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0年,中國的“新基建”登上了歷史舞台。各大城市經濟的競爭進入新的賽道,紛紛出台以人工智能、雲計算、數據中心、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基建投資計劃:上海2700億,廣州1800億、江蘇1200億,重慶1054億,北京、深圳、山東等地的投資也正陸續出台。

7月5日,在清華五道口EMBA舉辦線上師友沙龍,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平安集團智慧城市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智慧辦主任杜鵬,以新基建浪潮下,智慧城市在中國的進程及未來的展望為切入點,分享了題為“新基建風口下的智慧城市機遇”的講座。

作為智慧城市的先行者,中國平安誕生於深圳經濟特區。自平安誕生之日起,深圳與平安就是“互為成就,彼此促進”的關係。在新基建的風口之下,深圳作為先進示範區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之際,平安以卓越的科技力量,以新技術賦能深圳城市治理、政企服務、產業繁榮和民生進步等版塊,為深圳智慧城市的建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平安智慧城市建設在深圳的落地,只是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智慧城市底層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交往方式,而且正在從根本上變革城市的運行、管理、服務方式,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化,這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想象空間。

智慧城市藍圖初顯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率已經從18%提升到目前60%。以城區人口為統計口徑,中國城區人口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過500萬特大城市分別為4個,17個。按照200萬標準,中國大城市數量為53座,約佔全球大城市總數的四分之一。

從全球範圍來看,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口從1800年的2%提升到2010年的55%。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就是在描述城市兼收幷蓄、包羅萬象、不斷更新的特性,促進了人類社會秩序的完善。

然而,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城市生活也越來越面臨一系列挑戰: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發空間衝突、治理失序和資源短缺。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無序擴展會加劇這些問題,最終侵蝕城市的活力、影響城市生活的質量。

未來十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還將提升到75%,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由目前的72億增長到110億,也會有更多的超大城市出現。超大城市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巨型、最複雜的聚落集羣。如何讓治理經驗和治理能力跟得上城市的快速擴張?一場伴隨着智慧城市進程的城市化2.0時代即將拉開帷幕。

智慧城市是一個結合了多種技術的整體性系統,例如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智能建築、智能醫療保健、智能交通和智能教育。智慧城市的概念旨在從經濟發展、可持續性和社會福利的角度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同時減少此類設施對環境的影響,從而為城市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使城市發展更加和諧、更具活力。 在過去的幾年中,城市空間中連接設備的可用性顯着提高,這些設備生成的大量數據為開發新的,功能更強大的服務鋪平了道路。

全球知名科技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到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將達到1894.6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89.2億美元。作為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名第一的公司,平安集團成立了專注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科技公司——平安智慧城市,並已構建“1+N+1”智慧城市一體化平台解決方案。

“底層的‘1’是智慧信息或雲平台,包含平安的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世界領先的技術;頂尖的‘1’建立一個可視化指揮系統,我們稱為‘城市智腦’,達到先知、先決、先行的目的;中間的‘N’是多板塊、多領域、多項目的產品,可以隨着城市的需求無限擴容。”杜鵬在主題分享中進一步介紹,平安智慧城市目前共有20多個產品板塊,包括智慧政務、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等。

疫情防控推動智慧城市進程

今年的新冠疫情,是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也是對各個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檢驗”。疫情之下,每個城市都面臨着“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雙重任務。不少地方政府都藉此普及自身的政務服務平台,一時間各地政府都玩起了“諧音梗”。

比如,湖南省的政府服務號叫“新湘事成”,廣東省叫“粵省事”,安徽省叫“皖事通”,重慶市叫“渝快辦”,廣西省則非常樸實,叫“壯掌櫃”,此外,貴陽市有“貴人服務”,成都有“蓉e行”,但贏家估計是吉林省,因為人家“姓”太好了,叫“吉事辦”……

這些政務平台中,是來自各大研究院所和企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服務,其中就有來自平安智慧城市的身影。

平安智慧城市為助力深圳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依託“i深圳”APP上線“深i您”、“深i企”等系列服務。不僅為市民提供口罩預約、疫情資訊、科學防控指南、以及居家期間心理關懷等幫助,還為企業解決抗疫信息填報、口罩預約等與疫情直接相關的問題,同時APP覆蓋7696項服務,實現全市95%以上個人事項、70%以上法人事項“掌上辦理”,使深圳市民辦事效率提升了60%,人均辦事時間節省2小時。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推進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生活之餘,也在推進着智慧醫療及智慧交通。

為提升人員檢測的效率和精準度,平安智慧城市基於AI+大數據分析、深度研判等技術,研發並上線了“疫情防控平安出行一體化平台”。該平台自上線以來到3月中旬,就迅速在深圳、北京、濟南、青島、南寧等十幾個城市完成部署,並累計服務超5000萬人次,服務企業100餘家。

此外,平安智慧醫療還上線新冠肺炎智能閲片系統,15秒出具智能分析結果,準確度高達97%,已應用於全國1500+醫療機構,輔助影像科醫生出具診斷報告,累計閲片量達400餘萬張,篩查出2萬餘名疑似患者。

智慧交通方面,平安打造了“深圳市進深車輛登記申報系統”服務。為超300萬輛返深車輛、500多萬人提供了登記服務,提升了復工效率。

災難背後,或許也是有失有得。正如日本在經歷2011年大地震後,鑑於災害發生所反映出來的城市建設問題,日本政府和國民創建智慧城市的呼聲不斷高漲,進一步擴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領域。而此次中國疫情,不僅讓中華民族更加團結,也讓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中國登上舞台,進入大眾視角。

智慧城市風口下的全球競賽

數字經濟已經成了各國應對國際經濟環境低迷、搶佔新的戰略制高點的關鍵。一場由數字經濟為主導的技術變革迸發出引領時代的巨大能量,將帶來全球大國競爭格局的重新洗牌。

數字經濟推動了雲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的發展,這些技術徹底改變了物聯網生物系統,為智慧城市投資建立了框架。一些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各種創新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被應用,這激發了世界各國將資源投入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中。紐約,舊金山、倫敦、巴黎、斯德哥爾摩、東京、首爾都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議的標杆城市。目前,施耐德電氣、華為、平安、西門子、思科、IBM、甲骨文、日立、東芝等都是該領域取得領先的全球性公司。

2018年,紐約在“IESE城市動態指數”排行中名列第一,成為為“最聰明的城市”。紐約創新轉型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當時紐約與IBM合作推出了IBM商業分析解決方案中心,該機構滿足了建設智慧城市所必需的複雜能力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可以優化各種業務流程和決策。

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中,深圳成為“標杆”城市之一。首先,深圳在智慧城市的新基建領先於全國。截至今年7月初,深圳已建成4.36萬個5G基站,即將圓滿完成深圳5G網絡高質量、全覆蓋;此外,深圳建成多功能智能杆約2450根,屆時將5G基站、智能照明、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無線網絡、信息發佈、應急廣播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有助於推動信息共享,促進城市感知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

在基礎建設完善之餘,深圳還致力於“全視通城市智腦”的建設,該平台構建了覆蓋經濟產業、城市治理、社會民生的400多個分析主題、10000多項城市分析指標體系,為政府提供集約化、組件化、協同化的“數據集成、智能分析、數據洞察、應用融合”統一平台,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圖一鍵知全市”。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平台建設的參與者,就有平安智慧城市。

深圳城市的發展也日趨凸顯智慧,例如,高快速路交通擁堵準確識別率提升80%,寶安、光明等重點示範區主幹道平均車速提升至33km/h以上,長距離通勤時長減少25%以上,交通違法行為檢測率提升26%以上等等。

智慧城市風口下的中國力量

從地域來看,北美、歐洲智慧城市市場目前是全球市場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亞太市場將在未開發和新的增長機會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並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最有利可圖的區域市場之一。

“新基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步入快車道

受益於以下因素:認知度提高、人口眾多、政府越來越重視在技術方面取得進步,以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複雜技術和智能電子設備的使用的瞭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市場增長最快的區域。

“新基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步入快車道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2019年智慧城市的投資規模為228億美元,根據IDC《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預計為228.79億美元,相較2018年的200.53億美元增長了14.09%。預計2023年,中國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預計達到389億美元,較目前增長70%。

截至2018年底,中國超過500個城市均已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在這樣的智慧城市建設浪潮下,也培育了比如,中國平安、華為、阿里等一批在智慧城市領域迅速成長的公司。

以中國平安為例,早從2008年,平安開始佈局科技,每年投入全集團營業收入的1%,過去十年集結了2.1萬名技術工程師,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於科技研發的不斷迭代與落地,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創新科技領域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累計榮獲47個國際科技獎項冠軍。但在智慧醫療這一領域,平安便在去年的國際頂級醫療影像會議ISBI中連下三城,奪得肺癌病理分割、內窺鏡影像質控和病理性近視檢查3個項目的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平安智慧城市憑藉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經驗成果,現已與全國超過100個城市以及日本、菲律賓、意大利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展開合作。例如,平安智慧生活依託“最珠海”助力珠海派發一個億的消費券,帶動了珠海市場消費交易總額突破4億元。此外,還迅速打造了“我的鹽城“、“南通百通”、“愛山東·棗莊”等17個城市服務品牌項目,在當地逐漸打出了名氣。

新基建風口之下,智慧城市的機遇已經到來。不可否認,作為來自“中國深圳隊”的代表,平安智慧城市已成為這個賽道上的“種子選手”。未來,平安將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在深圳及全球其他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成為新時代的新動力,扮演全球經濟轉型的“助推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23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基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步入快車道 - 楠木軒