊想再拉一把當時的小高朋,也不容易啊。
寂寞的開心網:還記得你偷過的菜嗎從投資方角度而言,開心網也許並不能成為評判騰訊投資失敗的一個案例;但從項目本身的角度來説,開心網確實是在被騰訊投資後走向了衰落,最後完全放棄社交業務,且被賣掉了。
開心網定位於白領社交網站,成立於 2008 年,經歷過 18 個月時間用户數從 300 人增長到 6000 萬的奇蹟,曾經引領了全民「偷菜」熱潮。如今開心網對 00 後而言是陌生的,再説起這些往事,彷彿過了幾個世紀那麼漫長。
2010 年是開心網鼎盛之際,也是騰訊在社交領域腹背受敵的一年,開心網(白領社交)、人人網(校園社交)、新浪微博(明星紅人、粉絲經濟)、QQ 空間(熟人社交)形成了 SNS 的四足鼎立格局。其中,新浪微博兼具社交和媒體屬性,與其他項目的定位懸殊。
開心網憑藉偷菜種菜遊戲爆發,從 2010 年第二季度實現規模盈利,每個月盈利超過 1000 萬元,年收入 3 億元,廣告收入佔比最大。為了擺脱對廣告商業模式的依賴,2011 年初開心網還嘗試推出團購服務,但僅運營 9 個月就外包給 F 團運營。
2011 年 10 月,騰訊戰略投資開心網,投資金額未透露,據報道約為 1 億美元。據分析,騰訊重金投資開心網的主要原因是削弱競爭對手,搶佔白領高端用户市場,彌補 QQ 人羣低齡化的不足以鞏固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絕對地位。
在騰訊投資後,第三方應用、遊戲開發者可以在騰訊和開心網的開放平台上同步接入和運營其應用,而過度依賴偷菜遊戲的開心網在用户被分流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此後,開心網徹底轉型為手機遊戲研發公司,創始人程炳皓於 2016 年 7 月離職,退出了公司。2017 年,A 股上市公司「賽為智能」以 10.85 億元收購開心網運營主體「開心人信息」。
「瘋狂老師」不再瘋狂:家教 O2O 狂歡下的炮灰
2014 年 O2O 模式大行其道,家教 O2O 領域也颳起了一陣熱風,在這前後有一批線上預約老師上門教學的家教 O2O 平台先後成立,包括老師來了、跟誰學、好老師、瘋狂老師、輕輕家教、請他教等。
這類項目模式十分接近,且都獲得了不錯的投資,畢竟給中小學生找家教老師的需求是長期存在過的,只不過互聯網平台希望通過更高效的資源匹配方式來解決這個需求。
其中,騰訊連續投資了瘋狂老師兩輪——2015 年 6 月騰訊獨家投資了「瘋狂老師」的 B 輪,金額為兩千萬美元;一年後,騰訊再次跟投了瘋狂老師的 1.2 億元 C 輪融資。那麼,騰訊為什麼選擇的是瘋狂老師?
這裏有一個關鍵人物——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他創立的微光創投於 2015 年 1 月領投了瘋狂老師的千萬元級 Pre-A 輪融資,為該項目做了很好的投資背書;在業務模式上,瘋狂老師更注重老師個人 IP 的打造,不直接和培訓機構合作,也沒有完全放開教師的入駐;
在團隊方面,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從傳統 K12 課外培訓白手起家,瘋狂老師是其在教育領域的二次創業項目,為了彌補自身在互聯網產品方面的不足,他還邀請了 PPTV 創始人姚欣加盟,負責產品和技術。
當騰訊提出投資之意時,張浩團隊已經和幾家知名投資機構在接洽,為此,張浩也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融資。最後,該項目 36 小時商定 Termsheet(投資條款清單),20 天完成盡職調查、協議簽署並 close 交割,實屬瘋狂。
對騰訊互聯網基因的「仰慕」,以及騰訊總裁劉熾平的説服是促使張浩接受騰訊投資的重要原因——「騰訊能給瘋狂老師帶來什麼?第一是品牌背書,沒有老師不知道騰訊是誰;第二是技術支持,家教 O2O 如果像打車軟件一樣迎來用户增長爆點,騰訊強有力的技術團隊能處理高併發的難題;第三是用户共享,QQ 和瘋狂老師的用户羣體高度重合,不排除騰訊未來把 2 億用户羣體的端口開放給瘋狂老師的可能性」。
目前來看,第一點和第二點都部分實現了。在獲得騰訊的加持後,瘋狂老師一度走上輿論的風口,成為明星項目。同時在第二次投資中,雙方已經有了業務合作。彼時,瘋狂老師正孵化直播事業部,並與騰訊達成排他性戰略合作,運用騰訊的技術服務支持直播業務,2017 年瘋狂老師轉型推出「叮噹課堂」在線直播課。
不過,隨着家教 O2O 行業的轉型倒閉潮來臨,在沉寂兩年後,2019 年 4 月 30 日瘋狂老師也宣佈停止運營,APP 頁面顯示:「曾經的瘋狂已經謝幕,感謝過往一路的相伴。」
「安卓之父」再創業失敗:喬布斯的成功無法複製
除技術專業人士外,大概沒有人知道 Essential Phone 這個智能手機品牌,但實際上項目創始人卻是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安卓被谷歌收購後 Rubin 在谷歌任職,後因性醜聞辭職,同時還拿到了高達 900 萬美元的遣散費。離職後,他創辦了消費電子品牌 Essential。
牛人背景使得該初創公司備受矚目,剛成立便獲三千萬美元 A 輪融資。2017 年 6 月,騰訊、亞馬遜 Alexa 基金等參與了 Essential 的 B 輪 3 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
Essential 發佈的第一款智能手機名為 PH1,無邊框、大尺寸、多個顏色可選的設計正是瞄準了高端智能手機品牌蘋果、三星,然而該手機在 2017 年的出貨量不到 90,000 部,並在一年後(2018 年 12 月)停產。
2019 年,團隊又做出了 Project Gem,像電視遙控器一樣的「加長版」智能手機,可以單手握持、語音控制,但還沒有到量產交付的階段。在 2020 年 2 月,Essential 舊宣佈停止運營並關閉。
隨着 Essentia 的關閉,2018 年底公司收購的由 CloudMagic.Inc. 開發的電子郵件管理應用程序 Newton 也將不可用,Newton 因搜索、跨平台功能而聞名,可適用於 iOS,Android,MacOS,Windows 和 Chrome OS。
Project Gem
通過梳理後,我們將騰訊投資失敗的項目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騰訊想切入自身並不擅長的交易領域——騰訊和」Groupon 合作先後投資 1.4 億美元的團購網站高朋、和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合資公司明日微學推出的智能學習 APP「優答」、地產企業萬達合作的電商網站「飛凡網」(騰訊後來退出投資)均告以失敗,其中騰訊投入最多的是高朋網。
第二類,騰訊在自身擅長的遊戲、社交領域,作為領投方或獨家投資了國內外眾多相關項目,但有的項目後期因錯失移動互聯網紅利而發展不利:比如因「種菜偷菜」遊戲風靡一時的 SNS 網站「開心網」和專注 SNS 遊戲開發的「長遠互動網絡」;還有的項目比較小眾,用户規模沒有做起來,典型項目有基於地理位置的匿名聊天軟件「GeGe APP」、街遇社交應用「誰 APP」、韓國寵物網遊開發商「GoPets」等。
第三類,在 O2O 的風口期騰訊跟進了一些投資,部分項目藉助 O2O 的聲勢前期發展較快,但幾年後 O2O 格局大變,有的項目淪為了「炮灰」,造成騰訊投資的失手。典型項目包括騰訊投資了 2 次的家教 O2O 項目「瘋狂老師」、2015 年獲騰訊 B 輪融資意氣風發但後來在外賣預定平台大戰中銷聲匿跡的「南京零號線」、手機打車軟件「嘟嘟叫車」以及提供公交查詢、商户查詢服務的本地信息搜索服務商家「愛幫網」、手機點菜 APP「悠先點菜」等。
第四類,其他領域零散項目,比如智能硬件可穿戴品牌「Pacewear」、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創辦的智能手機品牌及消費電子品牌「Essential Phone」。
以上的案例或許可以證明,在新興市場的投資,並沒有所謂的「一招鮮吃遍天」——牛人再創業會失敗,曾經成功過的項目會隨着時代浪潮的改變而走向失敗,在風口上飛起來的項目也會摔得很慘——所以説,再牛逼的投資機構和公司都有看錯、失手的時候。
因為項目的成功與否是複雜因素下的綜合結果,而「時、事、人」永遠在發生變化,機構遵循的投資準則更多是過去的「經驗主義」下的覆盤總結,或許可以提高其投資成功的概率,但在投資失敗這件事上是無法預見且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