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郵副校長: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尚存六個薄弱環節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科技

圖為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王國胤24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演講。 陳超 攝

重郵副校長: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尚存六個薄弱環節

中新網重慶8月24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王國胤24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演講時分析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及存在的薄弱環節。

王國胤主要從事數據挖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究,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成果獎勵9項。

第二期重慶英才講堂24日在當地舉行。作為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王國胤作了題為《人工智能發展與大數據智能探索》的講座。

1981年,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成立。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人工智能項目開始納入國家科研計劃。2017年,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國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快速積澱,部分關鍵技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據王國胤介紹,中國學者在問題求解、演化計算、模式識別、專家系統、智能控制等經典人工智能領域多有建樹,在新興的深度學習理論和推理算法方面開展了前沿引領研究。例如,重慶郵電大學提出的“多粒度認知計算”模型融合了人類認知與機器計算兩種機制。中國在類腦計算方面也加強佈局,類腦芯片、類腦計算系統、類腦智能應用等取得積極進展。目前,部分關鍵技術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包括在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等領域。

他分析,在中國,人工智能正加速與各行各業各領域融合發展,如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物流、智慧法院等。科技部在自動駕駛、城市大腦、智能醫療、智能語音、智能視覺等領域構建起國家級開放創新平台,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各領域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全球第二,並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規模最大的國家,相關企業融資總額在全球融資總額中的佔比迅速上升。前沿基礎方面,我國人工智能論文總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已躋身世界第一;專利數量略微領先美國、日本。特別是我國互聯網數據資源快速增長,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網民和手機用户;同時特定應用領域數據規模龐大,包括醫療門診、快遞、旅遊等。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出台,形成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系統部署。此後,各部門和地方積極推動落實。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等眾多省市出台了人工智能規劃和行動計劃,紛紛加大研發投入,設立研發機構,制定人才引進、財税優惠等配套政策,帶動企業加快智能化步伐,產學研協同推進人工智能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不過,王國胤也指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還存在若干薄弱環節。一是基礎理論和原創算法與西方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二是高端芯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給器等方面基礎薄弱;三是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台;四是高水平人才不足成為瓶頸;五是人工智能的內涵和範疇被窄化,視聽覺等部分領域存在跟風熱;六是區域發展不均衡,全局影響力有待提升。他特別呼籲,在開源開放平台建設方面需要加大力度。

據悉,“重慶英才講堂”由重慶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協聯合主辦,旨在建設高起點、高水準、高品質的知識傳播與思想交流公益平台,定期邀請重慶英才計劃專家,圍繞大眾關注的熱點,分享前沿觀點和創新技術,助力提升全社會科學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